基础设施为社会经济活动和人民生活的正常运转提供了重要保障。随着工业4.0和互联网+的蓬勃发展,新的经济形态急需“新基建”来支撑发展。
2020年4月,发改委正式确定了“新基建”的三方面内涵:信息基础设施,融合基础设施,创新基础设施。被称为“基建中的基建”数据中心是信息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推动大数据、物联网以及人工智能的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角色。
近日,霍尼韦尔智能建筑科技集团副总裁兼中国总经理李烨就新基建投建浪潮下数据中心发展所面临的挑战和机遇发表了自己的观点。
在政策鼓舞和疫情加速数字化转型的大背景下,各路豪杰纷纷抢跑数据中心赛道:今年以来,相继有超过20个省市发布了数据中心的建设规划。根据预测2019-2022年,中国IDC业务市场规模复合增长率将达到26.9%。
然而,纵观产业的全生命周期,数据中心的建设与运营不是百米冲刺,而是一场马拉松,在设计、建造、运维的每一个环节注重细节管理,精益化管理,才能“步步为营”,跑得更久,更远。
轻装上阵:节能环保迈向绿色数据中心
能耗问题已经成为制约数据中心发展的瓶颈。早在2018年,我国数据中心的总用电量就超过了整个上海市的社会用电量。在全球,预计到2030年,全球的大数据中心就将消耗掉世界30%左右电力。
面对日益增长的能源压力,降低数据中心能源消耗(PUE),打造绿色数据中心成为业界关注的热点。数据显示,冷却能耗占非核心设施用能的60%以上,紧随IT设备能耗,关注制冷能耗,将对降低整体运营成本至关重要。
除了在数据中心设计之初关注选址优化,能耗系统设计,对于已经运营的数据中心来说,制冷方案优化和运营提升成为重要发展的趋势:探索构建完整的机房的环境控制系统,监控消耗设备和制定能源策略,从而减少能源浪费,让数据中心逐渐摆脱“能耗巨兽”的发展掣肘。
步伐稳健:全面提升稳定性和安全性
数据中心作为政企单位开展业务的基础设施,一旦发生事故,轻则造成数据丢失和业务中断,重则造成重大的公共安全事件,面临不可挽回的损失。因此数据中心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始终是运营的根本。
建设综合安全防范系统,可以大幅减少由人员操作造成的风险:安防体系内囊括了综合安全管理平台、高清视频监控系统、门禁控制管理系统、防盗报警和资产保护系统、人脸识别身份认证系统,借助传感器,能够实时识别事件并快速应对以降低风险,从而全方位保障数据中心的人员、财产及信息安全。
维持机房稳定环境、降低设备宕机是稳定运行的关键:先进的物联网系统和智能分析平台,不仅能够满足合规性要求,同时还能够维持精确的环境条件,确保关键基础架构处于优化运行状态。通过双机热备冗余设计构架及配置,赋予系统更加优异的容错能力,从而帮助实现高效稳定的冷源数据中心。
后程加速:注重智能化运营,提升收益
数据中心的建设不是一簇而就,精益运营成为玩家“弯道超车”的关键。随着数据中心规模的不断扩张,随之而来的是设备种类、数量的成倍增长,如何管理好这一庞大数量的设备,发挥综合运维优势,将成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万物互联时代,集成的运维综合管理平台开始大显身手。针对业务机理和实际使用场景,基于数学模型的设备健康度分析服务,帮助企业尽早诊断运营风险,提高业务连续性;而基于大数据的预测功能更是可以提前预知设备的未来风险,更大程度减少停机时间,从而减少潜在的风险和成本。
数据中心的初衷是为人工智能、数字化服务,而科技进步也将进一步赋能数据中心运营。想要成为最后的赢家离不开每一步的稳扎稳打和强大的支持团队。
在万物互联的时代,数据已经成为构建产业竞争力的关键资源。而作为信息基础设施的数据中心,则担负起了数据采集、传输、分析和运算的重要职责。新基建并不简单只是传统产业、传统模式的重复,而是肩负着产业结构升级转型的重要使命。数据中心作为新基建中的重要一环,就是为5G、人工智能、物联网等行业提供坚实和广泛的基础设施保证。两者之间必须协同发展,以发挥更高价值和辐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