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中国一些省市纷纷成立大数据管理机构,整理汇集数据,打破数据孤岛,实现数据互联互通。上海市提出一网通办服务+政务服务模式,希望开放大数据实现有效增值。中国近年来电子商务蓬勃发展,深刻影响了民众消费和生活方式。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在高校档案工作中,互联网+和大数据也变得日益重要。
11月30日,由上海交通大学档案馆主办、上海交通大学信息化推进办公室协办的《大数据环境下的高校档案服务创新专题研讨会》在上海交通大学钱学森图书馆举行。
这是一次“跨界”的交流,大会邀请了上海市档案局、上海市大数据中心、美国史密森学会、上海交通大学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上海图书馆以及清华大学档案馆、中山大学档案馆等单位的多位资深专家做专题报告,来自全国各地的50余位档案领域的代表出席了会议,共同探讨互联网+和大数据背景下高校档案服务工作新思路。
上海交通大学档案馆的馆长张凯在致辞中表示,“高校档案馆必须主动迎接挑战,深入思考大数据时代档案工作,特别是深入了解电子政务,电子商务,以及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发展规划。研究高校档案工作如何在工作模式,基础设施,法规政策,标准规范等方面与之对接,从而加快高校档案工作转型升级。”
高校档案工作在全国档案发展事业中是特殊一块。中国高教学会高校档案工作分会秘书长吴玫介绍,经过几十年发展,高校档案馆在纸质文件环境下做了很多努力也积累了很多经验,在当今大数据环境下,在互联网+、信息化大背景下,如何做好高校档案工作,充分发挥档案价值作用,是所有高校档案人面对的共同课题。
上午的第一个主旨报告由上海交通大学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金耀辉教授带来,题目为《大数据、人工智能引领新时代电子政务发展》,他以三个大数据与人工智能的落地案例分享,穿插技术讲解,深入浅出的剖析了大数据技术在政府与企业工作中的实际应用。
金耀辉以上海自贸区的监管为例,介绍了大数据如何在企业监管中起到作用,通过数据自动识别,量化P2P风险,识别高风险企业。节省了金融管理、公安的大量人工。金耀辉认为,这是档案数据通过大数据技术发挥的作用,而这个过程中的思路也可以延伸到高校档案中来,档案馆保存了大量数据,要从数据走向服务,大数据在其他领域的应用案例值得参考。
美国史密森学会藏品系统和数字资产中心主任王敬献教授以《大数据世界中的档案数据》做了主旨报告。她以多年的经验给大家分享了美国史密森学会是如何在档案领域处理数据及运用大数据技术,为国内同仁今后的实施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王敬献举了大数据在医疗、超市、交通等方面的应用,借此,她认为,大数据很有潜力,但是数据本身毫无疑义,“我们必须通过统计分析和人工智能方法发觉丰富数据当中含义。当数据集变得如此之大的时候,云计算就给我们带来援助。”
王敬献介绍了美国史密森学会的数据整理经验,1864年开始,史密森学会开始将纸卡转为计算机卡,20世纪80年代开始第二代数据化之旅,把计算机穿孔卡转为计算库,1995年开始第三代数据化之旅。
“1980年到2007年之间,史密森学会各种各样的数据库都被开发,这些数据库来自19个博物馆,20个图书馆,14个档案馆,这些数据非常专业,有的是生物科学、航天航空科技、艺术美术设计、文化历史藏品记录。到2007年,史密森学会大概有100个左右独立搜索网站。”庞大的数据库对公众产生很大困扰,王敬献介绍,这时,史密森学会开始做数据汇总工作,从最初的整理到最后的综合,建立了美国第一个一站式搜索系统,“现在,这个系统里面已经有1400万条在线记录。其中包括档案记录、信件、手稿、照片、口述实录、艺术品、科技资料等等。”
下午的会议由上海市大数据中心数据资源部部长刘迎风、上海交通大学李政道图书馆馆长李中清、上海图书馆副馆长刘炜、清华大学档案馆研究馆员薛四新、中山大学档案馆副馆长刘一凡、上海市档案局科技教育处主任科员王玮这六位专家贡献了精彩的报告,分别从不同的角度与领域和大家分享探讨了大数据技术的应用、实践与探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