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随着大数据产业的迅猛发展,数据中心迎来了发展新时期。同时,数据中心作为一种更具回报潜力的投资资产,正迎来新一轮的投资高峰期。政府、电信运营商、金融机构成为数据中心建设的中坚力量;第三方IDC正加大自建数据中心投入力度,致使IDC机房供给量大幅度增加,而随着越来越多企业的进入,IDC行业市场竞争日渐激烈。
IDC圈数据显示,2017年全球IDC市场在云计算业务的带动下继续保持较稳定增长,整体市场份额达到534.7亿美元,增速为18.3%。2017年中国IDC市场总规模为946.1亿元,同比增长率32.4%。
随着5G、物联网等终端侧应用场景的技术演进与迭代,终端侧上网需求量将呈现指数级增长,同时对IDC的应用场景也将进一步扩大,IDC市场需求随之拉升。根据预测,未来3年内我国IDC市场规模每年仍将保持30%左右的增长率,2020年市场规模将突破2000亿元,较目前规模实现翻一番。
传统企业掘金数据中心,成为转型重要方向
那么数据中心是否值得投资?如何掘金数据中心投资?让我们来听听大咖的观点。日前,51CTO记者采访到了来自于北京供销大数据集团的负责人,在谈话中了解到:之所以取得如此高速的增长正是源于国家政策的指引和数据中心需求量的快速上升。
政策方面,从2014年到2018年,国家相关的机构和部委下发了与数据中心相关的一系列政策指导。2014年,国务院推进《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明确了包括大数据、互联网、数据中心发展在内的路线图。2015年,国务院印发《促进大数据发展行动纲要》,2016年,国家发改委印发《关于组织实施促进大数据发展重大工程的通知》,2017年,国务院印发《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2018年,习总书记又再次强调实施国家大数据战略,加快建设数字中国,这一系列政策指引对于整个数据中心市场是一个极大的利好消息。
行业方面,截止到2016年年底,我国在用的数据中心共计是1641个,其中有接近1400个是在北上广深一线城市。一方面说明北上广深市场很大,用户非常集中,但国家也意识到过渡集中造成资源迅速消耗和饱和的问题。因此,一线城市已经在数据中心方面做了很多限制,包括碳排放、电力、芯片项目的审核都是在逐渐收紧,也是在逐渐引导数据中心产业往二三线城市发展。
目前,1641个数据中心在用的机柜数大概有接近125万家,在建的约有125万家,预计在建数据中心投产之后,中国数据中心的机架数大概在250万架左右,而这个数字只有美国数据中心机架数的七分之一到八分之一。
从体量来看,我国数据中心的规模还是相对较小,说明中国整个IT产业的发展相比美国还是有一定差距。美国在IT方面发展非常成熟,已经深入到各行各业,各个领域,而中国还是在互联网、金融、医疗等行业和关键城市发展的比较快,但在其他行业和中小企业在信息化方面还是相对落后,因此未来发展空间和发展机遇还是非常大的。
近年来,我国的数据中心并购整合也越来越活跃,其投资价值越来越被市场认可。2005年,广东榕泰以12亿元收购了森华易腾,一个传统产业进入到了与它原来核心业务完全不相关的大数据和数据中心领域。光环新网29.09亿元收购中金云网北京数据中心的全部资产。蓝鼎控股15亿元收购了高升科技。2017年,沙钢股份29.08亿元收购德利讯达。金工科技52.5亿元收购盘古数据旗下所有数据中心资产。南兴装备通过股份和现金的方式收购了广东唯一网络科技的100%的股权。2018年,光环新网再一次收购科信盛彩85%的股权。
从这些案例可以看出,很多传统行业正在往数据中心行业渗透,这也与中国近期的产业导向相吻合。另外,传统行业的转型和发展需要更大的空间,购买数据中心资产的多数是上市公司,一方面可以进行一些市值管理,同时也能够让公司未来的发展更具前瞻性,更符合国家的政策引导,所以他们做了很多提前的布局,这也给很多传统企业的转型提供了很多借鉴性的启示。
“年轻”的北京供销大数据集团后来者居上
作为一家成立于2015年12月的公司,北京供销大数据集团是实施北京市供销合作总社大数据业务的核心企业平台。从成立之初,北京供销大数据集团就肩负着大数据“国家队”的责任与使命。虽然最为一家数据中心建设和运营商非常“年轻”,但依托于北京市供销合作总社的雄厚实力,在数据中心建设战略上秉承着高标准、高起点、高定位。
据介绍,北京供销大数据集团提出了“3+10+X”战略规划,为需求旺盛的北上广“3”城,辐射包括承德、贵阳等“10”大区域核心节点,最终实现遍布全国的“X”个数据节点之间的互联互通。
与此同时,北京供销大数据集团全方位布局,启动“百城计划”,按照国家“一体化”大数据中心战略按需布点,开展数据中心资源建设,借此引领和支撑中国数字经济发展。北京供销大数据集团已在中国华北、西南等重点地区建设了覆盖全国的高标准产权式数据中心园区,承德德鸣大数据产业园、贵阳乾鸣国际信息产业园建成后可拥有8万多个机柜,将成为国内数据中心市场上一批最大的黑马,可谓后来者居上。
贵阳乾鸣国际信息产业园摒弃传统数据中心不足,采用创新“数据中心+”模式,即,以大数据中心为主体,综合配套办公、企业研发、园区服务及地标建筑为一体的模式,在统一规划、分区域实施,分期建设的一体化理念进行数据中心整体建设推进。未来,园区建成后规模将5万个机柜的大型国际化信息产业园区。
承德德鸣大数据产业园项目位于河北省承德市承德县西区新城,总共可以容纳30000个机柜,供电保障等级99.99%,PUE值达到1.38。
定制化、产权式数据中心为传统企业转型提供机遇
据了解,承德的德鸣数据中心、贵阳的乾鸣数据中心最大的优势就在于定制化的产权式数据中心,都是可以或租或售的形式,产权是独立分割的,因此可以以一栋一栋机房楼的形式来出售,这也为传统行业的企业进入到大数据产业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机遇。
所谓定制化数据中心通过建设数据中心的标准模块,包括地下一层、地上五层的内部布局,来实现客户的按需定制。而目前,国内90%以上的数据中心都是先建设数据中心后招商,再寻找入住者。实际上,很多大型数据中心的使用方,包括国际性的公司或者金融企业对于自有数据中心的硬件要求非常严格,甚至严格到使用的设备品牌、安全级别都有企业的内部标准。而这种传统的数据中心的建设模式并不是根据客户的需求量身定做的,甚至企业按照一个自用数据中心做改造的成本可能比新建还要更高。
基于此,北京供销大数据集团打造了定制化的数据中心模式,可以根据企业的要求进行精准化的定制。在建设过程中,由于主体结构已经完工,前期土建、政府对接、摘地、取得证照等工作都已完成,因此只需约3-6个月就可以实现1万平米的定制化数据中心的整体上架工作,不仅可以精确的达到客户定制化的需求,同时也可以极大的缩短大规模、高标准数据中心的建设时间。
北京供销大数据集团建设数据中心分为两大阶段:第一阶段,摘地之后,先按照国标A级机房,即国内最高级别的数据中心以及国际上T3-T4机房的建设标准设计整个机房的工艺流程。
设计完成之后,数据中心的建设并不是一次性达成的,而是先建设它的整个主体结构,包括外维护结构、内部隔墙等等,内部设备先不上,等待确定了未来的使用方和大型客户入住的意向达成之后,北京供销大数据集团的技术团队会与对方的技术团队进行二次对接,对方可以严格地界定和规定机柜、空调使用的品牌等细节,进行二次定制。
另外,产权式也是德鸣、乾鸣数据中心的一大特色,即可以实现单栋楼产权的切割交易,这种模式也是传统工业地产所不具备的条件。而在当前投资或者对数据中心未来金融合作模式的大背景下,这种产权式的数据中心真正可以提供产权交易,这也是基于北京供销大数据集团对传统工业地产进行了合作模式的拓展。
因此,定制化和产权式是区别于国内现有数据中心建设公司的两大核心优势。未来,数据中心发展的趋势,尤其是高端数据中心的发展一定会以定制化作为主导方向,这也是区别于国内大量传统数据中心的一个重要区别。
推出“售后反租”模式,提供完善的服务和运营保障
凭借先进的技术和卓越的服务实施能力,北京供销大数据集团将助力政府和企业客户从节能减排、快速交付、提升资源利用率、创新业务、盈利能力、精细化运营等方面加大投资回报。
据介绍,北京供销大数据集团还有一种售后反租的模式,作为一家数据中心运营商,本身也有自己的销售团队、大客户团队,除了可以给企业提供一个物理上的资产之外,还可以给它带来客户,它可能收购的数据中心资产里面就带着客户,带着具体在运营的设备资产,因此,它的价值覆盖就会更高。
目前,在数据中心行业中,已经有了光环新网、鹏博士、世纪互联等老牌玩家。数据显示,鹏博士在用的机柜数大概2.8万个,光环新网2.3万个,世纪互联2.7万个,万国数据2.2万个。北京供销大数据集团的德鸣和乾鸣数据中心全部投产之后,将成为全国自有数据中心最多的一家企业。
作为一家数据中心的运营服务商,北京供销大数据集团提供互联网+的基础设施服务,同时作为该领域为数不多的国家队,资质和牌照非常全的,从云的牌照到VPN的牌照,到CDN的牌照。
在运营方面,北京供销大数据集团拥有一支非常有经验的高质量运维团队,由业界的精英和专家组成。另外,集团拥有自己的跨数据中心的网络资源,一旦进入到数据中心中,它的网络自然就是连通的。
同时,跨数据中心也有自己的骨干连接,能够形成一个跨全国的网络骨干平面,可以为广大企业客户提供便利的信息共享、数据传输、灾备服务、不同云结点之间的互联服务、全国组网的服务。
记者手记
伴随着国家政策的引导,以及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持续驱动,国内大型数据中心的需求量还有很大空缺。我们也看到,越来越多的传统企业正在投资数据中心,抓住转型的机遇。而北京供销大数据集团以其定制化、产权式以及售后反租的新型商业模式必将在当前传统的数据中心市场上掀起一轮变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