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年前,在商业化的云服务的兴起之前,企业数据中心的IT管理人员们的日常运维工作是这样的:在尚未部署虚拟化的情况下,传统的IT管理人员们完全使用企业本地的资产,通常是在企业内部本地部署的数据中心设施连接到本地网络。
这是一种理想的情况,因为物理硬件和软件堆栈是根据各自企业的安全性,合规性和报告需求而构建的。当然,堆栈顶部有不同的应用程序和工作负载,但底层的硬件、软件、安全和监控都是一致的。据市场调研机构Gartner称:“从历史上看,数据中心战略的重点在于保证应用程序的持续健康运行,提供持续和可控的增长,并且是以安全和容错的方式实现的。”
今天的企业组织客户能够在各种位置和环境中部署工作负载,例如托管环境、软件即服务和云服务。虽然这样做有诸多的好处,但这种混合模式可能会带来一定程度的复杂性,因为在外部操作系统、硬件配置和网络堆栈上运行的工作负载可能无法提供一致的监视和安全工具。此外,云工作负载不再物理或逻辑地连接到企业的网络,这可能会因此而带来控制、可视化和安全方面的相关问题。
最终,与过去可用的控制水平相比,其对传统数据中心运营产生的最大影响是缺乏对于基础设施的管理和监控。分散在不同地理位置的工作负载需要将系统连接在一起,以重新获得可视化和控制力。
Gartner公司在其题为《云时代数据中心的未来》中表示:“企业的CIO和IT领导者们不应该将所有工作负载全都迁移到云服务上,当然也不应该袖手旁观,等待市场来解决。在恰当的时间采取谨慎的数据中心策略,以便能够以作为恰当的方式和理由融入云服务,实现两全其美。”
数据中心转型
云计算作为许多企业的IT战略重要组成部分的兴起常常引发了业界关于企业数据中心将受到怎样的影响等相关问题的思考。正如DataCenterFrontier所指出的那样,企业数据中心因云服务的兴起而消亡的现象经常出现,但这样的结果不可能离真相越来越远。没有了数据中心,云服务也不会存在;其生命在其内部开始和结束。
Gartner介绍了在云主导的世界中,关于企业数据中心未来发展趋势的三大重要发现:
云服务将演变成所有企业IT战略的组成部分。
多云战略将成为大多数企业的共同策略。
企业内部本地部署环境或企业自有的数据中心将继续存在,但应用程序和业务需求将决定计算资源的来源。
根据《Verizon公司的企业云服务市场调研报告》显示,69%的企业已经能够使用云服务来重新设计业务流程。此外,有53%的企业使用2-4家云提供商的服务。
当前,每个行业中的大多数企业组织都以某种形式在使用云服务,而且,企业客户目前评估云服务使用方式的整体开放度正在持续上升。云通常被视为提高企业运营效率,降低成本和提高安全性的绝佳解决方案。
大多数企业每天都在运行各种业务应用程序。数字化应用程序的依赖性以及高资源需求,都表明了当前的企业组织机构需要考虑将IT扩展到传统的内部本地部署数据中心之外。企业客户不再仅仅只是依靠自己内部本地部署的数据中心或单个供应商部署的应用程序,将多家供应商和服务提供商整合在一起,以支持数字化计划的实质性需求,这对于许多企业而言正在成为一种更有效的策略。
企业内部本地部署的数据中心将继续存在,但企业应用程序和业务需求的属性是决定如何为这些资产提供资源的决定性因素。对于企业业务严重依赖的关键任务系统而言,无法被迁移到异地部署环境;或者,从体系架构的角度来看,系统可能已经非常老化了,以至于将其从服务器迁出并迁入云端根本不可行。同时还有一些在云中编写的应用程序。最终,许多企业运行具有不同体系架构和功能的系统,而这些特性是选择计算资源的力量。
Gartner表示:“企业的数字化业务需要整合各种应用程序和信息来源。而在这其中,一些是传统的客户所有和内部本地部署的,而另一些则涉及到新的数据类型和来源,以及来自第三方的数据。”
使用云服务来支持企业的业务目标
正如Gartner所述:“通过采用潜在的低成本云服务,再加上IT企业组织当前对于资本支出的严格控制,以及业务部门对新服务需求的不断增长,已经促使企业客户的IT领导者们重新思考企业短期和长期的战略了。到2019年,多云战略将成为70%的企业的共同策略,而这一策略在今天的企业组织中所占的比例还不到10%.”
数据中心过去的功能比现在简单。IT的关键在于确保应用程序正常运行,并瞄准企业未来的业务需求,以确定数据中心的任何资产是否已经到达其使用寿命的终点,或者随着业务增长是否需要扩展数据中心的占地面积。
今天,IT部门已然成为了企业内部的一个相当有影响力的业务部门,以便为整个企业组织的正常运维提供支持。而IT决策者们在为应用程序的持续运行提供支持方面面临着众多的选择,并将云服务、本地内部部署数据中心和托管服务以正确的组合结合在一起是一项复杂的工作。每家企业组织的需求都不相同,一些运营IT的方法在短期内会比未来更有益。
打造一套灵活的数据中心策略
从历史上看,企业要么完全依靠本地内部部署解决方案,或者要么完全依靠云计算的现象并不罕见。但是,今天的IT措施通常并不能很好地通过借助专有的内部策略或云服务策略来得到良好的执行。
通过将重点放在应用程序、工作负载和风险上,企业客户可以成功的设计一套数据中心战略。该战略将云服务、本地部署服务和托管服务整合在一起,并在满足每项业务领域的独特技术需求的同时,实现了很好的灵活性。
从应用程序和工作负载的额角度来看,考虑所需的性能特性是至关重要的。
例如,如果企业本地内部部署数据中心中的业务应用程序运行在定制化的硬件上,并且需要加速,以实现最佳性能,那么它可能不适合在云基础架构上进行迁移和托管。如果最好将应用程序移出内部数据中心,那么托管环境会更好。
或者,如果应用程序依赖位于特定位置的特定数量的数据,或者产生特别有价值的数据,那么企业首先应该了解这些数据集的位置,以及将其进行迁移是否有意义,这是非常重要的。在初步评估时,迁移这样的应用程序似乎是一个好主意,但如果其涉及不同位置的数据,则可能会带来非常大的延迟,以至于读取和写入远程数据存储会导致功能异常,或生成如此之多的数据,以致外包到云服务提供商的成本会变得过高。
还要需要考虑管理层。如果将应用程序迁移到云中,那么相关的工作人员是否需要每天都访问该应用程序才能实现与在去本地内部部署一样好的日常监控和维护呢?对所有这些变量进行评估,有助于实现更多的数据推动的决策。
对于当前的企业客户而言,他们的问题早已不再是'我们是否应该使用云服务来支持业务',而是'我们如何以及何时使用云服务来增强业务?'通过关注应用程序,工作负载,风险以及企业短期和长期的需求,可以形成一套灵活的数据中心战略。
每个应用程序环境都有一定的硬件和软件特征,进而构成了工作负载,企业必须从以下角度来评估相关风险将会如何影响到应用程序的运行:
安全
合规性
性能
成本
可管理性
划分业务目标和应用程序
当采用灵活的数据中心战略时,其决定了您企业应该在这个时候进行相关的部署;以及每款基础设施的最为恰当的安装部署位置;并确保您的数据中心的这些关键部分是互连的。
Gartner定义了三种类别或层次来区分企业组织需要有效实现业务战略的各种业务功能和相应的应用程序,并帮助IT企业组织开发更合适的应用程序策略,其分别为:记录系统,差异化系统和创新系统。
1、记录系统
记录系统通常是传统环境。它们是企业赖以为生的关键任务系统的组合,而且从风险容忍度或性能角度来看,它们不可能被迁移到异地部署环境。或者,一款系统是旧的、基于大型机的硬件,或者涉及自定义的、精密的代码,这些代码无法轻易地从服务器上卸载到云中。
2、差异化系统
差异化系统由云应用程序和云中的工作负载组成。通常,差异化系统是较新的应用程序,或之前为云而重写的旧应用程序,以便能够利用云服务所提供的诸多优势;特别是弹性和效用计算,并允许随用随付的消费模式。差异化系统具有应用程序编程接口结构,可以利用亚马逊或微软所提供的所有不同功能。因为它们是为了利用云服务所提供的效用计算而编写的,所以差异化系统是一组自然的应用程序和工作负载,可以迁移到云中。
3、创新系统
创新系统通常被认为是被兼并和收购所推动的,是由企业领导者采用云服务的的思想而产生的。企业IT决策者在决定哪些应用程序托管在企业内部或迁移到云服务时可能没有多少自由度。
需要注意的是,在创新系统方面,企业往往面临着回旋效应。如果一家企业组织主观地认同将工作负载转移到云中的实用性这一特定的意识形态,那么他们可能会遇到这样一种情况,即其成本太昂贵,同时性能也会受到影响,或安全处于风险之中,导致必须将工作负载移回内部部署,其最开始的地方。
一套综合方法:企业本地内部部署、云服务、托管和互连
Gartner表示:“为您企业的数据中心产品组合添加外部服务可以成为减轻风险的有效手段。而与此同时,这也有助于您企业的数据中心转型成为真正的企业定义的数据中心(EDDC)——较之其所交付和提供的服务水平而言,其相关资产的实际位置并不重要。不同的应用类型将存在于交付模式最能支持客户期望、风险、合规性、服务连续性和监管问题的地方。”
我们早已不再是生活在云服务与托管环境非此即彼的世界中了——现在是云和托管环境和谐共存的,托管是企业内部本地部署和管理多云环境的真正纽带。混合IT是前进的方向,而且很少有企业无法采用个性化方法来评估工作负载和应用程序,以确定其适当的环境。
围绕混合IT实施成功战略的基础是确保业务、工作负载和应用程序之间的恰当的连接,无论他们被安置在何处。在应用程序之间没有安全,高速互连的情况下不可能有简化的配置。
每家企业组织所选择的托管服务提供商对于成功地将企业本地内部部署,云计算和集中式IT部件整合在一起都是至关重要的。托管服务提供商成为连接,管理,监控和迁移技术资产的业务中心,可跨越庞大的混合空间环境。如若没有适当的互连水平,或没有足够的安全性,合规性和管理服务,就无法达到良好的服务和支持水平,并且企业的业务也将面临重大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