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的信息化与通信融合产品选型平台及垂直门户
注册 登陆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 企业新闻 招标信息 行业应用 厂商专区 活动 商城 中标信息

资讯
中心

新闻中心 人物观点
厂商专区 市场分析
行业
应用
政府机构 能源产业 金融机构
教育科研 医疗卫生 交通运输
应用
分类
统一协作 呼叫客服 IP语音 视频会议 智能管理 数据库
数字监控 信息安全 IP储存 移动应用 云计算 物联网

TOP

ARM处理器将会对数据中心带来什么?
2012-01-13 15:33:56 来源:TechTarget中国 作者:【
关键词:数据中心 处理器 ARM
 
数据中心出现了一种新的服务器,它们配置了ARM处理器,号称具有高度的进程可扩展性,同时保持高效节能。尽管有以上好处,但是现在就投入使用还为时尚早。

  数据中心出现了一种新的服务器,它们配置了ARM处理器,号称具有高度的进程可扩展性,同时保持高效节能。尽管有以上好处,但是现在就投入使用还为时尚早。ARM服务器有其优点,也有限制,需要你进一步观察。

  ARM处理器的产生

  传统处理器主要用在一般用途,处理上百条不同命令,问题是大部分处理器需要上亿条晶体管来处理无数逻辑条件,以支持大量命令,这导致了昂贵的制造成本,比如目前处理器每个成本大多都超过了1千美元。而且每个处理器能耗和电力需求更强,这提高了数据中心服务器的管理成本。

  ARM处理器基于RISC(精简指令集计算)架构,克服了上述很多障碍。由于减少了指令的数量,处理器变得简单、便宜,使用更少的能源,减少了运行过程中产生的热量(如果有的话)。而减少的晶体管数量还提升了处理器的性能,因为运行指令需要的逻辑阶段减少了。ARM处理器不是最新的,它们已经出现了十年,用在智能手机、打印机、数码相机等等电子设备。

  ARM处理器在服务器上的应用

  现在ARM处理器正在往尖端服务器上缓慢发展,驱动采购ARM处理器的关键因素是可扩展性。数据中心正在迅猛发展,像谷歌和Facebook这种基于互联网的公司已经发现:如果给数据中心装满大量低廉的商用硬件,要比依靠高性能高价格服务器高效节能得多。很多通用服务器的理念有时候被称为“超规模”,很多云服务商也接受了所谓的超规模数据中心理念。

  超规模可能会以其低成本,称为高端服务器的替代,但也会带来问题。最大的问题是企业也许要面对电力消耗的问题。要保持一个服务器运行的电力成本可能不多,但是数据中心里成百上千个服务器以其运行,数量就很可怕了。而且所有服务器都会产生热量,所以制冷成本很容易就升高50%。

  企业发现ARM服务器是超大规模的电力和制冷挑战的理想方案。把省电作为考虑角度,惠普称有了ARM的服务器有潜力节省极大电力。

  ARM处理器尚未成熟

  虽然ARM技术发展迅速,但是该技术还没有完全成熟。考虑ARM服务器之前,得先知道现在ARM还有哪些局限性。

  首先,对于ARM的标准还是比较争议。ARM处理器和主流处理器发展不一样。如果你买了一台Intel或AMD处理器的服务器,你可以放心这就是Intel或AMD的。但如果你买了ARM服务器或者试用ARM的设备,这处理器不是ARM Holdings制造的。ARM架构是授权给那些开发他们自己基于的CPU的生产商。

  目前有几家生产商开发ARM处理器,在性能方面,由于各个厂商对ARM标准的理解不同,所以能力有差别。

  性能也是ARM处理器亟待解决的瓶颈。目前的ARM处理器是32位的,这对于繁忙的数据中心服务器来说不是个好选择。但是ARM Holdings宣布在十月会开发64位的内核。但是没法想象授权者如何以此开发新的ARM架构。

  最后,需要考虑操作系统和工作负载的影响。ARM处理器和基于ARM的服务器需要合适的操作系统。消费电子产品使用的系统,比如安卓和苹果iOS不适合服务器。Linux将会支持ARM,但是Windows到2008 R2也没支持ARM,得等到Windows 8.现在的ARM处理器倾向于不那么复杂的负载,比如Web服务器,所以在ARM服务器上配置高性能数据库应用有时可能不太适合。

  ARM服务器的未来比你想象的要近

  尽管有这些挑战,高规模的ARM服务器正在出现,比如惠普的Project Moonshot就计划了相关内容。当软硬件能够充分使用ARM处理器时,也许我们会看到更具有竞争力的计算平台。

      

责任编辑:admin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转载互联网平台或企业单位自行提供,对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不负责,Voipchina网对此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打印繁体】【投稿】【收藏】 【推荐】【举报】【评论】 【关闭】 【返回顶部

上一篇阿朗将为沙特电信在北部11城市部..
下一篇数据中心能源成本居高不下,你该..

热门文章

图片主题

最新文章

相关文章

广告位

Copyright@2003-2009 网络通信中国(原VoIP中国) 版权所有
联系方式:503927495@qq.com
  京ICP备05067673号-1 京公网安11011111012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