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的信息化与通信融合产品选型平台及垂直门户
注册 登陆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 企业新闻 招标信息 行业应用 厂商专区 活动 商城 中标信息

资讯
中心

新闻中心 人物观点
厂商专区 市场分析
行业
应用
政府机构 能源产业 金融机构
教育科研 医疗卫生 交通运输
应用
分类
统一协作 呼叫客服 IP语音 视频会议 智能管理 数据库
数字监控 信息安全 IP储存 移动应用 云计算 物联网

TOP

中国电信的“2012”:骨干网 、数据业务遇瓶颈
2012-01-11 12:00:12 来源:互联网周刊 作者:【
关键词:中国电信 骨干网 数据业务
 
未来,中国电信将面临发展中的又一次转折点。过得去,是美好的未来;过不去,则跌入谷底。中国电信的“2012”并不是遥不可及。

  未来,中国电信将面临发展中的又一次转折点。过得去,是美好的未来;过不去,则跌入谷底。中国电信的“2012”并不是遥不可及。

  2008年电信重组之后,中国电信获得梦寐以求的3G牌照,进入移动业务领域。面对陌生的市场,中国电信在3G上却率先发力,以天翼3G为主打品牌,展开了大规模的广告传播。同时结合线下推广,中国电信的3G用户节节攀升,一度领先中国移动和中国联通,让人对2G时代在中国联通手中没落的CDMA网络有了更多遐想。

  但是现在,中国电信的3G业务发展并不尽如人意。截止到2011年12月22日,中国移动的3G用户数突破了4800万户,中国联通则突破3600万户,而中国电信垫底,不足3400万户。虽然占据了先发优势,中国电信的3G业务并没有“笑到最后”。

  移动业务不如人意尚且有理由辩解,毕竟中国电信在移动业务上发展时间短,缺乏终端厂商、渠道商等支持。但是在其一贯的优势业务——有线宽带业务上,中国电信也遭遇到挑战。

  国家发改委发起的对中国电信的反垄断调查。现下调查还没有最终结论,但是这场备受国人关注的调查给中国电信施加了巨大的压力,扣除罚款因素,2012年中国电信的宽带业务在价格上必然下调,由此将影响到其营收增长。

  固话业务更不必提,在移动电话的冲击下,中国电信早已经调整战略,意图以宽带业务为突破口提高营收,固话成为鸡肋。

  而在数据业务以及三网融合等新兴市场上,中国电信都没有明显优势。成为全业务运营商的中国电信,似乎遭遇了全面的危机。

  骨干网优势不可持续

  中国电信遭遇反垄断调查,说明其固有的通信骨干网运营还是得益于政策优势。中国电信是通信骨干网的主要承建者之一,政府允许中国电信自主运营骨干网,并且在网间结算等方面给予照顾。但是此次反垄断调查,已经让这种权利受到质疑。

  包括北京邮电大学教授阚凯力在内的不少业内专家,建议增加国家互联网骨干运营商,倡导电信运营商之间实现充分的互联互通,并通过市场竞争来降低宽带批发价。

  中国电信的骨干网运营的主导权不能一直持续,应当效仿国外,在政策层面强制中国电信将一部分骨干网资源以较低价格出租给其他运营商运营,以此增进宽带市场竞争,利好消费者。

  电信行业的拆分和重组的目标存在矛盾,一方面要防止垄断,另一方面也要增强效率。改革的力度需要在这两者中间找到最佳的平衡点。拆分过细,可能无法发挥电信业的规模运营优势;没有拆分,竞争主体过少,则会导致垄断,同样也会损害消费者利益。而现在的情况,明显是竞争不足,而不是拆分过细。

  中国电信当初被南北拆分,就是为了在骨干网运营中增加竞争。事实证明,中国电信和网通(现在属于中国联通)的竞争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宽带价格。未来的发展思路还是继续在宽带运营领域增加竞争,防止某两家企业独大。

  目前骨干网运营的垄断弊端已经非常明显。例如在清理宽带流量上,中国电信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由于大部分的骨干网资源集中在中国电信手中,其他运营商必须向其购买。而中国电信不仅没有效仿国外,以较低价格租用骨干网资源,反而从打击竞争对手的角度出发,对铁通等宽带运营商收取很高的租借费用。而同时对另外那些不构成竞争的宽带运营商给予非常优惠的价格,从而造成价格上的“剪刀差”。以较低价格获得带宽资源的运营商则向铁通等电信运营商出售这部分资源,从中获利。这其中甚至有中国电信内部人员的影子,他们也希望通过内幕交易,获得灰色收入。

  而中国电信清理穿透流量,自然是为了维持自身在骨干网运营上的绝对权威,但是却间接损害了网民的利益。交了钱还被断网,网民有冤何处伸?

  这让人联想到市场经济改革之初的价格双轨制,以这套制度作为向市场经济的过渡未尝不可,但是长期维系这种制度,必然影响市场本身的公平性,损害市场运营的效率。因为在这套体制下,获益的总是少数人,而多数人遭殃。

  此次发改委调查中国电信在宽带接入领域的垄断,实际上已经是一个信号:已经获得移动业务运营权的中国电信,不能长期维持在有线宽带领域的垄断性优势,骨干网的运营也同样需要加强竞争。

  数据业务遭遇瓶颈

  中国电信2010年财报中公布了其增值及系统集成服务的收入,实现营收283.12亿元,较2009年的279.83亿元增长1.2%,几乎没有增长。而且在整体营收中的占比也不足13%,中国电信的数据业务可以说“惨不忍睹”。

  目前中国电信确实在移动互联网应用层面推出了众多的产品,包括爱音乐、天翼视讯和天翼空间等,覆盖了手机视频、手机音乐、手机阅读、手机邮箱等主流的移动应用领域。

  而从营收看效果并不明显,这说明电信运营商在数据业务的发展策略上存在问题。首先在应用层面缺乏创新,无法在竞争力上超过提供相同业务的互联网企业,各种应用在同类应用中的排名落后,用户数量较小。

  其次,在数据业务中的基础技术支撑平台和基础业务支撑平台上,电信运营商基本还处于缺位状况。在基础业务支撑平台层面,腾讯发行Q币,为用户进行游戏等支付结算提供支撑,促进了其用户的增长和营收的实现;在基础技术支撑平台,阿里巴巴通过提供电子商务的技术平台,可以跟第三方企业进行对接,从而催生了大量的网店,繁荣了网上交易。而电信运营商在此方面尚无明显成绩,可以说错失了大市场。

  最后,移动互联网市场是一个多元化和开放的市场,不同于2G时代的手机应用,那个时候向手机用户提供应用的主导权完全控制在电信运营商手中,众多SP必须获得电信运营商的许可才能够接入用户。而现在随着3G时代的到来和智能手机的流行,包括终端厂商和互联网企业等在内的多个市场主体都能够参与到移动互联网应用的竞争之中,电信运营商不再是产业链的中心,而且日益被边缘化。

  相比于中国移动,中国电信在数据业务上力度不足。中国移动早已意识到数据业务对其未来发展的重要性,并通过建设MM商城、推出OPhone操作系统、与其他提供第三方应用的平台厂商合作等形式积极争夺市场份额,虽然结果并不出色,但是数据业务的整体营收在其营收中的比重已经占到30%左右,有了明显的增长,而中国电信还远没有实现这个比例。

  未来,中国电信将面临发展中的又一次转折点。过得去,是美好的未来;过不去,则跌入谷底。中国电信的“2012”并不是遥不可及。

      

责任编辑:admin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转载互联网平台或企业单位自行提供,对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不负责,Voipchina网对此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打印繁体】【投稿】【收藏】 【推荐】【举报】【评论】 【关闭】 【返回顶部

上一篇IBM去年获6180项专利 连续19年居..
下一篇中兴通讯M6000获电信二期数通集采..

热门文章

图片主题

最新文章

相关文章

广告位

Copyright@2003-2009 网络通信中国(原VoIP中国) 版权所有
联系方式:503927495@qq.com
  京ICP备05067673号-1 京公网安11011111012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