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的信息化与通信融合产品选型平台及垂直门户
注册 登陆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 企业新闻 招标信息 行业应用 厂商专区 活动 商城 中标信息

资讯
中心

新闻中心 人物观点
厂商专区 市场分析
行业
应用
政府机构 能源产业 金融机构
教育科研 医疗卫生 交通运输
应用
分类
统一协作 呼叫客服 IP语音 视频会议 智能管理 数据库
数字监控 信息安全 IP储存 移动应用 云计算 物联网

TOP

独家专访:数据中心变革是博科发展机遇
2011-10-18 09:21:08 来源:IT168 作者:【
关键词:数据中心 博科
 
在今年的博科亚太区合作伙伴峰会上,我作为前方记者在会前有机会同博科亚太区副总裁Deb Dutta做了一次面对面的专访。在此次访谈中,Deb Dutta不仅为我们分享了博科在亚太特别是中国市场所取得成绩和未来发展规划,而且就当前的数据中心的IT变革这一大趋势发表了看法, 他认为,这对博科是一个非常好的发展机遇。

  在今年的博科亚太区合作伙伴峰会上,我作为前方记者在会前有机会同博科亚太区副总裁Deb Dutta做了一次面对面的专访。在此次访谈中,Deb Dutta不仅为我们分享了博科在亚太特别是中国市场所取得成绩和未来发展规划,而且就当前的数据中心的IT变革这一大趋势发表了看法, 他认为,这对博科是一个非常好的发展机遇。下面是专访的详细内容:


  合作伙伴峰会上演讲的Deb Dutta

  专访话题一:数据中心的发展和博科的目标

  IT168记者王冠:仅就中国市场而言,在数据中心领域市场增长空间很大,同时竞争也非常激烈。博科在中国数据中心市场的目标是怎样的?我们能为用户提供哪些独特的价值?

  博科亚太区副总裁Deb Dutta:在中国的数据中心市场,网络和存储都是非常重要的产品。就博科而言,我们在SAN存储市场份额已经达到了90%,几乎所有的主流银行和公司都采用了博科的SAN产品,如农业银行,建设银行,工商银行,平安保险,中国人寿,中国电信,中国联通,中国移动等等,对于这些博科的用户,我们要为他们提供非常好的产品和体验。

  再谈一下IP网络领域,目前整个市场达到了16亿美金,博科在这其中份额还比较小,但我们有一些重点的行业,例如政府、医疗卫生、高性能计算、媒体娱乐和教育等,是博科发展网络的重点。在发展这些行业中,博科特别强调要建立非常牢固的渠道关系,并且积极和电信运营商合作,做好博科网络设备的认证工作,随着我们在中国业务的更大投资,例如在北京、上海、广州和深圳等地设立办事处,我们相信在中国市场,博科会有更好的表现。

  IT168记者王冠:数据中心的变革正在发生,各个主流厂商都在推动自己的数据中心解决方案。而在未来的数据中心中,网络是一个非常关键的部分。博科如何看待数据中心中网络架构的发展?

  博科亚太区副总裁Deb Dutta:博科倡导的“Brocade One”,正是由于我们看到了目前数据中心网络正在发生变化。随着其他数据中心IT设备的升级和技术革新,目前的网络技术和产品并不适用于飞速发展的IT基础设施。这就要求有新的产品和解决方案出现。对于博科而言,这正是我们的机会,也是我们提倡“Brocade One”方案的关键。博科将我们在存储局域网领域的先进技术带进了网络领域,也就是我们的光纤以太网。我们将用我们更好的技术、产品和解决方案,来满足当前和未来数据中心发展的需要。

  IT168记者王冠:博科下一阶段在中国市场会有哪些新的动态?

  博科亚太区副总裁Deb Dutta:我们希望可以在中国市场进一步提升收入和市场份额,赢得更多的用户和合作伙伴。博科会进一步扩大在中国的团队,希望进一步提升合作伙伴的服务能力和技术,希望有更多用户选择博科的网络产品,我们要建立一个统一的客户支持体系,从而提高用户使用博科产品技术的信心。这些都是博科在中国市场的一些规划和期望。

  专访话题二:IPv6和云是博科的发展机遇

  IT168记者王冠:当前在亚太区,一个热点话题就是网络向IPv6的迁移。对于用户来的需求,博科如何帮助他们完成从IPv4到IPv6的迁移?这样的一个大的变革对于博科特别是博科的网络领域意味着什么?

  博科亚太区副总裁Deb Dutta:实际上,从IPv4到IPv6的迁移,给了博科很好的机会。现在IP地址已经枯竭,所以企业必须要去应对IPv6。在网络领域,博科是一个后来者,而当前的这种IPv4到IPv6的变迁,正是一个市场的转型点,是一个颠覆性的时刻,对于博科正是一个很好的进一步发展的机会。

  博科在四到七层的产品中都内嵌了对IPv6的支持,我们的很多的园区网产品也同样支持IPv6。博科网络产品可以很好的支持同时对IPv4和IPv6的支持,实现共存,这对用户来说是非常重要。

  同时博科以为合作伙伴提供服务,更好的完成从IPv4到IPv6的迁移。博科以这种产品+服务的模式,相信可以很好的抓住目前IT领域从IPv4到IPv6的这样一个机会,为用户提供更好的解决方案。

  IT168记者王冠:云计算越来越普及,在公有云、私有云之外,混合云也越来越受到用户的关注。博科的混合云优点在哪里?

  博科亚太区副总裁Deb Dutta:无论公有云还是私有云,对于用户来说都是有很大的帮助的。很多企业可能会先从私有云开始做起,然后随着对云的需求和理解的加深,以及企业应用和业务的发展,可能会进一步出现对于公有云的需求,这是企业就会与公有云服务商合作,把部分业务托管到公有云上面。而这中间就存在一个平衡的问题,很多企业处于业务特点和安全性的考虑,会选择将一些低层次的应用托管的公有云,而对于一些关键业务,依然放在私有云上面。因此这就是一种混合云的状态。博科的混合云,正是为了面向这一类有特定需求的企业用户。

  专访话题三:博科关注中国中小企业市场

  博科关注中小企业市场

  IT168记者王冠:在中国,99%的企业都是中小企业,这是非常显著的一个特点。这些企业在技术积累和IT人才储备方面都有很多不足,作为国际化厂商,博科能否将国际化的经验与中国企业的特色结合起来?博科如何让自己的解决方案在中国更好的落地?

  博科亚太区副总裁Deb Dutta:在中国市场,SMB是一个很大的领域,特别是在三、四级城市中。在产品方面,博科特别针对这一类用户,提供针对性的解决方案。例如,我们将一些更适用于中小企业使用的中低端产品,组合成整体的中小企业解决方案,通过我们的分销商和集成商,提供给中国的用户。

  此外,在培训和认证方面,博科投入也非常大,帮助博科的分销商和集成商提高技能和水平,更好的为中小企业用户提供服务和帮助。

  第三就是博科与合作伙伴一同帮助用户做适合的IT解决方案,对于中小企业而言,由于很多用户缺乏对IT设备和架构的深入的理解,因此,博科在这方面帮助用户认清自己的需求和产品的对应,做出更合理化的选择。

  专访话题四:博科在中国的售后服务策略

  IT168记者王冠:很多中国用户都非常关注服务于技术支持方面的问题。而在这方面,用户似乎更信赖本土企业,因为在售后服务上他们有天然的优势。博科在中国市场的售后服务策略是怎样的?技术支持团队规模多大,目前能覆盖到中国的哪一级城市?

  博科亚太区副总裁Deb Dutta:关于博科在中国的售后服务和技术支持,我想重点谈三个方面。

  首先是备件,只要有博科客户在的城市,我们就会安排我们的备件在那里,随时为用户提供服务和替换。

  其次是技术支持中心(TAC),由于TAC是一种集中化的支持服务,因此没有必要在每一个城市和区域都建设,目前中国市场的TAC服务是放在博科设立在印度的技术支持中心来完成,在这个技术支持中心里,可以为用户提供中文普通话的服务。当然,我们也正在规划,要在中国建立一个本地化的TAC ,更好的为中国客户服务。

  第三点就是远程技术支持工程师。在中国我们就设有这样的技术专员,通过远程的方式,为用户解决各种问题,提供有价值的帮助和服务。

  因此,通过这三种方式,博科在中国建立了一个完善的、高效的售后服务和技术支持体系。

  专访话题五:博科如何应对IT业的收购风暴

  合作伙伴峰会合影留念

  IT168记者王冠:继思科、华为推出服务器产品,HP收购3COM,DELL收购Force10,服务器与网络的融合,提供整体解决方案的趋势越来越明显。用户可能会更愿意购买统一品牌的一站式数据中心方案。博科如何应对这样的竞争?

  博科亚太区副总裁Deb Dutta:HP和DELL都是博科的合作伙伴,特别是在存储领域。在DELL方面,他们与博科都认为。通过与博科的SAN存储的合作,可以构建一个更具发展的市场前景,而HP则是博科SAN领域最大的合作伙伴。在存储局域网领域,各大公司很多还是采用博科的技术和产品,然后通过和博科的合作,来作为他们的品牌的产品来销售。

  另外,在产品和技术的创新方面,博科也是有自己的优势的。例如我们的VCS、VDX等技术,是其他厂商所不具备的。另一反面,不论是H3C或是Force10,它们更多面向基础网络层面,而博科在网络四层的负载均衡等技术,构成了我们的竞争优势。以及我们的四到七层的技术和产品,这种差异化的竞争优势,都让博科相信,我们会与我们的合作伙伴一同,迎来更好的发展。

      

责任编辑:admin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转载互联网平台或企业单位自行提供,对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不负责,Voipchina网对此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打印繁体】【投稿】【收藏】 【推荐】【举报】【评论】 【关闭】 【返回顶部

上一篇惠普:让数据中心为云做好准备
下一篇思科CIOJacoby:数据中心、应用和..

热门文章

图片主题

最新文章

相关文章

广告位

Copyright@2003-2009 网络通信中国(原VoIP中国) 版权所有
联系方式:503927495@qq.com
  京ICP备05067673号-1 京公网安11011111012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