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与香港正在成为亚洲云计算的中转站。美国的Amazon、Salesforce、微软等主要云计算服务提供商已经利用新加坡与香港的数据中心面向亚洲提供服务。KDDI、NTT、富士通等日本IT供应商也在加快在新加坡与香港的数据中心建设。索尼、雅马哈电机、日本通运等企业用户也将亚洲地区分支机构的数据中心集中到了这两个城市。日本并非是亚洲云计算中转站。
香港是区内的主要金融、国际贸易及物流枢纽,这是毋庸置疑的。香港的国际数据中心服务市场是亚太区内数一数二的。就市场收益而言,香港是亚太区内五大市场之一。
根据香港投资推广署及政府统计处在2010年发布的年度调查结果,已有3,638家跨国公司在香港设立地区总部或地区办事处。这些汇聚香港的地区办事处,均需透过数据中心服务连系区内各办事处,由此对香港数据中心服务产生巨大需求。
香港:通往中国大陆的网关,是汇集了全球主要通信运营商的海底光缆的通信中转站。近年来,香港作为通往中国大陆的网关,其数据中心需求在不断扩大,渐渐成为亚洲的“云计算中转站”。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资料显示,香港目前有20多座拥有几千台服务器的大规模数据中心。
一些外国企业尽管进入到了中国市场,但是往往不在中国大陆而是在香港运行其数据中心系统。
日本通运公司就是选择了香港作为亚洲地区云计算的中转站,除日本外的其他亚洲地区的主要服务器都是在香港的数据中心运营着。一直以来,日本通运的服务器分布在亚洲各地,他们以每年1台的速度推进向香港的服务器集中,计划在2011年2月完成转移。
他们认为,位于中国大陆的分支机构也可以使用香港的服务器,同时“MPLS(IP-VPN)较为便宜、可以很容易的使用跨国境服务器”,所以将服务器集中到了香港。此外,香港可以招聘到即会说汉语又会说英语的工程师,也有利于系统的开发与维护。
从香港瞄准中国市场,主营数据中心业务的美国Rackspace Hosting公司在2008年启动了香港数据中心。选择香港的最大理由就是瞄准了中国市场。
Rackspace租赁了香港通信运营商PCCW在郊区的一个数据中心的一层,由自己的员工运营服务器。进入香港后的这两年,该公司获得了1000多家企业客户。
Rackspace以时间为单位租赁的虚拟机IaaS服务,目前还是由美国与英国的数据中心提供。预计2011年内也将由香港的数据中心提供该服务。由于亚太地区的4000家公司已经在使用美国的数据中心所提供的IaaS,Rackspace希望通过在香港设立数据中心,能够进一步增加IaaS客户。
上海、广州、新加坡及台湾等地,也正在积极吸引数据密集行业(例如金融服务、贸易及物流、资讯科技/电讯和内容/媒体)的企业于该地设立总部和作出投资。为此,这些地方积极发展数据中心和电讯基础建设,以期成为数据中心枢纽和互连关口站,以支持上述行业的发展。
数据中心是各主要行业所使用的关键基础建设,协助香港争取成为国际都会、地区枢纽和主要金融中心方面,数据中心在多方面发挥着重大作用。
2008年,这些「垂直行业」占香港本地生产总值的45%以上,并占本港数据中心空间总需求的84%以上,这反映出上述行业对数据中心服务的倚重程度。
商业机构对数据中心的倚重一个有利数据中心发展的环境,可减低企业投向其他竞争市场,并在该地开设地区支援业务(例如资讯科技功能、信用卡操作和处理)的可能。
国际标准从香港开始。香港也是普及云计算服务国际标准的活跃地区。这一点也增加了其作为亚洲的“云计算中转站”的影响力。
2010年11月,微软、Verizon等云计算服务的IT供应商、通信运营商共有11家联合成立了“亚洲云计算协会(ACCA)”。
如果法律与制度上不出现阻碍,云计算会更快地普及。ACCA正是以针对各国政府提供法律制度调整建议为目的而成立的。
ACCA的公共政策与制度工作组目前正在制定“云计算准备就绪指标”。这是一个诊断各国法律制度可否达到接受云计算状态的指标。基于该指标,筛选出各国法律制度中的问题点,提出加以调整的建议。
“亚洲各国的法律制度各不相同。每个企业分别与各国政府进行交涉所需付出的成本巨大。所以成立了这一组织,将行业统一的意见传达给各国政府”,ACCA的CEO帮?达贝格还是手机“GSM标准”普及组织——GSM协会的总监,他正计划将云计算服务的国际标准从香港向亚洲推广。
大部分金融机构选择将其地区支援业务与地区数据中心设于同一地方。作此决定的基本原因包括有关地点方便其管理、有技术人员可供聘用,以及在拓展业务上具整体吸引力。
地区数据中心与金融服务机构的地区支援业务一般设于同一地方。
数据中心是促进重要金融交易的要素,如金融服务机构的交易平台因地方所限而无法设于证券交易所数据中心内或附近,会令人对香港提供世界级交易平台的能力产生负面印象。业界指出,由于程式交易已成为全球金融市场的主要组成部分,香港需提升其有关能力,否则日后可能失去巨额新股认购市场的风险会增加。
商业机构在港设立数据中心可减低其营运风险。到了2012年,全球云端运算开支预测会增至3,260亿港元,占资讯科技开支总额的9%,显示市场日益倚赖透过网络或云端运算提供科技服务。如本港商业机构倚赖海外数据中心或其数据中心设于海外的云端服务供应商,他们会有更多机会受到服务或网络中断所影响,因而导致营运风险增加。举例而言,地震或台风可对海底电缆造成破坏,令本港商业机构与海外数据中心或云端服务供应商的连线中断,因而对这些机构在港的业务造成不良影响。
因此,如香港的环境及定位能吸引本地商业机构在香港设置数据中心,又能吸引云端服务供应商于香港设置数据中心,上述的营运风险便可大大减低。
商业机构在香港设立数据中心可促使其扎根香港。独立调查研究显示,商业机构对资本密集的基础建设(例如数据中心)作出投资后,把业务迁往其他地方的可能性会大大减低。根据访问所得资料和现有数据,地区性公司(例如金融机构)在作出初期投资/开展业务时,投放在数据中心的投资,估计高达总资本的30%。鉴于该资本投资金额巨大,此等商业机构不大可能于日后将业务迁往其他地方。
香港仍然是区内的主要数据中心及电讯枢纽。然而,对数据中心营办商和终端用户而言,在其他地方(例如新加坡)扩充或设立数据中心业务,是有其吸引的地方。新加坡等竞争对手一直积极推动数据中心业发展。举例而言,新加坡政府已制订各项措施,加快批核有关设立数据中心的申请及发牌程序,而与美国的做法相若,该地亦提供各种诱因以吸引外地投资者。根据业内受访者的意见,此举吸引了国际数据中心营办商,例如Digital Realty Trust、Equinix和Global Switch在该地作出庞大投资。此外,云端服务供应商(例如亚马逊、谷歌、VMware及Salesforce.com)在新加坡的业务,比其在香港的业务为多。
研究显示,数据中心的汇聚,应可节省基础建设开支,并能受惠于「最后一哩」设施所带来的好处。业界普遍认为,要发挥汇聚效应,不单是让更多的数据中心置设于一地,而是让他们汇聚一处,集中共用资源以降低开设和营运成本。
目前,除了少数营办商在香港科技园公司管理的工业邨内设置数据中心外,香港的数据中心均散布在不同地区。如当局拨出大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