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的信息化与通信融合产品选型平台及垂直门户
注册 登陆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 企业新闻 招标信息 行业应用 厂商专区 活动 商城 中标信息

资讯
中心

新闻中心 人物观点
厂商专区 市场分析
行业
应用
政府机构 能源产业 金融机构
教育科研 医疗卫生 交通运输
应用
分类
统一协作 呼叫客服 IP语音 视频会议 智能管理 数据库
数字监控 信息安全 IP储存 移动应用 云计算 物联网

TOP

谁说容灾难普及之Ⅰ:容灾的前世今生
2011-06-24 15:06:55 来源:FLORA 作者:【
关键词:容灾 爱数
 
说起容灾,无论是IT管理员,还是行业专家,各有各的说法,纷繁复杂的技术和理念,争奇斗妍的方案和产品,让人犹如雾里看花般,难辨优劣。

  说起容灾,无论是IT管理员,还是行业专家,各有各的说法,纷繁复杂的技术和理念,争奇斗妍的方案和产品,让人犹如雾里看花般,难辨优劣。但是,对于需要容灾的用户而言,首先要搞清楚的,就是到底容灾是什么?容灾解决什么问题,具有什么价值,如何去选择解决方案?而这,也是我们这个系列文章的出发点,看清容灾,看清方案、成本和价值,让选择更加从容,方案更加专业。

  一、欲用其妙  必先知其道

  亚里士多德有言,“If you would understand anything, observe its beginning and its development.”意即:如果你想明白一件事情的话,就要观察他的开始和以及他的发展过程。正如国语有言,“欲用其妙,必先知其道”。

  所以,对于纠结于各种容灾定义的大家来说,首先需要做的应该是追本溯源地了解一下到底什么是容灾,有怎样的一个发展过程,在这个发展过程中又有哪些经久不变的追求,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来梳理一下容灾的前世今生。

  二、什么是容灾

  面对应接不暇的容灾介绍和定义,其实用户真正关心的只有两点:首先,是否可以保证数据不丢失;其次,是否可以保证应用不间断。在我们的IT应用中,也接触到一些可能是解决这些问题的应用,比如双机高可用方案就是解决应用不间断的问题。但真正意义上的容灾,必须具备同时保证数据不丢失和应用不间断的能力,这也是容灾的最基本的目标。

  在这里很容易出现另一个困惑,一提到容灾,就会提到备份、快照、镜像、CDP和双机等等名词,它们跟容灾有怎样的关系呢?或者它们是不是就是容灾呢?

  备份的主要实现方式是将数据从原位置移到目标端,形成可任意恢复的时间点。一切不以恢复为目的的备份都是耍流氓,所以,备份仅仅是用来保证数据不丢失的一种技术手段,让用户在关键时刻能够拥有可以恢复的数据,并不是一种应用。另外,像快照也是在原介质上根据某一时间创建一个照片,镜像则是建立实时的对等的版本,以保证意外情况下的数据可恢复性。对于应用来说,大家可能认为双机是可以保证应用不间断的,但是双机有一个非常明显的缺陷,就是不能保证数据不丢失,因此它仅仅是一个高可用的方案,并不能作为普及容灾的一种通用型方案。

  所以,无论是备份也好,快照也好,CDP也好,双机等等,他们都是容灾的一部分,属于容灾的范畴,是实现容灾的技术手段,因为它们只能解决一部分问题,真正的能做到普及容灾的方案应该是一套完整的方案。

  那么,到底什么是容灾呢?

  容灾严格来说主要包含三个部分,分别为数据容灾、应用容灾和业务容灾。但是对于我们用户来说,绝大部分只需要关注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是数据容灾,第二部分是应用容灾,并且分别包括本地和异地的部署方式。其中数据容灾解决的是数据不丢失的问题,而应用容灾解决的是数据不丢失以及应用不间断的问题。

  三、容灾的前世今生

  只要有计算机技术,只要有数据,只要考虑数据安全问题,容灾就是不可避免的话题,在五六十年代就已经凸现原型的容灾,在这几十年来,又是如何诞生并发展起来的呢?

  纵观容灾的整个发展过程,就会发现,从最初发展到最近的90年代,当备份方案使用不起身价高昂的磁盘备份介质时,均是以磁带备份为主,那要做异地容灾该如何办?惟有采取异地磁带托管的方式。所以,也随之出现了磁带托管业务的繁荣局面。在中高端的存储磁盘阵列出来后,逐步出现了通过磁盘镜像技术实现实时复制效果的方案,但因为成本过高,应用范围非常有限。因而在90年代,备份技术一成不变,一直波澜不惊的以磁带备份为主。

  到了00年代,备份还是以磁带为主,但在这时发现磁带在性能和管理方面的瓶颈越来越明显,所以为了突出更强劲的性能、更好的管理等,磁带库技术应运而生,并且逐渐成为主流,但是因为磁带介质本身无法避免的一些硬伤,比如它在备份过程中管理的复杂性,而最主要的是磁带介质数据长期保存的可靠性不高,90年代的一个调查数据表明,47%的磁带备份数据的无法恢复,这就是磁带介质最大的硬伤。

  一切不以恢复为目的的备份都是耍流氓,如果备份的数据无法恢复,那备份的意义就不复存在。所以基于磁带备份这样一种遗憾,00年代诞生了一种非常重要的技术 -- SATA磁盘技术。SATA 磁盘技术的诞生不仅仅意味着性能的提高,更意味着容量的提高,意即单位GB的成本越来越低了。有了这样一种新的应用,就有人开始思考,如何用磁盘替代磁带,但是因为主流的备份软件都是以磁带为核心的,并不支持磁盘,所以这是一个各路英雄都感到棘手的问题。

  乱世出英雄,IBM在03年时基于这样的应用需求,发明了一种新的技术 -- VTL虚拟磁带库,旨在把磁盘当做磁带用的同时,还可用好用户环境现有的备份软件。VTL 的横空出世虽然没有对备份方案做出实质性的改变,但却做了一个非常好的铺垫,就是开始把磁盘应用于备份方案,这是容灾非常重要的一个转折点。

  磁盘一旦用于备份,即刻显着拉动磁盘的需求,磁盘成本逐渐下降,而随着广泛的应用,磁盘技术的革新得到进一步优化。随着磁盘的异军突起,就会发现在备份领域,磁盘介质有一个很重要的特性在虚拟带库里面是没有应用起来的 -- 磁盘的随机访问特性,因为磁带不是随机访问的,所以虚拟带库将磁盘虚拟成带库后,就牺牲了磁盘这个最大的特性,所以,VTL的技术特性绝大部分仍然跟磁带一致,唯一改变的就是用了一个更可靠的介质。

  需求催生应用,这个时候,业界就开始思考如何更好的使用磁盘。

  在应用磁盘备份的过程中,第一个阶段就有一个非常重大的技术突破出来,那就是CDP技术。前面提到,容灾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是数据不丢失,而无论是磁带备份,还是虚拟磁带库,都有一个很大的硬伤,即数据丢失量大。因为它们不能实现随机写,所以它在做数据布局的时候,不能实时的不停的写和更改,这也就意味着它一定存在一个备份窗口,也就是说数据不可能不丢失。所以当应用磁盘备份后,首先要解决的问题便是备份窗口带来的数据丢失,解决这个问题的技术就是CDP持续数据保护技术。然后又相应地出现了解决应用不间断的高可用技术。

  但是,我们会发现,CDP和高可用技术是分开的,即备份是备份,双机是双机。因而,业界会普遍面临一个问题 -- 一套系统里,要么解决了数据不丢失的问题,要么解决了应用不间断的问题,没有合二为一的方案。但用户的需求实实在在的摆在那里,容灾一定要上,因为不只是数据不丢失的需求,还要保证应用不间断。

  所以,到了现在,慢慢出现了一种新的主流技术 -- 一体化容灾,将如CDP、Realtime、Deduplication等技术合在一起,如赛门铁克的NBU,EMC的BSR部门,爱数的爱数备份容灾家族产品系列,目的都是一个,就是突出一体户容灾,这也是目前以致未来容灾方案发展的趋势。

  四、性能与管理? 30年来一直不变的追求

  从上面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容灾的整个发展过程,基本上是非常鉴定地围绕两个目标在追求 -- 第一个就是更好的性能,第二个就是更好的管理。而且这两个目标也是用户在选择容灾的时候,需要考虑的两个指标。

  在性能方面,从磁带到磁带库,到CDP,再到应用容灾,都是为了实现更小的RPO和RTO。

  在管理方面,最开始的80、90年代,用户只需针对单个系统做备份即可,所以备份软件的鼻祖都是从UNIX发家的。但随着服务器和应用的增多,就会逐渐变成以Master Server和Media Server为架构的备份系统,于是,大家需要通过购买服务器(Sever)、操作系统(OS)备份软件(Backup Software),甚至加上存储硬件(Storage)来完成一套完整方案的部署,这也就是4S方案,一定要这样做吗?其实,现在已经有很多很好的技术可以突破这个传统的4S方案了。在08年的时候,市场上以爱数为首出现了一套新技术 -- 一体化备份系统,意即将传统4S方案的步骤一步到位,集成化的实现,将管理的复杂度降至最低。而现在,几乎所有的备份厂家都已经开始推一体化的备份系统,包括赛门铁克、EMC等等。

  前面提到,备份只是容灾的一部分,因为它只是一种技术实现手段,并不能覆盖所有的技术方案。但容灾要解决的是两个问题, 一个是数据不丢失,一个是应用不间断。一体化备份解决了数据不丢失的问题后,另一个问题的出路又在哪里?很明显,就是既能保证数据不丢失又能保证应用不间断的真正的容灾 -- 一体化容灾。

  一体化容灾的出现就是极限吗?在管理上解决了所有问题吗?

  这里我们就会发现,它还有一个漏洞,一套容灾系统它只是解决容灾需要解决的性能问题,但并没有将容灾整体的管理起来,这也就脱离了它真正的核心 -- 为了实现企业经营目标而用容灾。所以,随着一体化容灾的出现,接下来会有一个更主流的容灾管理模型出来,那就是基于法规遵从的一体化容灾,能够将企业管理的价值目标和容灾管理的技术目标有效结合起来,有效推动容灾最广泛的普及。

  五、容灾,可以仰望,不可企及?

  万变不离其宗,通过以上的分析,容灾前世今生的脉络已经非常清晰,我们可以看到,容灾的发展是由各种技术和需求集成发展而来,最终,均归纳成一个同时具有数据不丢失和应用不间断能力的一体化容灾。对于我们而言,容灾的需求清晰而明确,核心需求就是数据不丢失和应用不间断,但是在大量市场调查显示,用得起容灾的用户少,用得好容灾的用户少之更少,容灾在用户的印象中简直望而不可及,难以普及,它到底有哪些痛处,该如何对症下药,请继续关注谁说容灾难普及系列之Ⅱ:为什么容灾难普及。

      

责任编辑:admin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转载互联网平台或企业单位自行提供,对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不负责,Voipchina网对此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打印繁体】【投稿】【收藏】 【推荐】【举报】【评论】 【关闭】 【返回顶部

上一篇华硕光存储环保大联盟圆满落幕
下一篇Aprimo被Gartner评为多渠道营销管..

热门文章

图片主题

最新文章

相关文章

广告位

Copyright@2003-2009 网络通信中国(原VoIP中国) 版权所有
联系方式:503927495@qq.com
  京ICP备05067673号-1 京公网安11011111012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