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的信息化与通信融合产品选型平台及垂直门户
注册 登陆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 企业新闻 招标信息 行业应用 厂商专区 活动 商城 中标信息

资讯
中心

新闻中心 人物观点
厂商专区 市场分析
行业
应用
政府机构 能源产业 金融机构
教育科研 医疗卫生 交通运输
应用
分类
统一协作 呼叫客服 IP语音 视频会议 智能管理 数据库
数字监控 信息安全 IP储存 移动应用 云计算 物联网

TOP

网盘的未来到底往哪走 存在真正的商业模式吗
2016-06-30 15:28:57 来源:36氪 作者:【
关键词:网盘 商业模式 Dropbox
 
6月30号,新浪微盘、金山快盘、UC 网盘、华为网盘既4月底宣布关停后开始清空用户数据。 数以亿计的用户不得不强制进行搬家, 在用户担心这样的事情会不会继续发生在其他网盘们身上的同时,在业内的讨论更为繁杂。

  6月30号,新浪微盘、金山快盘、UC 网盘、华为网盘既4月底宣布关停后开始清空用户数据。 数以亿计的用户不得不强制进行搬家, 在用户担心这样的事情会不会继续发生在其他网盘们身上的同时,在业内的讨论更为繁杂。网盘的未来到底往哪走? 到底存不存在真正的商业模式? 创业公司到底还有哪些机会?还是只是巨头门的烧钱游戏?让我们从这个行业形成之初开始说。

  畸形的市场,并没有孕育出“中国特色”的新商业模式

  个人网盘真正的爆发点来源于美国的 Dropbox 的崛起,Dropbox 出生可谓正逢其时。随着互联网的繁荣,随时随地访问和共享文件渐渐成为很多用户以及企业的刚需。而 Dropbox 仅凭一个极简易用的文件同步端,打败了其他复杂繁琐的云存储产品,获取了数亿用户的芳心。巅峰阶段 Dropbox 付费用户占比高达 3.5%,为它带来巨额的收入增长,估值达到了瞠目结舌的 100 亿。即使过去一段时间 dropbox 因为相对单一的商业模式和激烈的市场竞争,估值有一定回落,但不可否认“大部分用户免费,少量付费”的商业模式已经验证在美国可以支撑起一个独角兽公司。

  但我们反观国内。Dropbox 火爆之后,多家中国版 Dropbox 们开始了狂欢,最具代表的 Everbox 酷盘,短时间内成功融资数千万美金并被阿里收购。同时巨头们纷纷进入,最热的时候每个巨头都推出了自己的个人网盘,在国外只能免费提供 10GB 免费空间的时候,在国内没有 1TB,你都不好意思给用户推广。

  盲目的跟风导致了中国网盘市场在畸形的路上越走越远:

  用户刚需程度没有到,付费习惯差:Dropbox 在美国起步的需求基础在中国几年前并不存在。2010年 左右的时候,美国用户的信息化成熟度是中国无法比的,在美国有非常多的用户尤其是白领工作者,学生对于随时随地文件的访问,同步和共享存在刚需,他们愿意为此付出一定的费用。而在中国,一是付费的习惯就非常差,再加上有如此刚需并愿意付费的用户基数要小一个数量级,市场需求基础无法支撑起免费增值这样的商业模式。

  云存储成本昂贵,无大规模收入支撑:相比于本地存储,虽然云存储的单位硬件成本因为规模效应有所降低,但你需要了解的是往往云存储都需要很高的存储冗余性,用户存一份,服务商往往需要存 3 个备份。在如此大容量存储免费的情况下,试问谁能一直支撑这样高昂的成本。(据报道,百度云每月存储成本就有几千万)

  畸形的竞争没换来颠覆性的商业模式创新:如果说像酷盘这样的创业公司在本有机会获取一些少量付费用户收入的话,这样的商业健康性也让 BAT 们彻底推入深渊。不可否认,BAT 们推出个人网盘主要是因为巨量的用户绑定而非收入的考虑,但现实的结果是,一方面让市场土壤酸化到创业公司无法生存的地步,另一方面这几年巨头们也没有足够有效的找到其他依靠巨量免费用户和流量的商业创新。

  这样畸形的市场让甚至包括很多巨头在内(金山,华为,新浪等)都无法长期支撑或者失去了继续发展的兴趣,这次的网盘集体退出事件,一方面是因为一些不良内容限制的政策原因,但还有很大一部分原因其实是找不到长期发展的商业模式顺势退出止损了。

  不破不立, 真正的市场机会正在孕育诞生

  很多人说过,在互联网这个疯狂的时代,存在即合理。即使存在很多商业模式的畸形,但并不代表市场是错误的,反而会有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机会。一天一爆款的 groupon 模式在国内成功不了,但千团争霸后,修正商业模式的美团成功了。疯狂补贴,羊毛出在猪身上的 o2o 天女散花之后一大半公司都挂了,但真正高频刚需并适应中国特色的滴滴们还是脱颖而出了。中国已经再也不是也无法成为 10年 前那个通过跟风就能成功的中国了,市场环境不同,用户需求不同,行业发展阶段不同,任何一种商业模式的成功既要看“市” 也要看“势” 。这次快盘关闭事件给了行业玩家以及市场用户一次真正驻足回望和思考革新的机会,酸化土壤的需要一次 “不破不立” 的根本性净化才能孕育出真正的机会。

  看清网盘市场的“市”

  全国网盘市场有接近 5 亿用户,确实存在一些实实在在的需求场景,但同时问题也是并存的:

  免费海量资源获取:人人都知道,这可能是中国大量用户使用网盘的 No.1 的原因了。巨大免费的空间让度盘们理所当然了成为快播之后的网友分享和获取资源的新方式。但免费盗版内容的时代终将会结束,前有美国的 megaupload, 后有这次的多家网盘关停。但这样的市场肃清不一定是坏事。这就像电影资源一样,十年前网友们需要通过各种灰色手段获取免费资源,但随着市场对于盗版的打击和内容的规范,人们发现反而现在可以光明正大的在各大视频网站观看这些内容了。因为什么,更加健康可持续的视频网站商业模式诞生了。

  手机扩展存储备份照片:中国手机用户绝对是这个世界上最爱自拍和拍照的人群,而照片的备份哪是 icloud 5G 的免费空间可以满足的。这就带来了了一个特别特殊的需求,大量收集照片备份的需求。这块功能由于云存储服务器无法进行去重,会产生大量的存储成本,而在完全免费的情况下,未来很难说能够一直持续下去。

  工作场景的文件存储和分享:据测算中国网盘的用户中有 20%的用户主要用它完成各种工作任务。比如工作资料的备份,大文件的传输等等。当然个人网盘作为一些简单的工作场景使用时足够的,但问题来了,对于企业来说,有谁愿意企业最重要的资料是存放在安全毫无保障的员工个人账号里?在我们的客户里,有将近三成的企业就是因为这个原因选择了整体迁移。况且这次网盘关闭事件中,这些工作中使用的用户是最痛苦的,因为他们的资料都很重要,被迫需要迁移平台,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

  其实在过去的几年里,网盘市场也在悄悄的发生一些变化,并且形成了一些在中国独有的特点:

  中国用户的付费习惯在显著改善中: 十年前中国网友对于服务和资源的付费从来都是蔑视的,但在过去几年,用户已经对各种互联网服务比如音乐,电影的会员费不再陌生,并且越来越多的开始接受了。100 多块钱一年的服务费放到现在也就才一顿饭钱,尤其对于追求高质量服务和体验的 80,90 后用户,这可能就更不是事了。 对于网盘领域也是一样,当人们对于网盘的价值认知持续升高,而付出的费用又降到心里范围以内时,网盘 “免费 + 增值收费” 的模式就变了可能。至少从我们自己,以及其他行业玩家的一些数据可以很显著的看出这一趋势。

  工作场景中使用文件云服务的需求变得越来越明显。如果说在美国 Dropbox 的崛起是因为很多用户对于多终端文件同步的需求,那在中国,这个需求爆破点很有可能和移动办公有关。众所周知中国的互联网普及其实真正是从移动互联网开始的,这和美国到目前还是以 PC 互联网为主非常不同。在美国人民还在主要用邮件进行工作沟通的同时,中国的用户已经基本依赖微信了。跑步进入移动互联网为中国的移动办公市场孕育出了巨大的市场和需求。但是问题来了,所有文件的产生源目前都是在电脑端,而用户真的能忍微信,qq 这种低效的文件传输方式吗。在移动办公时代,随时随地对工作文件的访问,共享将会作为移动办公的基本要素迅速成为刚需。

  谈谈网盘市场未来的“势”

  谈完网盘的昨天和今天,不妨让我们畅想一下这个行业的明天:

  更正规,细分的内容共享平台:可以肯定,在互联网这个无穷无尽的信息宇宙里,用户对于优质资源和内容的搜索和获取的需求将永远不会停止。而这就一定会带来多种多样的商业机会。 其实文件只不过是不同形式内容的载体,我们已经看到那些已经依靠互联网原生内容成功的平台: 知乎,豆瓣。百度百科等等,以及专注文档分享的百度文库,甚至音乐,视频网站也可以称为特定格式的文件内容共享平台。但这些也只覆盖了非常小的一部分内容,而那些散落在不同文件不同地方的各种行业的专有资料,数据,存在着巨大价值的同时却处于极其分散的状态。建立按不同纬度划分的有监管的内容共享平台或许存在不错的机会。

  网盘本不应该只是“网盘”:网盘之所以叫做” 网盘 “是因为在 PC 时代人们把它单纯看做是进行文件存储和备份的平台。但在移动时代,我们用的不同的 app 里也会产生各种类型的内容,比如云笔记,拍照工具,视频工具,但我们只会记住这个应用是干什么的,没人在乎它同时还是文件的存储工具。文件是 PC 时代的一个产物,未来文件这个概念将会消失,取而代之是一个一个不同的内容服务。微软已经重点在推广他们的 office 云服务了,Adobe 也在大力宣传他们的 photoshop 云端 PS 套件,越来越多的本地软件变成了云服务或者移动 APP,而这样的趋势将不可逆转。当这样的趋势渐成主流的时候,网盘将真正演化成另外一种形态:用户的云端文件操作系统。一个集中管理用户互联网上的数据,但又可以随时随地进行访问并且能够进行各种文件应用的云平台。从单纯的云存储向文件应用平台的进化会是网盘市场发展的一条重要路径。

  企业市场存在巨量机会:如果说,对于个人用户,网盘的核心价值主要是简单的资料的备份,访问,分享几个场景的话,那么对于企业的价值可能是十倍或者百倍。看一下企业的这些核心需求:

  企业最有价值 “数字资产” 的集中管理。试想一下,在数字化时代,未来所有的纸质文件都会被电子文件所取代。而对于绝大多数企业,80%的数据便是这些企业文件。作为企业的核心商业数据和知识载体,很难想象 3-5年 之后,中国企业没有属于自己的文件集中存储和管理空间。同时企业绝不会允许员工将核心资料存放在各自个人网盘的空间里。在美国,企业文件云服务市场已成红海,不管是像 Dropbox、Box 的独家兽创业公司,还是重兵投入的 office 365、Google Drive 企业版都可以充分的说明问题。而反观国内处于绝对的蓝海状态,90%以上的中国企业还没有使用类似服务。在过去两年,不管是从一些行业咨询报告还是亿方云自身每月注册持续百分之几十的复合增长来看,这个市场正在快速觉醒中。粗略估算至少会有数百亿的市场量级。

  企业实现协同办公,移动办公的必备工具。至少短时间内文件的产生源还是在 PC 端,但不管是企业的部门内,部门间以及与客户间存在着各种基于文件的共享,协作场景,而随着移动办公的趋势明显,这些都是微信们无法满足好的。这为企业文件云服务带来了独特的机会。

  企业信息安全的首要保护对象:企业文件承载着企业最重要,最机密的内容。不管是员工的离职,平时对文件访问的权限控制确实都将会给企业的信息安全带来非常严重的威胁,尤其是对大型企业和信息敏感行业。

  上面这些需求都将是网盘在企业领域的巨大机会。而且需要强调的是,95%的中国企业将没有能力自建云存储服务,不管是从成本,技术复杂度还是安全性的角度,云服务都存在着根本性的优势, 当然获取企业的信任肯定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完成的。

  在本文的最后,需要指出的是网盘市场的发展和进化会持续受到很多不确定因素的制约,比如网速的提升,政策的不确定性以及移动办公在企业领域的普及速度的影响。但可以肯定的是,这次的网盘关闭事件对整个行业是一个很好的净化以及回归理性的过程,而在中国玩家们将会走出一条不同于美国的路。

      

责任编辑:admin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转载互联网平台或企业单位自行提供,对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不负责,Voipchina网对此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打印繁体】【投稿】【收藏】 【推荐】【举报】【评论】 【关闭】 【返回顶部

上一篇硬盘市场需求疲软 希捷宣布裁员16..
下一篇对象存储在数据中心的滚雪球式发展

热门文章

图片主题

最新文章

相关文章

广告位

Copyright@2003-2009 网络通信中国(原VoIP中国) 版权所有
联系方式:503927495@qq.com
  京ICP备05067673号-1 京公网安11011111012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