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在上一篇文章中论述了让环境运行得更快的一些可选方案。但是如果你不能在新系统中应用那些方案怎么办?也许你只是购买了一个你自己认为你可以从中得到更多价值的系统。那只是你一厢情愿的好想法。从性能的角度来说,大多数存储基础结构都是未得到充分利用的,但是你必须知道如何去管理最大负荷。
调整存储性能通常意味着收集整个存储基础结构的数据,然后通过改变配置来解决难题或达到更好的平衡负荷。基础设施组件配备的工具通常都可以为你提供一些详细资料,帮助你做出正确决定。例如,大多数交换机都会提供一张使用率最高的主机列表。让所有那些主机不要都挂在同一个交换机或刀片机上肯定有助于提高系统性能,让所有的主机不要都共享同一组物理硬盘,也有助于提高系统性能,但这需要用户手动完成。
事实上,利用组件自带的工具来调整存储基础设施是很困难的,这不是因为那些工具没作用,而是因为那些工具在大多数情况下都不能提供关于存储设备与存储网络以及将要使用它的服务器之间相互影响的端到端视图。将信息关联在一起是需要大量的时间的,而且还很容易出错,这显然也不可能达到实时的要求。
这种手动解决方案在虚拟化服务器环境中尤其不好用,我们将在即将召开的网络研讨会“解决虚拟化环境中的存储性能问题”中讨论这个问题。我们不但有物理服务器,而且还有虚拟服务器。我们不但需要了解那些物理服务器彼此之间如何相互影响以及它们如何与存储设备相互影响,而且我们还要了解那些物理服务器如何与它们管理的虚拟服务器相互影响。
专注于虚拟环境的各种工具应该能够提供一些视图,分别从虚拟、物理和存储的角度将用户所需的所有信息关联起来。用户必须能够看出虚拟机是如何彼此相互影响以及它们是如何使用存储基础设施的。另外,除了存储设备本身的情况外,用户还必须了解那些存储设备对服务器内存和CPU资源的使用情况,因为在很多情况下,性能问题都是由存储资源不足引起的。
在这个水平上进行的调整可以最大化存储基础设施及其连接的主机的使用率。这意味着可以释放更多的存储空间,IT管理员们经常指望通过利用剩余的存储空间来处理最大负荷。最大化存储网络的利用率还要求配备一个近乎恒定的监测系统。我们将在下一篇文章中论述实时监测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