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的信息化与通信融合产品选型平台及垂直门户
注册 登陆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 企业新闻 招标信息 行业应用 厂商专区 活动 商城 中标信息

资讯
中心

新闻中心 人物观点
厂商专区 市场分析
行业
应用
政府机构 能源产业 金融机构
教育科研 医疗卫生 交通运输
应用
分类
统一协作 呼叫客服 IP语音 视频会议 智能管理 数据库
数字监控 信息安全 IP储存 移动应用 云计算 物联网

TOP

交通监控摄像机的技术参数选择与分析
2011-11-24 11:54:30 来源:中国安防展览网 作者:【
关键词:交通监控 摄像机
 
无论是闯红灯,还是逆向行驶,只要机动车在通过市区主要路口时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都会被电子警察和摄像监控设备记录下来,违法车辆的信息在公安交通指挥控制中心被及时打印。

  无论是闯红灯,还是逆向行驶,只要机动车在通过市区主要路口时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都会被电子警察和摄像监控设备记录下来,违法车辆的信息在公安交通指挥控制中心被及时打印。道路执法升级了交通监控摄像机的高要求,所以对前端摄像机的要求比较高,要求摄像机能清晰地监看到道路上行驶车辆牌照、车辆的类型、颜色等。那么,对于交通监控摄像机技术参数的选择有哪些讲究?

    1、摄像机清晰度,图像水平分辨率要大于500线,再配置高清晰度监视器,就会有较好的监视效果。水平分辨率大于500线的摄像机它比480线的摄像机成像效果要更加清晰,锐利。所以,分辨率越高,摄像机的表现能力就越好。

    2、摄像机灵敏度,最低照度指标不能只看前面的数字有多少,而应该看这个指标是在什么条件下测得的。如彩色最低照度0.15Lux/F1.4/50IRE/AGCON,这表明0.15Lux的低照度是用F1.4通光量镜头,视频信号测量电平在50IRE(350mv),AGCON的条件下测出来的。

    如果换通光量大的F1.0镜头,视频信号测量电平在25IRE,测出的低照度指标更低。1/2英寸CCD摄像机的灵敏度和图像质量要好于1/3英寸CCD摄像机。

    3、摄像机的信噪比。在光线很好的情况下,摄像机的信噪比都很好,图像上看不出噪波点,但在光线较暗时,信噪比指标好的摄像机图像依然清晰,噪波点少。信噪比指标差的摄像机,噪波点会淹没整个图像。

    4、摄像机强光抑制功能,道路监控摄像机要求在夜间清楚拍摄车辆牌照,这就要求强光抑制指标要好。采用此项技术的摄像机,可以有效地抑制迎面车辆的强光(车辆大光灯),使车牌照较清晰地被捕捉到,画面真实完整。很多道路监控摄像机采用“日蚀”技术,在夜间拍摄车牌很好,但在白天也经常出现“日蚀”,这就影响了整体图像的美观和完整性。

    5、摄像机背光补偿功能,摄像机在夜间拍摄车牌,背光补偿技术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是否能清晰看清车牌,能否使后端视频检测和分析系统给出正确的判断结果。好的摄像机对于背光补偿的区域都可以灵活设置和区域选择。

    6、摄像机的色彩还原性能,摄像机没有具体的色彩指标,只能用色度调整和白平衡调整使色彩真实还原。不同种类的摄像机色彩还原性能是不同的,这项指标只有通过调试及和现场真实色彩进行比较。可以选择白平衡调整方式较多的摄像机,例如:白平衡手动调节模式、白平衡自动跟踪调节模式、室内模式、室外模式等。

    7、摄像机数字降噪技术,在黑暗的环境下,由于照度的问题,摄像机噪点将会不可避免地增多,可以采用目前独特的数字降噪技术。令低照条件下的图像更清晰、悦目。

    数字降噪技术就是采用专业的视频信号处理技术,DSP芯片通过检测和分析帧存储器中的图像信息,自动降低相对静止画面的增益幅度,极大地消除了信号中的干扰噪声波,从而有效地提高了画面清晰度和洁净度。

    8、摄像机调试的方便性,摄像机除了质量可靠,还要安装调试方便。

  道路监控摄像机大都安装在9-15米高的立柱上,安装和拆卸都需要专用工具车,是危险的高空作业,如果质量不可靠或调试不方便,势必给施工和工程带来很大成本,并影响正常使用。

    可以利用摄像机的RS-485端口对摄像机进行设置和调试。通过这个端口可以远程控制摄像机,修改摄像机里面的参数,无需到现场对摄像机进行调整;通过这种快捷方便的端口,大大节省了人力和调试时间。目前有不少的摄像机都具有这个接口功能。

      

责任编辑:admin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转载互联网平台或企业单位自行提供,对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不负责,Voipchina网对此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打印繁体】【投稿】【收藏】 【推荐】【举报】【评论】 【关闭】 【返回顶部

上一篇2015年中国电子商务市场有望超过..
下一篇浅析:促进视频监控系统发展的四..

热门文章

图片主题

最新文章

相关文章

广告位

Copyright@2003-2009 网络通信中国(原VoIP中国) 版权所有
联系方式:503927495@qq.com
  京ICP备05067673号-1 京公网安11011111012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