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的信息化与通信融合产品选型平台及垂直门户
注册 登陆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 企业新闻 招标信息 行业应用 厂商专区 活动 商城 中标信息

资讯
中心

新闻中心 人物观点
厂商专区 市场分析
行业
应用
政府机构 能源产业 金融机构
教育科研 医疗卫生 交通运输
应用
分类
统一协作 呼叫客服 IP语音 视频会议 智能管理 数据库
数字监控 信息安全 IP储存 移动应用 云计算 物联网

TOP

北京将定网站和手机实名办法 维护信息安全流动
2011-06-09 09:40:34 来源:京华时报 作者:孙乾【
关键词:手机实名 信息安全
 
中共北京市委昨天印发《关于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全面推进社会建设的意见》。意见提出,引入人口评估机制、严格户籍准入和指标调控,实现保障人群全覆盖,制定手机、网站实名制办法等社会管理措施。

宋贵伦。本报资料图片

  中共北京市委昨天印发《关于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全面推进社会建设的意见》。意见提出,引入人口评估机制、严格户籍准入和指标调控,实现保障人群全覆盖,制定手机、网站实名制办法等社会管理措施。

  扩大基层民主参与管理

  各级党委要经常分析社会建设形势,科学制定社会服务管理政策,各级政府要依法加强社会管理,有效提供基本公共服务。动员组织社会力量有序参与社会服务管理,充分发挥社区居委会、村民委员会自治功能,实现基层民主自治与政府行政管理的有机结合。

  此外,要扩大基层民主,扩大公民有序政治参与,依法保障群众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动员组织群众依法理性有序参与社会服务管理,积极探索群众参与社会服务管理的有效途径,支持、推动居(村)民依法实现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监督。

  今后,在城市建设、公共服务与管理、社会保障、涉农等领域,凡涉及群众切身利益、影响面广、可能引发社会不稳定的重大事项,都须落实社会稳定风险评估责任。因未进行评估而引发影响社会稳定事件的,依法严肃追究主管部门、单位负责人和相关人员责任。

  公共服务看齐发达国家

  未来进一步提升社会公共服务水平,今后5年实现基本公共服务水平居全国前列并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人人享有社会保障、享受基本公共服务,不断增强人民群众幸福感。

  按照政府保障基本需求、市场提供多样化选择的原则,大力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创新公共服务提供方式,完善政府购买公共服务政策,推进非基本公共服务市场化改革,形成政府主导、社会组织和企事业单位广泛参与的公共服务提供机制。吸引社会资源和社会资金投入公共服务领域。不断扩大“一刻钟社区服务圈”覆盖面。“十二五”时期,基本实现社区基本公共服务全覆盖。

  努力实现社会保障人群全覆盖。合理调整收入分配制度,缩小城乡、区域、行业收入差别,使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升。按照广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的原则,逐步打破户籍、地域、身份界限,构建“职工+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实现社会保障人群全面覆盖。

  严格户籍准入政策和指标调控

  ■焦点

  本市将严格户籍准入政策和指标调控,优先引进符合首都发展需要的高层次人才。建立重大政策、重大项目和公共资源配置人口评估机制,加快建立人口安全预警机制。引导人口向新城和周边区域合理分布。落实人口总量调控区县属地责任,建立市级统筹、部门分管、属地负责的人口服务管理机制。

  同时,加强实有人口动态管理,逐步完善居住证、居民身份证制度,建立覆盖城乡的全员人口统筹管理信息系统。加强和改进来京务工人员服务管理工作,努力解决社会保障、子女入学、医疗卫生等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

  解读:市政府相关负责人表示,人口规模问题事关首都可持续发展。全市常住人口已经超过1960万。“人口评估机制”意味着政府更重视可持续发展,更重视资源“均摊”背景下保护每个人的利益。以重大决策中的水资源保护利用为例,引入人口评估机制,更科学划出了水资源管理控制红线、用水效率红线和水污染控制红线。

  将制定网站和手机实名制办法

  意见称,本市将研究制定试行办法,逐步推进网站实名制、手机实名制,维护网络信息安全流动。

  此外, 本市还将建立全市网络发言人工作制度,完善网上舆论引导机制。进一步提高各级党委、政府和领导干部运用新媒体与公众沟通的能力,准确掌握网上舆情,及时发布权威信息,正确引导网上舆论。

  解读:市政府相关负责人表示,目前,一些国家已实行网络实名制。我国网络实名制工作尚在积极研究中。从2003年网吧上网实名登记开始,有关网络实名制一直在探索,去年国新办公开确认我国正在积极推动论坛、BBS等网络互动环节的普通用户实名制。深入整治手机淫秽色情要抓住业务推广渠道、手机网站内容接入、服务器层层转租、手机代收费和涉黄网站域名变换等五个关键环节。

  未来五年主要目标

  社会服务更加完善

  基本公共服务水平居全国前列并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人人享有社会保障、享受基本公共服务,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程度明显提高,积极促进充分就业,五年提供100万套保障性住房,城乡居民年均收入增长8%,居民平均预期寿命接近82岁,文化教育继续保持全国领先地位,不断增强人民群众幸福感。

  社会管理更加科学

  突出人文关怀,创新方式方法,进一步健全社会管理体制。坚持依法办事,充分发扬民主,充分运用科技创新成果,基本实现社会服务管理网格化、社区建设规范化、村庄管理社区化,基本形成社会组织“枢纽型”工作体系,基本实现各类人群服务管理全覆盖。

  社会环境更加文明

  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深入开展法制宣传教育,积极倡导“做文明有礼的北京人”,形成文明有礼、守法诚信、崇尚科学、积极向上的社会风尚,营造服务优质、秩序优良、环境优美的社会氛围,创建生产安全、生活安宁、社会安定的社会环境。

  社会动员更加广泛

  完善基层民主自治,激发社会组织活力,强化各类经济组织的社会责任,加快推进社会工作专业化职业化,完善志愿服务长效机制,健全社会协同机制,拓宽公众参与渠道,使社会创造活力竞相迸发。

  社会关系更加和谐

  完善群众利益协调机制、群众权益保障机制、社会矛盾调处机制、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做好新形势下群众工作,不断促进人际关系、群体关系、劳动关系、邻里关系、家庭关系和谐,切实维护社会稳定。

  社会组织将与政府逐步“脱钩”

  可找“枢纽型”组织主管 实行退出机制

  ■对话

  根据《中共北京市委关于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全面推进社会建设的意见》,本市在“十二五”期间将基本实现社区基本公共服务全覆盖,社会组织将与行政主管部门实现分离等。北京市委社会工委书记、市社会建设办公室主任宋贵伦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今年本市600社区将率先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全覆盖,新成立社会组织可找残联、团委等“枢纽型”社会组织作为业务主管单位,逐步推进社会组织与行政部门“脱钩”。

  记者:《意见》提出,“十二五”时期,要基本实现社区基本公共服务全覆盖。基本公共服务具体指哪些服务?

  宋贵伦:社区基本公共服务包括社区就业、养老、卫生、体育等7大类26个具体项目,都是应该由政府来给社区居民提供的服务,这些服务涉及到体育、卫生等30多个政府部门。按照“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今年要率先完成600个城市社区基本公共服务全覆盖。十二五期间,全市2600多个社区今后都要基本实现社区基本公共服务的全覆盖。

  记者:《意见》强调,按照政社分开、管办分离的原则,加快推进各类社会组织与行政主管部门在机构、人员、资产、财务等方面彻底分开,逐步实现自我管理、自主发展。这是否针对所有社会组织?

  宋贵伦:绝大部分社会组织。政社分开、管办分离这是社会组织改革发展方向,在十二五期间要基本实现,我们要逐步地让绝大部分组织都与行政主管部门脱离开。今后,行政部门原则上将不再担任业务主管单位,要由残联、妇联、团委等枢纽型社会组织来管理社会组织,行政部门主要依法进行行业管理。

  记者:这是否意味着社会组织登记不用再找主管单位了?

  宋贵伦:还不能这么说。除了一些试点省市外,目前我国大部分地区实行的还是双重管理体制。目前,北京还是在双重管理体制下,探讨的是“以社管社”的道路,今后社会组织可以直接找“枢纽型”社会组织做业务主管单位,这样既符合法律规定,又可以实行政社分开,让社会组织自己来管理自己。

  记者:本市提出深化社区(村)民主自治,规范社区(村)重大事务民主议事规则,健全社区居(村)民会议及居(村)民代表会议、议事协商会议、民主听证、居(村)务公开制度。在试点基础上,逐步推广社区居民会议常务会模式,逐步推进村务监督委员会建设工作。社区居民会议常务会模式是何种模式?

  宋贵伦:这种模式有点类似于人大常委会,是社区居民代表会议的常设工作机构。这种模式由东城区东四社区创造,将向全市推广。在农村将推广村务监督委员会模式,将在试点基础上在全市3943多个农村推广。

  ■专家观点

  创新社会管理

  成执政新课题

  近期,“社会管理”频繁进入中共高层的议事日程。5月30日,胡锦涛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研究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问题。会议指出,随着实际情况的变化,中国社会管理理念思路、体制机制、法律政策、方法手段等方面还存在很多不适应的地方,解决社会管理领域存在的问题既十分紧迫又需要长期努力。

  北京大学社会学系教授夏学銮表示,“社会管理”是任何一个形态的社会都不可少的一项管理活动。主要是基层社会自治性的管理模式,与政府正式、官方的管理不同,主要依靠民间力量由社会道德和舆论力量进行协调。但在当前社会剧烈转型时期,旧的理念和方法已无法妥善应对层出不穷的新情况。特别是近两年社会群体恶性事件频发,深层次的原因是社会矛盾尖锐,贫富差距和两极分化较为严重,凸显了社会管理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以创新思维探寻出适应时代发展的社会管理模式,成为中共执政的新课题。

  夏学銮分析说,社会管理根本上还是要靠制度的完备和体制、机制的科学规范。群众利益发生冲突的时候,可以去协调;利益受到损害的时候,可以有机制保证他去申诉;群体之间出现矛盾,也有制度去调解;正当的权益受到侵害的时候,他能用制度来捍卫自己的权益。

  从北京来看,夏学銮认为,北京更加重视社会管理专业化,建立专门机构,同时,既有基层骨干干部培训又有志愿者参与,对于社会管理发挥了重要作用。同时,北京也面临着挑战,面临复杂的人口难题,对于人口特别是流动人口的社会管理问题是北京市一大挑战,可以说是一个难点问题,但也是社会管理创新和突破的地方。应该让社会大众参与管理,制定既有人情味又不失社会规范的严格要求。

      

责任编辑:admin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转载互联网平台或企业单位自行提供,对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不负责,Voipchina网对此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打印繁体】【投稿】【收藏】 【推荐】【举报】【评论】 【关闭】 【返回顶部

上一篇处理垃圾邮件中的恶意程序小技巧
下一篇别让Mac热 伤了企业网络安全

热门文章

图片主题

最新文章

相关文章

广告位

Copyright@2003-2009 网络通信中国(原VoIP中国) 版权所有
联系方式:503927495@qq.com
  京ICP备05067673号-1 京公网安11011111012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