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们接到一个短信的时候,如果显示是亲友名字的来信,我们不会怀疑这条信息的真实性,因为我们的生活更多地依赖于手机中储存的信息资料。但是,你想到过吗?可能发送这条短信的手机已经被盗,你的信息随之也被人利用。
日前,记者就当前智能手机安全问题采访了赛门铁克公司中国区消费产品事业部总经理黄智华。而他引述的诺顿最新发布的2011年“诺顿手机安全调查”数据更是警醒:中国有74%的成年用户遭受过手机丢失或被盗之苦。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有63%的中国人认为通过手机进行网上购物是安全的,66%的中国人愿意使用手机处理网上银行业务,但只有45%的人会设置手机密码保护,更不要说其他安全保护措施了,其中47%的人目前在使用智能手机。
这项调查是诺顿在今年1月针对18至54岁之间的500位成年人于线上进行的手机安全调查。而对于丢失或被盗的手机,往往会出现“捡到即归我”的情况。获得直接帮助谈何容易,仅25%的人认为,可以获得间接帮助。但大部分人认为,在这种情况下,所能利用的资源数量有限。只有31%的用户表示,他们知道在手机被盗或丢失后可通过很多服务或渠道获得帮助。
随着手机日益成为个人用户生活中的重要工具,保护这些设备就显得尤为重要,尤其是其中存储的数据及资料。对于安全的需求,接近80%的中国人表示,如果移动设备或软件可以被远程锁定,或者具有远程删除设备上所有数据的功能,那么他们很有可能会购买。
黄智华介绍,据Gartner预计,2011年全年智能手机销量将达到4.68亿,较2010年增长57.7%。到2011年底,Android将一跃成为全球最流行的操作系统,并将依托其雄厚实力在2012年占据智能手机市场49%的份额。Android将掌控超过50%的全球智能手机操作系统市场。众所周知,Android的开放性一方面丰富了手机软件的应用,但同时正因为其开放性而存在着巨大的安全隐患。
黄智华在回答记者提问时说,目前,诺顿手机安全软件NortonMobileSecurity1.5beta版本在AndroidMarket已经有超过140000人下载试用,并且获得四颗星的高度好评。它可以帮助用户通过发送短信,来寻找丢失或被盗的Android平台手机,并且远程锁定并清除手机中的个人信息。但目前这个软件还在测试当中,何时能够上市并没有准确的时间表。他提醒,在没有安全软件之前,最简易的方法是先设置手机密码,并时常更换密码,密码不要仅仅是数字,而应设置字母标点符号在内的复杂密码。同时,手机内的信息需备份到个人电脑中,以防丢失后,亲友及客户信息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