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互联网化进程的推进,无论是个人还是企业业务,都与互联网产生了更紧密的绑定,在这一时代背景下,互联网安全就是一个日益严峻的话题。在国庆期间,Adobe公司曝出的一则消息再次引爆了这一话题,由于其产品源代码上的安全漏洞被黑客利用,致使近300万客户的敏感信息及个人数据泄漏,黑客入侵了大量Adobe客户的身份系统和加密系统。
事实上,近年来诸如类似的安全事件不绝于耳,对于此起彼伏的黑客攻击,企业如何应对?网站一体化安全监测和防御解决方案提供商,知道创宇科技公司技术副总裁梁伟接受采访时表示,大数据、云计算、网购,以及越来越多的企业将业务“网络化”,给传统的网络和信息安全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将安全带入了一个全新、复杂和综合的时代。

知道创宇科技公司技术副总裁梁伟
大网站更容易留安全隐患
知道创宇科技在大型网站的云监测、云防御方面有着超过6年的技术和大数据能力积累,为企业提供大规模网站的一体化监测及防御解决方案,凭借在云安全产品上高可用性、易管理性以及动态保障关键WEB资产安全的能力,帮助用户应对日益多样化、复杂的互联网安全威胁,在政府、运营商、金融、能源等领域拥有较高的认可度。
对于近两年来频繁爆发的数据泄漏现象,梁伟认为,小规模网站由于业务简单,安全意识差,往往会存在许多漏洞,但相对来说,小网站的价值并不大。相比,大规模网站是黑客攻击的重点目标,比如之前出现的CSDN及各个电商网站数据泄漏事件,原因何在?越是大网站,业务复杂,经常出现安全让位于业务的决策,比如电商网站要搞一个促销活动,不会被安全拦住,肯定是优先业务上线。
另外一点是,大规模网站因为更新迭代速度快,而且开发资源和团队分散,往往是不同人负责不同的模块,上线环节少有疏忽就会出现不少问题,就像多个有误差的零件叠加起来一样,单独来看误差可接受,但组装在一起风险就很高了。
“为了快速迭代,趋向于流水线作业,容易有疏漏,而且没有一蹴而就的解决办法,很多都是小的漏洞,串接在一起,形成大的破坏力。”
大数据应对APT攻击
对于近年来全球火热的APT攻击,梁伟认为,APT不是一种攻击方式,可以算作是一种新的概念或名词,外界往往觉得隐蔽、神秘,有噱头,实际上真正曝光的并能称为APT攻击的事件,数量并不多,因为APT是一个过程,本身就很难去定义,多数是产生了巨大的危害后才被发现。APT攻击通常是经过周密策划和实施,针对特定对象进行长期的、有计划的攻击,具有高度的隐蔽性。传统的安全措施对APT攻击往往很难防御。
知道创宇科技利用自身多年来的大数据能力积累,能够帮企业网站建立立体化、一体式的监测和防御体系,基于大数据技术的挖掘和分析,知道创宇科技已经从攻击和防御两个维度进行了6年多的技术积淀。由于一次攻击事件很快会到达高峰,没有专业的团队和监测、防御工具,很难快速响应,所以传统的企业安全团队和工具,对这种攻击的防御力不从心。
知道创宇科技专注于Web资产安全和大数据,依靠自有的云监测和防御平台,可就网站和应用所存在的漏洞进行捕获、挖掘、修复,实时记录全球已经发生的和正发生的网站攻击,包括黑客攻击发起的时间和地点、攻击特征等。这些海量的数据经过多维度的自动整合与输出,生成了漏洞的支持库、对比库,还有黑客行为特征、全球被黑网站等数据库。
大数据可以针对攻击特征、行为、代码,匹配和锁定攻击者,通过纵向横向的各种关联和分析,可进行有针对性的应对和预警。
统一监测和防护是大势所趋
云计算技术、模式的出现,也给信息安全带来了变革的力量。云监测、云安全正成为创新的潮流和方向。梁伟表示,利用云计算技术和大数据手段, 正在改变传统的安全交付形式。传统意义上的交付多少以可见的硬件方式交付,对全国都设有多个分支机构的大型企业来说,单一的硬件从性能上来说,很难支持规模化的监测或防护,而对小型企业来说,又很难照顾到他们这样的“低端市场”。而云平台的好处就是,对规模化有监测需求的用户,可以部署云平台作为自己企业内的私有云,而对小企业来说可按需购买服务,而无需为一个使用率不够的盒子去买单。
而且,这也和当下企业数据集中化的趋势保持一致,数据集中能够保障资产安全和可控。知道创宇科技在政府、运营商、金融及各地监管单位等领域,拥有广泛的客户,可以帮助企业大规模监测和防御,比单一部署、单一购买更有效,长期成本更划算,而且还能控制数据结果的输出和展现,不同权限看不同的报告,数据更安全,控制力度更强。
对于互联网安全的未来趋势,以及给行业带来的威胁,梁伟分析认为,互联网已经渗透进更多的传统行业,网络会成为经济的重要组成形式,这就意味着网络攻击影响和带来的损失会更大,因为任何一个企业,都无法回避这一安全威胁。面临的挑战来自于两方面:一是从安全角度来看,业务和应用越广泛,业务复杂度越高,自动化工具很难识别,智能化程度不够,这是全行业的挑战;二是安全本身的体验较差,看不见摸不着,不发生重大安全事件,企业很难体验到,所以需要在数据、量化手段上突破,在有所体现的同时让用户感到有所体验,从而让用户更注重安全的投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