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的信息化与通信融合产品选型平台及垂直门户
注册 登陆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 企业新闻 招标信息 行业应用 厂商专区 活动 商城 中标信息

资讯
中心

新闻中心 人物观点
厂商专区 市场分析
行业
应用
政府机构 能源产业 金融机构
教育科研 医疗卫生 交通运输
应用
分类
统一协作 呼叫客服 IP语音 视频会议 智能管理 数据库
数字监控 信息安全 IP储存 移动应用 云计算 物联网

TOP

移动安全:企业网络安全的又一次大革命
2013-10-11 14:17:31 来源:比特网 作者:【
关键词:企业网络 网络安全 移动安全
 
一直以来,企业的安全管理主要集中于对其网络边界的保护,直到世界上第一台智能手机的面市,业务流程和数据的重心便转向了企业网络的内部。然而,移动革命的浪潮彻底改变了员工互动、互访和信息共享的方式。

  一直以来,企业的安全管理主要集中于对其网络边界的保护,直到世界上第一台智能手机的面市,业务流程和数据的重心便转向了企业网络的内部。然而,移动革命的浪潮彻底改变了员工互动、互访和信息共享的方式。虽然一些组织升级了内部网络的防御系统,但是黑客也在寻找其他进入企业网络内部的方式,他们试图把焦点转移到网络边缘,利用移动设备来获得进入的权限。

  而安全专家也认为,下一波企业黑客将通过移动设备这条渠道进行网络攻击。据反钓鱼工作组(APWG)的调查结果显示,移动设备已经成为吸引世界各地的犯罪分子的目标,移动诈骗的增长速度近乎电脑诈骗的五倍。因此,对于组织而言,管理移动应用程序和设备风险、控制网络访问权限是必不可少的防线。那么,组织面临的移动/BYOD设备威胁都有哪些呢?

  据国际信息系统审计协会(ISACA)《2012信息科技风险与回报测量研究》( ISACA 2012 IT Risk / Reward Barometer)调查,在美国,近乎72%的组织允许自己的员工在工作时使用BYOD。这种新的实践途经把企业面临的风险暴露无遗,这将威胁到整个企业的安全、降低企业的生产率。由于移动设备和BYOD的便携性,以及与公共云应用一体化的性质,数据盗窃或泄露的风险也将大大增加。事实上,Decisive Analytics的一项研究显示,在允许BYOD连接到自己内网的企业中,有近半的企业已经遭受到了数据泄露的惨痛教训。

  的确,移动/BYOD设备打开了一个全新的攻击层面,黑客能够利用这些可寻漏洞进入到企业网络中,从而获取到所需的数据。这些漏洞可以被攻击者用以下几种方法所利用:

  黑客使用不同的技术对移动/BYOD设备发动恶意攻击,通过种种感染方式(例如MMS、SMS、email、蓝牙、WiFi、用户安装、自安装、内存卡分配和USB)和拒绝服务的攻击方式(例如蓝牙劫持、SMS拒绝、不完整的OEBX信息、不完整的格式字符串和SMS信息)来部署恶意软件(例如病毒、蠕虫、特诺伊木马和间谍程序),还有发动移动消息攻击(例如短信诈骗、短信垃圾、恶意短信内容、SMS/MMS漏洞利用)。

  所有的这些技术都可以用来进行活动监控和数据检索,不合法的拨号、短信和网上支付,不合法的网络连接、数据检索、系统修改以及利用泄露出的数据模拟用户界面。这些攻击活动对任何一个组织而言都构成了巨大的威胁,特别是当终端用户在移动设备上保存了密码,这构成的威胁将不可估量。

  因此,移动设备制造商应该针对这些威胁安装杀毒软件。例如,三星就在几天前宣布,他们在android智能手机上增加了一个企业安全包。

  虽然如此,移动操作系统和移动应用程序在设计或实施上存在的漏洞,依然会暴露移动/BYOD设备的敏感数据,从而被黑客所攻击。随着数以百万计的移动应用程序的上市,应用程序存在的漏洞风险指数明显要高于其他的威胁。虽然商业应用程序提供商的数量是可审查的、移动应用程序开发商和来源的数量也是巨大的,但却是时刻在发生着改变,很难对其信任和声誉进行一个准确的评估。

  这些漏洞能够导致但并不局限于以下威胁:数据泄露(偶然或故意的)、不安全的数据存储(例如银行和支付系统的PIN号码、信用卡号、在线服务密码)、不安全的数据传输(例如自动连接到公共WiFi),还有不合法的连接许可请求。

  除了漏洞,大量的应用程序也展现出了它们的一些隐私惯例,像以何种方式收集电话或地理位置的数据,以及如何请求应用程序沙箱以外的数据。

  事实上,终端用户的行为往往是不可预测的,应用程序不能访问一些敏感数据,也不会被黑客攻击,只会增加移动风险。但最终会由于缺少杀毒软件对移动设备的保护,蓝牙和WiFi也不断地被使用,敏感信息和文件都存储在移动设备内存中,清除这种移动安全威胁的工作将会变得愈加困难。

  考虑到这些挑战,在主动管理和消除安全风险的时候,我们可以采取哪些措施来维持企业生产率、节约成本呢?

  首先最简单的实践方法就是实施宣传方案,向移动/BYOD终端用户进行关于安全威胁和其避免方法的教育。比如,移动设备包含了大量的数据,但不是所有的都是敏感数据,而攻击者需要渗透到一个安全的网络来获取到准确的数据,如电子邮件账户凭证、用户密码和企业VPN的登录数据。此外,设备本身也可以作为一个可以直接连入企业网络的通道,例如,如果一个黑客用恶意软件让一个移动设备中了病毒,那么他们将可以用该软件通过VPN而连接到内部网络。因为许多终端用户是通过USB接口让自己的移动设备连接到工作站,所以这也是一种能够让网络受到感染的一种途径。

  接下来就是围绕移动设备的使用来建立严格的策略,一个好的参考框架就是 “企业移动设备安全管理的指导方针”,它是由美国国家标准与技术研究所(NIST)在其特别出版物(SP)800-124修订版1中提出的。建立移动设备的使用策略是相对容易的,困难的是收集风险预测信息,这些信息要用来确定移动设备是否、何时以及怎样连接到一个可信的组织网络。在这方面,很多组织要依赖于像移动设备管理或移动应用管理这些工具。

  虽然这些工具具备基本的风险评估和策略实施能力,但是它们在企业移动和BYOD的风险状况方面,缺乏全面的、实时的考察。值得高兴的是,新型移动信托服务正脱颖而出,这种服务能够识别每一层移动堆栈上(基础设施、硬件、操作系统和应用程序)的漏洞,使这些数据在安全生态系统范围内(例如安全控制的使用,像加密、基于角色的访问控制等技术)与现存的威胁和风险系数有一定的联系。反过来,这些风险系数也可以用来确定是否授予一个网络的访问权限,如果有的话,那么又有哪些权限是应当受到限制的。一旦允许访问,连续监测就应该用来更新风险评估系数。

      

责任编辑:admin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转载互联网平台或企业单位自行提供,对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不负责,Voipchina网对此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打印繁体】【投稿】【收藏】 【推荐】【举报】【评论】 【关闭】 【返回顶部

上一篇如何保障企业移动信息化中的应用..
下一篇不合格域名会导致中间人攻击吗?

热门文章

图片主题

最新文章

相关文章

广告位

Copyright@2003-2009 网络通信中国(原VoIP中国) 版权所有
联系方式:503927495@qq.com
  京ICP备05067673号-1 京公网安11011111012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