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的信息化与通信融合产品选型平台及垂直门户
注册 登陆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 企业新闻 招标信息 行业应用 厂商专区 活动 商城 中标信息

资讯
中心

新闻中心 人物观点
厂商专区 市场分析
行业
应用
政府机构 能源产业 金融机构
教育科研 医疗卫生 交通运输
应用
分类
统一协作 呼叫客服 IP语音 视频会议 智能管理 数据库
数字监控 信息安全 IP储存 移动应用 云计算 物联网

TOP

法律是保障网络安全最为有效的武器
2012-01-06 13:24:48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
关键词:网络安全
 
最近一段时间,一系列网络安全事件牵动着公众敏感的神经。先是CSDN网站600余万个用户资料被恶意披露,继而天涯、人人网等网站用户数据资料被放到网上供下载,加之此前的几家银行储户账户安全被质疑,一系列事件考验着我国的网络安全。

  最近一段时间,一系列网络安全事件牵动着公众敏感的神经。先是CSDN网站600余万个用户资料被恶意披露,继而天涯、人人网等网站用户数据资料被放到网上供下载,加之此前的几家银行储户账户安全被质疑,一系列事件考验着我国的网络安全。如何为网络安全提供相应的法律保障,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从立法层面讲,我国目前尚没有针对网络安全的专门法律,现有的网络安全立法层级较低,多数表现为行业主管部门的部门规章。对此,立法部门应积极总结现有部门规章的立法经验,针对现实生活中涌现的问题,进行专门立法,对网络安全加以规范。一个突出问题是,网络具有较强的技术性特征,日新月异的网络技术使新的安全问题不断产生,如何制定一部既能反映当前网络安全问题,又不至于很快过时的网络安全法律?如何保障法的稳定性与法的适应性、前瞻性兼备,成为摆在立法者面前的问题。我国立法传统中的“宜粗不宜细”原则此时应当被延续,尽量在立法中使用较为统括的语言,以使其能够涵盖更多的网络安全现象。

  从司法层面而言,在网络安全如此脆弱的今天,司法部门应该承担更多职责,通过解释适用原有法律解决网络安全中的新问题,尤其是在民事和刑事司法领域。针对网络侵权案件,可以通过解释适用《侵权责任法》中有关隐私权、网络用户、网络服务提供者侵权责任等条款,如果受害人主张要对披露他人数据资料的行为人进行惩处,法律应予以支持。针对网络安全犯罪,法院应积极适用刑法相关条款予以判罚。当前,网络犯罪呈现出高科技、跨区域、社会危害性大等特点,除了黑客攻击网站这种直接的计算机犯罪以外,还有大量利用计算机网络进行盗窃、诈骗、洗钱等全新的形态,对此,司法部门应适用《刑法》相关的条文,重新认识网络安全犯罪的构成。

  执法层面面临的挑战性更大。目前,我国的网络安全监管仍然处在由行业主管部门监管的阶段,分别处于公安、工信、文化、人民银行等部门的管理之下。多头管理肯定会导致监管不严或监管漏洞。对此,应明确各部门之间的职责,只有权力界分清晰,才能保证监管没有漏洞。由于网络侵权或犯罪行为的跨区域性,有时地区行政机关之间相互推诿,消极不作为,这就需要明确网络执法、监管的管辖权限,必要时可摒弃地区隔阂,联合行动。

  网络安全问题无法仅靠技术或道德解决,法律才是保障网络安全最为有效的武器。只有立法、司法、执法多个层面相互配合,布下预防、监管、惩治网络违法行为的法律之网,才有可能最终创造良好的网络环境,发展健康向上的网络文化。

      

责任编辑:admin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转载互联网平台或企业单位自行提供,对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不负责,Voipchina网对此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打印繁体】【投稿】【收藏】 【推荐】【举报】【评论】 【关闭】 【返回顶部

上一篇2011以泄密门结束,2012以网络安全..
下一篇意料之外:反盗版法案SOPA威胁网..

热门文章

图片主题

最新文章

相关文章

广告位

Copyright@2003-2009 网络通信中国(原VoIP中国) 版权所有
联系方式:503927495@qq.com
  京ICP备05067673号-1 京公网安11011111012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