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的信息化与通信融合产品选型平台及垂直门户
注册 登陆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 企业新闻 招标信息 行业应用 厂商专区 活动 商城 中标信息

资讯
中心

新闻中心 人物观点
厂商专区 市场分析
行业
应用
政府机构 能源产业 金融机构
教育科研 医疗卫生 交通运输
应用
分类
统一协作 呼叫客服 IP语音 视频会议 智能管理 数据库
数字监控 信息安全 IP储存 移动应用 云计算 物联网

TOP

我国应积极推进可信互联网生态链的形成
2011-09-29 10:49:48 来源:新华网 作者:【
关键词:生态 互联网 安全
 
虚假网站浑水摸鱼、病毒木马层出不穷、钓鱼网站防不胜防,在国内互联网快速发展的同时,网络欺诈和诚信缺失问题也不断凸显,成为我国电子商务繁荣和网络安全的重大障碍。

  虚假网站浑水摸鱼、病毒木马层出不穷、钓鱼网站防不胜防,在国内互联网快速发展的同时,网络欺诈和诚信缺失问题也不断凸显,成为我国电子商务繁荣和网络安全的重大障碍。业内专家表示,构建可信互联网已迫在眉睫,各方应创造条件,积极推进可信互联网生态链的形成。

  针对当前虚假网站活跃、不良不实信息充斥互联网的状况,规范网络发展秩序、构建文明诚信的网络环境已成互联网产业链众多企业的共同呼声。在近日由中国电子商务协会可信电子商务推进中心、北龙中网公司共同主办的“构建可信互联网生态链”专家研讨会上,与会专家明确表示,当前诚信缺失已成为制约我国互联网和电子商务进一步健康发展的最大阻碍,必须加快中国可信互联网环境构建的步伐。

  在此次大会上,“可信网站”验证管理机构中网董事长毛伟认为,构建可信互联网生态链的关键是解决好“构建怎样的可信互联网生态链”和“如何构建可信互联网生态链”两个问题。

  毛伟表示,针对前者,在“注域名”“租主机”“建网站”“做推广”和“成交易”等多个环节,应考虑引入中立第三方对网上主体的身份信息进行真实性验证或比对,构建全国性可信网站权威数据库,诸多互联网应用如电子商务、浏览器、搜索等可共享可信网站数据库,以便把虚假、欺诈和钓鱼网站拒之门外。

  针对后者,可以参照国际上的通行做法,采取“政府倡导、行业自律、共同参与、第三方主导、开放共享、规范管理”的思路,鼓励并支持第三方市场主体来主导实施相关工作,由政府、协会、公众和媒体予以监督,确保规则公开、服务透明。  

  数据显示,近年来我国电子商务一直保持强劲发展势头。2010年我国电子商务市场交易额已达4.5万亿元,同比增长22%。但与此同时,网络欺诈和诚信缺失也日益凸显。商务部数据显示,我国企业每年因信用缺失导致的直接和间接经济损失高达6000亿元。据《第28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今年上半年,遇到过病毒或木马攻击的网民达到2.17亿,比例为44.7%;有过账号或密码被盗经历的网民达到1.21亿,占24.9%,较去年增加 3.1个百分点;商务应用中有8%的网民在网上遇到过消费欺诈,该群体网民规模达到3880万。

  从全球范围看,网络欺诈已成为全球互联网面临的共同难题,各国也都在采取积极应对措施。相关资料显示,在欧洲,为了增加网民对电子商务的信任,由中立第三方市场主体实施的网站身份验证标识或标签正成为网民甄别网站真伪的重要手段。在美国,目前正推进建立“可信网上环境的身份标识生态系统”,以降低网上欺诈、身份窃取和在线信息滥用情况。在国内,可信验证工作近年来也在积极推进之中,由中网负责管理、CNNIC技术支持的“可信网站”验证目前正成为使用最多、应用最广的第三方网站身份验证服务。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法学院副教授谭华霖认为,除去一些大型网上商城外,当前网上交易具有“不见面、距离远、金额小”等特点,网民很难一眼判断网站的身份、实力和信誉,由于缺乏中立第三方可信验证或评估,有时候只能靠“运气”,稍有不慎就会上当受骗。因此,第三方可信互联网生态链的形成显得非常必要。

  此次与会专家表示,只有让更多的人信任互联网,网民才敢网上消费,企业网上生意才会更好,互联网和电子商务繁荣发展之路才能走得更远。从这个意义上说,积极推进可信互联网生态链的形成极为重要,从政府到企业都应为这一目标的实现而肩负起责任。

      

责任编辑:admin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转载互联网平台或企业单位自行提供,对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不负责,Voipchina网对此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打印繁体】【投稿】【收藏】 【推荐】【举报】【评论】 【关闭】 【返回顶部

上一篇网络化设备管理引发的安全性挑战
下一篇NETGEAR推出业界第一VDSL的UTM防..

热门文章

图片主题

最新文章

相关文章

广告位

Copyright@2003-2009 网络通信中国(原VoIP中国) 版权所有
联系方式:503927495@qq.com
  京ICP备05067673号-1 京公网安11011111012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