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手机的出现让移动互联网生活变得更加丰富多彩,手机购物、手机支付、手机微博、LBS服务等新兴移动应用琳琅满目,让用户应接不暇,手机上存储的信息也越来越多。然而,一种潜在的威胁却悄悄向人们袭来,那就是手机安全问题。
近几年来,相关安全厂商截获新手机病毒恶意软件、用户个人信息被盗等新闻频频爆出,手机隐私窃取范围也更加广泛,从通讯录、短信,到地理位置、手机型号等几乎无一幸免。艾媒咨询(iimedia research)研究数据显示,截至2011年3月,手机病毒数已达到上千个,预计2011年全年手机病毒总数将超过两千,同比增长51.7%。 手机病毒数量正以极快的速度增长,尤其是Android系统,由于其相对较为开放,可支持大量的第三方应用,使其正在逐渐成为黑客重点关注对象,Android几乎成了手机病毒“重灾区”。
信息安全已经成了手机用户最担忧的事情,手机网络安全越来越受人们的重视。这种市场需求的扩大引来相关厂商纷纷加入其中,手机安全领域的竞争逐渐升温。面对恶意扣费、隐私泄漏、手机中毒等一系列手机安全问题,各大安全厂商纷纷发布自己的手机安全产品,并不断完善产品的功能,以抢占这一领域的先机,争取足够的市场份额。360手机卫士、QQ手机管家、 网秦安全、金山手机卫士、瑞星手机安全软件、卡巴斯基等手机安全软件布满用户的视线,手机安全厂商市场的竞争烽火初燃,并日趋白热化。在未来的手机安全领域谁才最有话语权,谁才能成为用户首选的“安全保镖”呢?
艾媒咨询研究数据显示:2011年上半年中国手机安全市场取得了较快的发展,累计用户数增长84.9%,达到了七千万;从市场格局来看,360手机卫士以48.7%的市占率名列第一,网秦以22.4%的市场占有率占据第二,腾讯QQ手机管家发展较晚但也占有15.8%的市场占有率,其后分别是金山、卡巴斯基、瑞星等安全厂商。手机安全厂商竞争虽然激烈,但目前移动互联网安全领域尚未形成垄断的局面,因为手机产业链涉及面较宽广,不仅要与内容服务商、软件应用商、渠道供应商、终端厂商、运营商等进行密切沟通与合作,还需要广大开发者的支持。
“如何与产业链各个环节展开基于手机安全技术的交换与合作,将成为手机安全厂商成败的关键”,艾媒咨询分析师表示。10月18日,由全球知名的移动互联网数据研究机构艾媒咨询(iimedia research)主办的“2011(第二届)中国手机应用开发者千人大会暨年度应用平台开发论坛”将在北京隆重举行,旨在促进中国移动互联网产业链企业及开发者的互动交流,探讨中国手机软件应用和产业化发展。大会邀请了来自政府监管部门、电信运营商、手机终端厂商、风险投资商以及移动互联网服务提供商、渠道供应商等产业链数百家企业主以及近千名手机应用软件开发者参会,这将是一场移动互联网产业链联系最紧密、规模最庞大的一次盛会。
现在,也有越来越多的手机软件商具备了手机安全的意识,手机软件商在推出新的软件之前会先送到权威机构进行检测和验证,权威机构会对软件进行信誉签名,这样就从最大程度上保证用户下载到安全的软件。近期有消息称,小米手机将与安全厂商金山网络合作,内置金山手机卫士,补上手机安全这一关键的一环;腾讯也低调地在最新的Android手机QQ浏览器版本中加入了网址安全监测、支付安全以及下载安全监测等功能;360方面则宣布了“手机开放平台策略”,将向广大移动开发公司开发者全面开放360平台,采取全面开放策略,在用户、技术、服务开放领域为广大移动开发者提供全方位支持,对于开发者来说,这样一个用户层面的开放无疑比技术支持使更有吸引力。很多移动应用开发者体会到一个好的应用想获得海量用户迅速在移动互联网用户圈子中传开,获得一个用户量增长是非常困难的事情。同时,开发者也紧跟这些安全领域的新动态,利用各种安全开发平台积极为人们开发了各种实用的杀毒软件和安全防护应用程序。
“安全第一”已经成为智能手机新的角逐战场,这个战场不仅考验安全厂商的技术实力,也考验着其持之以恒的耐心。毕竟,而进攻者躲藏在暗处,那是一群看到盗窃利益不顾一切的黑客,若不能及时防范,不用多久,移动互联网将被病毒包围,不再是一方净土。而谁能够与产业链各个环节展开良好的手机安全技术的交换与合作,更好的满足用户需求,让手机时刻处于安全庇护伞之下,谁就将占据市场的主动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