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的信息化与通信融合产品选型平台及垂直门户
注册 登陆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 企业新闻 招标信息 行业应用 厂商专区 活动 商城 中标信息

资讯
中心

新闻中心 人物观点
厂商专区 市场分析
行业
应用
政府机构 能源产业 金融机构
教育科研 医疗卫生 交通运输
应用
分类
统一协作 呼叫客服 IP语音 视频会议 智能管理 数据库
数字监控 信息安全 IP储存 移动应用 云计算 物联网

TOP

可信计算是信息安全主流防护手段
2011-07-12 14:54:11 来源:中国政府采购报 作者:梁爽【
关键词:信息安全
 
传统计算机是出于科学计算的目的研发的,主要追求的是设备的速度。但操作系统启动时的多任务和进程防护等程序很容易被忽略。正因如此,越是简单的操作系统工作效率就越高,这已成为业界共识。

  传统计算机是出于科学计算的目的研发的,主要追求的是设备的速度。但操作系统启动时的多任务和进程防护等程序很容易被忽略。正因如此,越是简单的操作系统工作效率就越高,这已成为业界共识。

  到应用后期,随着计算机科学计算的用途逐渐向商务应用转变,研发者已开始尝试较为复杂的操作系统和多任务调度。这些程序的开启实际上是在降低计算机的运行效率。再后来,计算机开始向多媒体应用方面转变,并加入了互联网应用功能,病毒与黑客的攻击成为常见的安全问题,因此,对计算机操作进程实行各种各样严格的保护措施就成为技术发展的客观必然。

  不可否认,日常生活和工作所使用的计算机设备本身存在着一些问题。由于计算机初始设计目标与应用环境存在差异,致使计算机在安全防护方面“先天不足”,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计算机身份没有标识。用户在选购计算机产品时,可以亲眼目睹经销商将所有必要的证书和软件安装完毕,但并不能确保送货产品就是自己选购的那一台。操作系统激活时检查BIOS中的字符串、硬盘、序列号、网卡、地址等都不是完全可靠的,因为这些事项都可以伪造。计算机产品无身份标识实际上是动摇了安全通信的根基,正因此才诞生了公私钥证书体系。

  二是计算环境自身无法评估。如果在安装操作系统之前先加载硬件逻辑分析仪或类似工具,操作系统的任何细微动作都会被该调试工具监控,并且操作系统对调试工具的监控是无法感知的。即使用户安装了国家相关部门认可的操作系统和防护软件,也难以察觉调试工具的存在。

  由于计算机产品本身存在上述问题,技术研发者在考虑建设信息安全体系时,要确保软件和硬件环境都安全可靠,这是可信计算产品诞生的诱因。可信安全是为了确保数据真实、机密,以及实现代码的真实性、机密性和保护性。我国某信息安全专家曾指出,信息安全有4方面基本特征,分别是设备安全、数据安全、内容安全和行为安全。可信计算是为了保障行为安全而产生的,具有行为的机密性、完整性和真实性等特征。

  所谓可信计算,是在计算和通信系统中广泛使用基于硬件安全模块支持下的可信计算平台,用以提高系统的整体安全。一般来说,可信计算包括5个关键技术,构成了完整的可信系统。

      

责任编辑:admin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转载互联网平台或企业单位自行提供,对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不负责,Voipchina网对此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打印繁体】【投稿】【收藏】 【推荐】【举报】【评论】 【关闭】 【返回顶部

上一篇黑客曝光 iPad和iPhone软件漏洞
下一篇新病毒恶意拦截10086短信

热门文章

图片主题

最新文章

相关文章

广告位

Copyright@2003-2009 网络通信中国(原VoIP中国) 版权所有
联系方式:503927495@qq.com
  京ICP备05067673号-1 京公网安11011111012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