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的信息化与通信融合产品选型平台及垂直门户
注册 登陆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 企业新闻 招标信息 行业应用 厂商专区 活动 商城 中标信息

资讯
中心

新闻中心 人物观点
厂商专区 市场分析
行业
应用
政府机构 能源产业 金融机构
教育科研 医疗卫生 交通运输
应用
分类
统一协作 呼叫客服 IP语音 视频会议 智能管理 数据库
数字监控 信息安全 IP储存 移动应用 云计算 物联网

TOP

广东地震局梁干:地震波到达前20秒可预警
2011-03-15 11:07:37 来源:中国安防行业网 作者:【
关键词:广东 地震 预警
 
“地震波到达前20秒,发出紧急预警,自动停运高铁、地铁、核电站、化工厂。”昨日,广东省地震局副局长梁干在接受新快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地震预警系统的建设已纳入广东省防震减灾“十二五”规划,将来广东有望在地震波到达前20秒进行预警,这种预警可以有效减少地震灾害。

  地震波到达前20秒有望预警

    预警系统建设已纳入广东防震减灾“十二五”规划

    “地震波到达前20秒,发出紧急预警,自动停运高铁、地铁、核电站、化工厂。”昨日,广东省地震局副局长梁干在接受新快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地震预警系统的建设已纳入广东省防震减灾“十二五”规划,将来广东有望在地震波到达前20秒进行预警,这种预警可以有效减少地震灾害。

    广东核电站选址很严格

    广东的核电站怎样防止地震灾害和海啸灾害?

    梁干:在预防地震灾害方面,核电站安全设防的标准和一般工业民用建筑的抗震要求完全不同,它的要求要严格很多,完全可以抵御强烈地震的袭击。广东的几大核电站,在选址时,完全按照核电的选址规范,保证在厂址5公里范围内,没有“能动断层”。也就是说,10万年以来,该地段从来没有过地震活动。同时也充分考虑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和海啸、洪水等其它灾害的因素,可以说,核电站选址必须是一个非常安全的场所。

    在研究“地震预警系统”

    地震是不是在全世界都无法预报?

    梁干:地震预报在世界范围内都是一个难题,我们曾经成功预报过一些特殊地震,但更多的是失败的教训。目前全世界都没有办法准确预报地震,但对一些特殊地震有一些预报措施。比如,1975年发生在辽宁海城的7.5级地震,我们就曾经成功预报过。

    那广东能否也建立地震预警系统?在震后几秒之内发布地震消息?

    梁干:广东的防震减灾“十二五”规划,已经在着手研究“地震预警系统”,争取利用地震发生后纵波和横波之间的“时间差”以及地震从震中传递到人口密集城市之间的“时间差”来进行预警,这个“时间差”会因为距离,往往有十几二十秒的时间。在这个时间段里,最有效的减灾措施是要使核电站、化工厂迅速停运,使高速运动的列车迅速停运。目前,我国高铁这么多,这几秒钟的时间会非常关键。

    全球进入地震活跃时段

    新西兰地震、云南地震、日本地震,全球是不是进入了地震多发期?原因是什么?

    梁干:2004年印尼海啸之后,环太平洋地震带和欧亚地震带确实处在一个活跃时段。根据上个世纪100年的统计,平均下来全球每年都会有一个8级地震,7到8级的地震则会有18次左右。在去年,全球发生的7级以上地震是多了一些,达到了20多次。但这只能说是“活跃”,还不能定性为“异常”。

    近年来,我们之所以感觉地震多了,是因为这几次大地震都发生在人口密集的城市,造成了大量人员伤亡,引起了世界关注。

    另外,现在通讯发达,消息都很快传播开来,这样也让大家觉得地震频频。

    地震监测不是“事后诸葛”

    目前有一种说法,说地震监测都是“事后诸葛亮”,你怎么看待这一问题?

    梁干:如果从预报的角度来看,地震监测就是“事后诸葛亮”,没有办法事前预报。

  但是地震监测的作用不仅仅是预报,地震发生后最关键的是救援,地震监测能在1分钟之内,速报出震中震级。以汶川地震为例,地震刚发生时,所有的通讯都中断了,如果没有地震监测,告诉你哪里是震中,破坏强度有多大,政府怎样去组织救援呢?

    另外,地震监测还能通过监测数据,分析震源破裂的原因。根据这个才能判断这次地震会不会引发海啸,需不需要预警。

    还有,地震监测还可以分析地壳结构,分析地震波的衰减规律,为制定建筑物的抗震设防标准提供依据。就像核电站的选址,如果不依靠地震监测掌握地壳运动规律,你就无法判断哪里是安全的场所。

      

责任编辑:admin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转载互联网平台或企业单位自行提供,对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不负责,Voipchina网对此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打印繁体】【投稿】【收藏】 【推荐】【举报】【评论】 【关闭】 【返回顶部

上一篇甘州“三防”措施夯实治安防控建..
下一篇如何管理好在外巡防人员 构建平安..

热门文章

图片主题

最新文章

相关文章

广告位

Copyright@2003-2009 网络通信中国(原VoIP中国) 版权所有
联系方式:503927495@qq.com
  京ICP备05067673号-1 京公网安11011111012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