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者行之始,行者知之成。
政法队伍教育整顿的力度怎么样?效果怎么样?要经得起人民的检阅,要受得起历史的考验。在这个过程中,从中受益的广大百姓最有发言权。
“在收到胜诉判决书后仅5天,诉讼费退款就自动打入我的账户,真是太方便了。”近日,当事人王先生在收到退款后,向大连市中级人民法院法官表示感谢。
“不用去市里就能缴纳上诉费,这真是太方便了!”一位当事人在桓仁满族自治县人民法院当场完成了上诉案件电子化交费后,激动地说道。
“‘智慧警局’24小时开放,打破了工作时间界限,全天候服务加上现代化的自助设备,真是实现了警务服务‘零距离、不打烊’”。朝阳市民张先生说。
政法队伍教育整顿开展以来,辽宁政法系统聚焦政法机关主责主业,强化统筹谋划,全面细化落实,着力推动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取得了明显工作成效。
高位部署扎实推进
辽宁省政法队伍教育整顿领导小组高度重视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要求省教育整顿办牵头,领导小组成员单位配合,按照中央要求抓好落实。省教育整顿办充分发挥统筹推动作用,将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作为有力推动全省政法队伍教育整顿和持续深化党史学习教育的重要实践载体,贯穿全省两批政法队伍教育整顿始终,专门印发《关于在全省政法队伍教育整顿中深入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的通知》,聚焦优化政法机关公共服务、强化民生领域执法司法、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推进政法领域全面深化改革等方面细化实化重点任务,为人民群众办实事、解难题。
辽宁各地区、各政法单位结合自身职能及工作实际,研究制定具体实施方案,推动全省政法系统“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走深走实,为人民群众提供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的执法司法服务,进一步优化辽宁法治环境、信用环境。
开门搞整顿听取民意
“大家提出的意见建议实事求是,很有代表性、普遍性和针对性,对开展好政法队伍教育整顿、推动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具有重要意义。”辽宁省委常委、政法委书记、省政法队伍教育整顿领导小组副组长兼办公室主任于天敏在政法队伍教育整顿暨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座谈会上表示。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开门搞教育整顿,让群众感受到实效是教育整顿的初衷。于天敏两次召开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民营企业家等各界代表座谈会,主动倾听群众呼声,真正了解群众所思所想所盼,进一步改进提升服务群众能力水平,下好听取民意“先手棋”。
这样的活动,教育整顿期间在辽宁全省政法系统“遍地开花”。
辽宁全省政法系统组织政法干警深入基层群众、深入企业社区、深入管理服务对象、深入下属单位察民情访民意,广泛听取群众对政法机关和政法工作的意见建议。
辽宁省高级人民法院召开企业家座谈会广泛征求意见建议,全体班子成员深入基层联系点进行调研,做好结对帮扶困难群众工作。省人民检察院举办检察开放日暨教育整顿征求意见座谈会,邀请12名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人民监督员,通报省检察院教育整顿工作情况。省公安厅邀请省人大代表、省政协委员、公安部(厅)督察员、工商界联合会,国有(民营)企业负责同志以及群众代表等社会各界人士先后召开4次座谈会。省司法厅充分发挥法律服务独特优势,通过召开座谈会、走访调研、发放征求意见表、设立公开电话、信箱等形式,广泛征求社会各界意见建议。
主责主业服务人民
教育整顿改什么,人民群众看得清。
辽宁全省政法系统坚持政法工作高质量发展理念,聚焦政法职能,以执法为民、公正司法的实际行动,不断增强政法工作为了人民、服务人民的底色。
辽宁全省法院系统聚焦审判工作,深入开展实践活动。沈阳市中级人民法院针对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纠纷中施工僵局问题,以先行判决的方式让争议施工方先行退场,以司法手段推动“停缓建”工程尽快复工复产,受到市场主体的一致好评。大连市沙河口区人民法院以网格化服务管理为依托,设立20余个“法云调解室”,实现辖区居民“不出社区”“足不出户”远程音视频调解。
辽宁全省法院系统实现人民法庭协作跨域立案功能全覆盖,建立“一站式”诉讼退费机制。推进多元化解和繁简分流。联合相关部门出台推进多元解纷文件,建立诉调对接机制。建立诉调对接中心,聘任特邀调解员2560人,吸纳686个特邀调解组织“驻院调解”。组建调解速裁团队,实施速裁快审机制,极大提高了审判效率。提升信息化服务保障水平,在诉讼服务中心设置自助立案一体机、全域送达一体机、全域联系法院等设施,利用云技术手段,推进实现诉讼事务“一网统管”“一键通办”。
辽宁全省检察系统聚焦法律监督职能,全力推进为群众办实事。转变命案受害家庭救助办理方式,加强司法救助工作。教育整顿期间,全省检察官对命案受害家庭进行实地走访293件次,开展司法救助146件204人,救助金额397.5万元。
扎实做好“两个帮扶”工作,实现对涉罪未成年服刑人员帮扶全覆盖。将“监内帮扶”与刑事执行监督相结合,进一步畅通未检部门与监所部门、社区矫正机构沟通渠道;整合社会资源,积极引进社会力量参与“跟进帮扶”,推动涉罪未成年服刑人员出狱后就学、就业等回归社会帮扶工作。截至目前,全省检察机关累计结对帮扶未成年犯479人,协调提供职业技能培训35人,帮扶就业40人,帮扶复学或入学56人。
辽宁全省公安系统聚焦严格公正执法,深入开展实践活动。深化“互联网+政务服务”,优化“一站通查”“一网通办”“一窗通办”“家门口就近办”“24小时自助办”等服务模式。截至目前,公安“互联网+政务服务”平台为企业群众提供查询、咨询、预约、申办等服务1134.6万余件次,办事数量129.9万余件次;积极探索“电子证照”深度应用,正式运行电子身份凭证和电子驾驶凭证。群众已通过“辽事通”申领电子身份凭证28万余张,电子驾驶凭证24万余张;积极协调吉林、黑龙江两省公安机关,在东北三省全面正式开通户口迁移5项业务的“跨省通办”,为联系密切的三省居民减少了多次往返的麻烦,节省时间和经济成本。
辽宁全省司法行政系统聚焦公共法律服务需求,全力推动实践活动。省司法厅开发“评理说事”线上平台,“村(居)民评理说事点”覆盖全省1.6万个村(社区),共收集信息线索115724条,解答法律咨询119764次,开展宣传教育68798次,化解矛盾纠纷109096件。全省律师行业与司法行政机关同频共振,以各种形式“为群众办实事”1933件。推进公司律师试点,出台《关于建立律师事务所与商会联系合作机制的实施方案》,建立“律所联商会”合作机制,做好企业法律咨询、普法宣传、权益维护、纠纷调解工作。建立健全“万所联万会”工作机制,全省已有315家律师事务所与366家商会、行业协会建立了联系合作机制,共为452家民营企业进行了法治体检,解答相关法律咨询1210件(次),出具专业法律意见604份,开展民法典进企业活动5200余次。
条块结合办实事解难题
从最迫切的诉求入手、从最突出的问题着眼、从最具体的工作抓起,辽宁各地政法系统深入推进“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结合自身工作实际对标对表,通过多项行动积极回应群众期盼。
鞍山市推出户籍业务“全城通办”、审批业务“一证办”、公安业务“上门办”、开通“互联网+”报警服务、建立企业信用评价机制、设立鞍钢警务服务站等多项省内领先的惠企便民举措,实现了“有诺必践,有诺必行”服务宗旨。抚顺市全面开展判后答疑工作,将判后答疑工作统一由法院诉讼服务中心协调管理,并设立专门判后答疑场所,明确承办法官、审判长和分管领导的答疑职责,确保判后答疑工作不走过场。
朝阳市推出《民法典与您同行》普法节目,组织60名精英律师走进演播室,对民法典进行专题解读,提升市民群众法治意识和法治素养。阜新市新建成12309检察服务大厅,设立开通涉企信访“绿色通道”,建立涉企服务岗,对于涉及民营企业和企业家的案件,实行全面优先受理、跟踪办理工作机制,在受理企业投诉、办理涉企案件、处理企业维权等方面明确专人负责,有力保障民营企业及企业家的合法权利和诉求。
辽宁全省各市、县教育整顿办推出“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具体项目,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切实增强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充分展示政法队伍教育整顿的实践成果,展现市县两级政法队伍教育整新风貌。市、县政法单位累计开展“五进”活动48388场,举办开放日活动3370场次,组织座谈会5237场次,收集意见建议22680条,为群众解决困难和诉求问题76085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