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端机产品作为连接与传输介质在整个监控系统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纵观光端机产品在安防领域十余年的发展轨迹,从上世纪90年代,第一代CCTV闭路电视监控系统中就有了光端机的身影。如今,技术门槛较低、产品同质化严重、市场无序竞争等安防行业产品的通病早已传染给视频光端机行业,IP进程的加快又让光端机产品面临严峻的考验。面对数字化的快速发展,对于光端机厂商来说,又将面临怎样的挑战?
视频光端机在中国的发展是伴随着视频监控的发展开始的,视频光端机是把1到多路的视频电信号转换成光信号通过光纤介质来传输的设备,视频光端机可以分为模拟光端机和数字光端机。在模拟光端机大行其道之时,可谓是吃到了不少甜头,因此各地的光端机厂商也如雨后春笋般多了起来。尽管与监控前端设备来比,光端机市场份额仍旧与之有一定的差距,但也正是监控巨大的市场空间,为光端机的发展提供了很大的机会。
在模拟监控唱主角的时期,模拟光端机作为主流产品一直与监控前端设备一唱一和。但是随着数字光端机的出现,模拟光端机的劣势也凸现出来:模拟光端机由于要对电信号进行调幅、调频、调相,所以模拟信号幅度的变化与载波信号因调制而引起的幅度、频率、相位的变化很难做到真正线性调制,非线性必然引起信号失真;同时调制好的载波信号还要调制成光信号,光器件的非线性与环境温度变化、工作电压的稳定性有关,同时光信号在光纤中长距离传输会引起光信号的功率衰减,传输频率漂移、相位失真,光信号色散效应同样也会引起光信号畸变;光信号到达接收端,接收光器件仍然要引起非线性失真,由光电转换后的模拟信号进入解调器,解调与调制一样会产生非线性畸变。而这些信号畸变失真是固有的,也必然是不可消除的。因此模拟光端机传输视频、音频、数据的质量难以达到很满意的效果。此外,模拟光端机传输的信号容量有限,不能充分利用光纤的带宽,传输的信号种类也比较少。
从模拟向数字跨越 光端机市场或将大洗牌
由于数字技术与传统的模拟技术相比在很多方面都具有明显的优势,例如采用了图象压缩技术,它能大大降低信号传输带宽。全数字非压缩视频光端机采用全数字无压缩技术,因此能支持高分辨率运动、静止图像无失真传输;克服了常规的模拟调频、调相、调幅光端机多路信号同时传输时交调干扰严重、容易受环境干扰影响、传输质量低劣、长期工作稳定性不高等缺点。并且支持音频双向、数据双向、开关量双向、以太网、电话等信号的并行传输,现场接线方便,即插即用。
尽管从2001年开始国内就有部分企业开发出了数字光端机,然而经过10年,仍没有完全占领光端机全部市场。北京骥翔众达科技(贸)有限公司总经理李小康透露,数字化尽管是大势所趋,但是短时间内完全取代模拟是不可能。模拟经历了长久的发展历程,是一个时代的象征,而变革是一步一步进行的。我们会以数字光端机为主,但是也会为老的光端机客户扫尾,保证他们使用产品的正常供应。
数字视频光端机也两种技术类型:一种是非压缩数字视频光端机,另一种是采用图象编码压缩的数字光端机。数字图像不经过压缩进行光传输可以保证实时性与图像的清晰度。当用户光纤资源足够,并强调需要关注图像质量时,非压缩的视频信号传输是最佳的选择。视频压缩数字光端机一般采用H.264图象压缩技术,由于采用了图象压缩技术,它能大大降低信号传输带宽。
2005年前后,光端机市场需求开始剧增,随着光端机技术的迅速发展和应用的日益普及,使得视频光端机生产销售准入门槛越来越低,大量的小作坊式公司开始在市场上销售仿制产品,这些产品大多粗制滥造,质量低劣,使用寿命极低,搅乱了国内光端机正常的生产、销售秩序,不规范的市场操作和恶性的价格竞争影响了行业健康发展。
从2005年开始,一批视频光端机厂家率先投入研发力量进行新一代技术的研发,其中典型的是光传输交换平台技术的发展。博康、中威、蛙视等厂家都开发出了有别于传统视频光端机功能的光平台产品。光平台技术融合了高速光纤传输网络、高速大容量实时交换、IP网络传输、H.264编解码、数字非压缩视频等多项技术,其本质是一套基于高速数字光纤传输为基础的大规模、高质量视频联网监控的整体解决方案。综合业务全数字光传输交换系统可以很好的解决多级传输/交换和管理的要求,是光端机技术发展的一个新的技术平台。该系统的产品也可以很好地支持各种拓扑结构的图像分布的接入,比如星形、链形、环形以及混合型拓扑结构。
可以说,将模拟信号进行数字化处理后再进行传输是光端机技术质的飞跃发展,然而技术的进步是无止境的。我们相信,伴随着光端机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市场的大浪淘沙,光端机企业或将出现大的洗牌,做好准备迎接IP监控时代的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