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6月1日,《安全防范视频监控联网系统信息传输、交换、控制技术要求》(GB/T28181-2011)国家标准将正式施行。这意味着全国视频监控系统终于有了统一的联网接口协议,视频监控跨区域联网成为可能,预示着全国视频监控联网共享平台建设将大大提速。
按照公安部规划和部署,到2015年要实现全国公安机关视频图像联网调度和资源共享。
这表明,视频监控“大联网”已经成为必然趋势。
公安机关视频监控联网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它能够有效解决“信息孤岛”问题,大大提升监控图像资源的综合利用率,使视频监控系统的投入产生比达到最大化。随着应用需求和安防技术的不断提升,视频监控“大联网”已经成为必然发展趋势。
近年,随着平安城市建设的深入推进,视频监控“大联网”的需求日益强烈,许多省市在这方面都做出了积极的探索,成为视频监控“大联网”的先行者和探路者。
2007年,浙江省颁布了《跨区域视频监控联网共享技术规范》地方标准;2008年初,下发了《关于加强社会治安动态视频监控系统共享平台建设的通知》,全面启动全省视频共享平台建设与联网工作;2011年6月,浙江省质量技术监督局批准发布了DB33/T629.1~6-2011《跨区域视频监控联网共享技术规范》。
2011年12月,陕西省颁布了《视频监控联网共享系统技术规范》和《视频监控联网共享系统管理平台规范》两个地方性标准,成为继浙江省之后全国第二个发布视频监控联网共享系统地方标准的省份。
2010年3月,全国安全防范报警系统标准化委员会(SA/TC100)颁布了《城市监控报警联网系统系列标准》。
2011年12月30日,国家质检总局、国家标准委批准发布《安全防范视频监控联网系统信息传输、交换、控制技术要求》(GB/T28181-2011)国家标准,2012年6月1正式施行。
近年,安防企业积极参与视频监控大联网建设,甚至直接参与了相关标准的制订工作,如H3C(现浙江宇视)、海康威视、大华股份、杭州天视、星望视讯等参与了浙江“DB33标准”的制订;英飞拓、H3C(现浙江宇视)、海康威视、中兴立维、苏州科达、浙江红苹果、北京声迅电子等参与了陕西省视频监控联网“地方标准”的制订。
2011年10月底,公安部科技信息化局在深圳召开了全国公安机关视频监控系统联网建设与应用经验交流会。会议探讨了加快推进各类视频监控图像信息的整合与共享工作,推进图像信息资源综合开发利用的重要意义,就深入推动视频监控系统联网建设及视频图像信息整合与共享工作进行了部署,拉开了全国视频图像信息整合与共享的序幕。
随着技术的发展和视频监控联网共享需求的不断提高,未来,视频监控市级联网、省级联网,甚至全国联网都有可能。
大联网的必然趋势
近年来,随着视频监控系统规模的不断扩大,应用的不断深入,系统的整合需求日益强烈;各级公安机关对远程图像资源共享的需求不断提升;诸警种并发图像资源共享冲突日益突出;横向跨区域图像共享需求日益增多。
社会治安动态视频监控系统共享平台建设显得尤为迫切。我们以陕西省为例,目前陕西省已建视频监控系统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系统资源共享程度低,图像信息系统的技术标准不统一,各系统相对独立运行,视屏监控图像资源难以在市、省区域内联网共享。而有关统计显示,公安机关利用监控视频系统侦破的案件占到总侦破数的1/3,所以对所有视频监控进行互联、互通、互控显得非常重要。陕西的情况其实是几乎每一个地方都存在的共性问题。
公安机关视频监控联网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大联网”能够有效解决信息“孤岛”问题,大大提升监控图像资源的综合利用率,从而提高公安机关协同作战能力,有效打击犯罪。许多地方都为此而进行了不懈的努力和探索。
浙江省公安厅早在2004年就成立了课题研究小组,开展相关课题的研究工作,并先后承担了公安部科技局(现科技信息化局)“社会治安动态视频监控系统共享平台建设研究”,省科技厅“长三角社会治安监控系统联网共享研究和应用”课题,认真组织开展省科技厅重大科技攻关项目《长三角社会治安监控系统联网共享研究》。
为推进全省公安机关视频监控联网建设,陕西省公安厅还专门成立了视频监控联网平台建设领导小组。
近日,苏浙皖沪四地警方在南京召开苏浙皖沪区域警务合作第三次联席会,四地公安机关在会上签订了图像信息共享应用合作框架协议。签约各方承诺,在对等开放共享区域警务信息数据基础上,逐步建立图像信息共享应用机制,为跨区域指挥调度、交通管理、治安防范、侦查破案、服务群众等公安工作提供支撑保障。共享内容为签约各方相邻地区的图像信息,跨地区重大刑事案件的涉案视频资料以及其他需要临时调用共享的监控图像。四地警方将建立共享图像监控信息专用系统,分配权限给省市县三级公安机关相关业务部门等开展实战应用。这标志着,苏浙皖沪四地警方今后将共享图像监控信息,协同作战。
这些都表明,视频监控“大联网”已经成为必然发展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