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佛大学的公开课上网以后,政治哲学教授桑德尔因此名满天下。他教授的课程名为“正义”,常常从生活中一些小事出发,寻找政治学的普遍共识。我的朋友李教授是桑德尔的同行,所以总是像桑德尔一样发问:我们同车通过台北往南部的高速公路,路过一处收费站,她专门指给我们看一处ETC闸口,要听听我们的意见所谓ETC,即“不停车收费系统”,在大陆已经推广很久,并不是什么新鲜事物。据说这种技术能加快收费闸口的通行速度,有助于缓解拥堵。除此以外,我们讲不出什么新鲜的道理来。
李教授问我有没有想过一种可能:上午10点,一位政治人物从A地刷卡上高速,中午12点在B地刷卡出高速,但根据日程安排,12点他不应该出现在B地,他为什么会出现在这个地方,需不需要向公众作交代?
我明白她的意思:公众能不能用ETC的记录来监督政治人物的行踪?这个问题有点复杂,所以李教授继续滔滔不绝地启发我:车主从A地刷卡上高速,在B地刷卡出高速,就留下了在高速公路上通行的时间记录。将AB两地的距离除以时间,可得出车主的平均行车速度。如果这个速度值超过限速,警察可以拿它作为超速罚款的依据吗?
这个问题的实质是,政府能不能利用ETC,监视公民的行为是否守法?我的第一反应是,此乃流氓所为。我们知道,政府的行为应该有界限,否则权力就会被滥用。设立ETC的目的是为了缴费方便,节省人力开支,如果政府将这种技术用于其他目的,就算是越权。
我的第二反应是,世界布满了监控,普通人的一言一行都在监视之中,我们的隐私何在?李教授的提问背后隐藏着很多可能。很多人都开始设想ETC的新应用。有了这种记录,我们可以监视商业对手的行踪,可以核查疑似出轨的配偶的行踪。有了ETC,我们就可以知道一个人从哪里来,到哪里去。我们互相开玩笑:你多年坚持人工缴费,拒绝ETC,到底有什么不可告人的秘密?
一个人开着自己的车行驶在大地之上,自以为安全、隐蔽,其实他的轨迹被完全记录在案。这种境况对我们来说并不陌生。有位四川的驾驶员开车超速,照片在微博上被曝光,引来网友狂热的围观。围观的重点,当然不是超速,而是驾驶员的右手动作与一般驾驶员的姿势不符这一幕如同趴在别人的床底下偷听偷看,当然十分猥琐,但还算得上是下流的人性使然,问题是,谁拍下了这张照片,谁又把照片传到了网上?在这个没有隐私的世界上,车上亲热一下要冒着被监控、被拍照的风险,想到这一点已经使人兴味索然,如果掌管监控摄像头的机构和人员可以任意泄露我们的隐私而无需承担法律责任,这世界和《1984》里的大洋国还有什么区别?
大多数记录我们行踪的技术和设施,据说都是为了让我们生活得更安全。重庆宣布要花200亿安装50万个摄像头其他城市大概也少不到哪里去,出租车里除了安装GPS,还能摄像和录音,公交车和地铁里也不例外,不但飞机,现在火车也实行实名制每到春运的时候,为了打击倒票行为,总有人呼吁实行实名制,但最后实名制没有用于打击倒票,甚至在7·23事故后统计乘客信息时也没派上用场,我不知道如此实名制目的何在。据说,为了实行火车实名制,铁道部耗资巨大,这笔钱到底还是要由纳税人来承担我看就算交学费,让铁道部给我们上了一课吧。
安全设施并不等于安全。伦敦的摄像头数量是欧洲城市中最多的,但并没能阻止骚乱。数以百万计的摄像头掌握在谁手上?它们记录下我们的言行举止,被用在何处?掌管摄像头的人对这些记录负有什么样的法律义务?这些问题无人回答。从四川驾驶员的遭遇看,有些公务人员有严重的窥视癖,但他们任意泄露公民隐私的行为却不被追究摄像头到底是保障了我们的安全,还是让我们不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