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的信息化与通信融合产品选型平台及垂直门户
注册 登陆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 企业新闻 招标信息 行业应用 厂商专区 活动 商城 中标信息

资讯
中心

新闻中心 人物观点
厂商专区 市场分析
行业
应用
政府机构 能源产业 金融机构
教育科研 医疗卫生 交通运输
应用
分类
统一协作 呼叫客服 IP语音 视频会议 智能管理 数据库
数字监控 信息安全 IP储存 移动应用 云计算 物联网

TOP

监控时代即将来临 安装摄像头应“人性化”
2011-08-23 09:34:13 来源:青年导报网 作者:【
关键词:摄像头 时代 监控
 
一些市民却有生以来第一次感到坐出租车让她不自在,原因就是她坐的出租车装上了摄像头。"面对黑漆漆的摄像头,总觉得有人在看着我,顿时感到手足无措,身体也僵硬起来。"

  不管你是穿着得体,还是蓬头垢面,只要一坐上出租车,计价器开始使用,位于车辆后视镜边的摄像头就会将你拍照"留影"。

  据了解,目前,长沙市现在已经有300多台出租车安装了这样的摄像头,在以后出租车更新过程中,可能会全部安装这类摄像头。对此,市民反应不一。

  我们正在步入一个为"公共安全"而建构的"监控时代"。据长沙市出租车行业协会一位负责人介绍,在出租车上安装摄像头,主要是为了提高驾驶员的服务质量,监督驾驶员的行车安全,同时也可以保护乘客的人身财产安全。在出租车上,比如有些司机在运载客人中有抽烟、拼客、兜圈等现象,摄像头记录下的内容,将直接传入GPS系统平台,供需要时使用,且这些内容保留一段时间后,将会被删除。车内安装摄像头会更好地保障乘客和驾驶员的合法权益,摄像头虽能自动拍摄和上传车内人员照片,但调取车内人员照片和信息,管理部门有严格的管理规定和纪律,会对乘客和驾驶员的信息负责。

  尽管如此,一些市民却有生以来第一次感到坐出租车让她不自在,原因就是她坐的出租车装上了摄像头。"面对黑漆漆的摄像头,总觉得有人在看着我,顿时感到手足无措,身体也僵硬起来。"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活方式和生存空间,人与人是不同的,对于每个个体而言,都有一些属于自己内心而不愿公开的事,人们称之为隐私。

  科技是一把利刃,可以解决很多难题,也可以伤害我们的神经。曾几何时,针孔摄像头开始被小贩在大街小巷叫卖,窃听器成为某些人津津乐道的"秘密武器",拍照手机也成为年轻人时尚的掌上玩物。在一些陌生场合,人们变得提心吊胆,瞻前顾后,生怕自己成为又一个"网络红人"。上海市虹口区法院曾审理了全国第一起学生因为隐私被安装在教室的摄像头拍到并公开播放而起诉学校的案件。可见,公共场所并非没有隐私权。

  新华社的另一则报道称:海口城管全面建设卫星定位系统和信息系统,该系统能以"万米网格化"的模式,把全市的建筑物和城市管理都置于监控之下,并能有针对性地对无照经营、流动商贩进行视频监控,以便城管及时出动执法人员进行打击与查处。监控摄像头在相当程度上震慑打击了违法犯罪,减少了社会治安问题。从安装"探头"的管理者的角度来说,"探头"的安装无疑是更好地保证了环境的安全和管理的透明,使管理多了一层保障。目前,很多公共场所不时出现的失窃现象,很多人都感到有加强治安监控的必要,但是,对于整日面对"探头"的人来说,他们又有什么感受呢?大多数人还是能理解其的做法,但总觉得在"探头"面前有些不自在,感到压抑。

  为此,笔者认为,在肯定安装探头必要性的同时,我们应该考虑探头使用的"度"的问题。安装安全监控系统是管理者行使其管理权的一种方式,而公众的隐私权是公众享有的私人生活安宁与私人生活信息不受他人侵扰、知悉、使用、披露和公开的权利,依法受到保护。

  宿舍楼道的摄像头可能拍到衣冠不整的学生,在小区散步的情侣的亲昵行为可能进入监视器,而公共汽车顶部的摄像头则可能使一些爱美的女孩子多一份"走光"的担忧。

  其实,在公共场所,每个人不愿让特定的人或者更多的人看到的行为,以及个人信息,都可以成为隐私权的对象。

  不止一个治安摄像头,在如今各种公共管理活动中,以为一旦打出"维护公共利益""保护公众权利"的旗号,似乎就可以不考虑公众感受和隐私权的做法,实在不胜枚举--大到劳民伤财的政绩工程,小到华而不实的便民措施,在这里,除了公共权力拥有者挥舞权仗的傲慢与偏见外,何尝有多少公共利益、公众权利的影子?

  有律师称,出租车属于公共交通领域,安装摄像头一般不会侵犯乘客的隐私。即使如此,在出租车上安装摄像头,也一定要尊重乘客的知情权,一定要在醒目的位置告知乘客,让乘客知道他乘出租车时正被摄像头监视着。

  另外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就是,查询录像资料,公安机关应当对于影像资料的保存严格保密,必须将可以接触的人限定于小范围,且必须严格管理。只有在侦查、追诉犯罪时才可以通过合法的手续查阅、调取这些资料,而非法泄露公民隐私资料的,应追究相关责任人的法律责任,严格保护公民的隐私权。

  所以,尽管出租车和一些公共场所安装"探头"的确能有效的震慑违法犯罪,特别是从发现违法犯罪到完善证据方面能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基于公共利益的监督权也必须恪守对自由的"人性化"原则,"探头"尽最大限度保护公众的私权利不受影响。对监控摄像头的布点,理应在公共利益与个人权利之间寻求平衡,对监控资料的保存、使用、销毁,也必须围绕着公共安全而科学设置。尤其是备受瞩目的监控者的法律责任,必须尽可能完善,使"公权"与"私权"达到和谐、平衡,让"探头"服务于管理,让管理立足于服务!

  为了保护大众的隐私权,我觉得安装摄像头应该更多的考虑到"人性化"!

      

责任编辑:admin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转载互联网平台或企业单位自行提供,对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不负责,Voipchina网对此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打印繁体】【投稿】【收藏】 【推荐】【举报】【评论】 【关闭】 【返回顶部

上一篇车载监控迎爆发增长 后视格局或被..
下一篇刚性需求仍坚挺 监控网络化势头不..

热门文章

图片主题

最新文章

相关文章

广告位

Copyright@2003-2009 网络通信中国(原VoIP中国) 版权所有
联系方式:503927495@qq.com
  京ICP备05067673号-1 京公网安11011111012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