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5日消息中国的远程会议市场中因为大量玩家的蜂拥而入和缓慢低值的价格回报,始终存在着鲜明“剪刀差”。同时随着远程会议市场的不断成熟,行业创新性应用成为变革主导力量。 全时 云会议凭借行业创新性应用打响了基于云计算的会议产品争霸战役第一枪,带来远程会议市场的革命性颠覆。
全球经济一体化,使得跨国公司遍地开花;随之而来,跨地域的沟通交流也成为现代企业全球化发展的必经之路。在这以信息爆炸著称的社会,高效频繁的信息沟通已成为企业快速响应市场的根本保证。
俗话说“时间就是金钱”,远程会议的诞生不仅顺应企业现代化发展的潮流,告别“文山海会”传统会议模式,而且为企业节约大量运营成本,以高效帮助企业决胜千里、运筹帷幄。
随着宽带网络和移动网络的发展,远程会议市场形态不断被颠覆,同时,市场竞争格局也一再被打破;然而,这被称为有百亿价值的市场却在中国发展遭遇困境,大量玩家的蜂拥而入和缓慢低值的价格回报形成鲜明“剪刀差”。
家指出,造成这种局面的主要原因就在于,我国远程会议市场陷入产品同质化严重、价格战、移动性差、使用复杂、难以贴合本土用户使用习惯等隐忧。而操作简单、高移动性、多语音及多终端融合乃是未来市场产品发展的主旋律,所以集“电话会议、硬件视频会议、网络视频会议”三位一体融合化的云会议服务可逐步引导用户习惯,成为拉动市场价值增长的突破口。
市场格局一再颠覆
根据 Frost & Sullivan 最新研究报告指出,金融危机使得企业机构认识到降低运营成本、提高效率的重大意义。借此契机,中国远程会议市场步入快速增长期,市场规模逐步扩大,用户需求稳定增长。
远程会议市场发展历经电话会议、硬件视频会议、网络视频会议三大阶段。从会议服务对象来看,政府和大型企业用户是远程会议市场最重要的推动力;但是,中小企业用户拥有巨大潜力,或将成为拉动市场增长的新热点;同时,远程会议也在向金融、教育、医疗等各行业扩展。
从淘金者来看,竞争也是尤为激烈:电话会议市场,作为国内最早涉足该领域的公司 -- 全时,凭其三网覆盖(电信、移动、联通)的网络资源优势,加上多年来服务世界500强的专业经验,占据企业级电话会议市场大半壁江山;同时电信、移动、联通三大运营商,在看到近年来市场需求暴增后,以其运营成本优势,来分一杯羹;而硬件视频会议市场,Polycom、思科当仁不让,领导市场,华为、中兴步步紧逼,等待超越;网络视频会议市场,WebEx、GoToMeeting等老牌外企携带国外成熟技术,进军中国市场;而本土企业华平、全时等老牌会议服务提供商亦不甘落后,因地制宜,纷纷推出了针对国人使用习惯而量身定制的网络视频会议。
然而,随着产业发展的不断成熟,标志性技术的作用开始趋于平静,行业创新性应用成为变革主导力量。云计算火热浪潮来袭,使得远程会议市场出现革命性颠覆,以全时云会议 打响了基于云计算的会议产品争霸战役的第一枪。
根据 Frost & Sullivan 报告显示,在2011年,全球会议市场规模大约在15.7亿美金,预计从2011年至2016年还会以年复合增长率16%的速度递增。其中依托云计算的网络视频会议占90%份额,而在中国远程会议市场,2011年的市场规模为28.5亿元,预计未来五年的增长率大概保持在10%左右。虽年增长率相较于全球市场滞后,但在中国远程会议市场上,网络视频会议的比重已由过去不到5%的份额迅速上升到40%,增长速度让人惊叹!这也是为什么近年来大大小小的网络视频会议厂商前赴后继掘金网络视频会议领域的原因所在。
融合化服务成关键
而从目前来看,我国远程会议市场发展似乎陷入了一个怪圈:产品及服务的同质化现象严重,众多会议厂商因其研发资金和研发实力有限,转而打起价格战,这使得产品、服务的回报率持续下滑,导致惨淡经营的现状。而低价并未赢得企业用户的心,据企业用户反映,能真正百分百满足企业需求的远程会议产品微乎其微。
早年前,WebEx 等外资服务企业就携强大的资金后盾和管理技术支持进军中国市场,以为凭借在欧美67%的市场占有率,能在中国续写传奇、独占鳌头。然而,本土会议服务公司全时致力于符合中国国情的远程会议产品研发,自推出融合性产品 -- 云会议2.0以来,迅速抢占了70%的市场份额,彻底打破了 WebEx 的中国淘金梦。
有分析者称,产品的设计与定位以及使用习惯的巨大差异都使国际厂商在进军中国市场前就已显现出难以弥合的先天性不足。而且,相较于国内同等竞争对手,外国品牌产品价格普遍较高,对价格敏感的国内企业而言,不作为首选之道。
另外,Frost & Sullivan 信息与通讯科技部咨询总监胡浩泳指出,通过技术革新引导产品向系统化、一体化方向发展,将电话、硬件视频、网络会议三者有机整合,提供给用户一个“可协同工作平台”,并且逐步培养用户使用习惯才是远程会议发展的突破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