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邮件用了20年发展成为一种社会现象,而迈向死亡所用的时间则不到一半;随着现代技术迅速传播,社交网络提供了更加便捷、时尚、便宜的沟通方式,而短信也逐渐沦为现代通信的过渡品。
据调查显示,世界范围内即时消息用户人数超过3900万,像手机上的QQ、MSN、微博之类的即时通信功能导致短信使用量持续下降。专家预测,未来两年内,短信数量将骤降20%。90后大多早已习惯了免费发送即时消息,当他们步入中年之后,短信这种形式也将成为历史。 “短信控”基本上转为“QQ控、微博控”
网友小朱为此还现身说法,讲述了自己是如何由一名 “短信控 (××控意思是××迷)”迅速转变成为 “微博控”的:“就在几年前,我还是个特别爱跟朋友短信互动的人,那时候一个月发个上千条短信都是轻松平常的事情。”后来,随着3G网络和智能手机的迅速普及,小朱很快发现,用手机上网、使用即时通讯工具 (例如QQ、MSN等)不但费用低廉,还十分方便。等到2010年微博风靡全国之后,小朱就基本上不再使用短信了,有什么事只需上QQ告知一下就可以了。
而网友 “四方散人”则认为,即时通讯工具相对于手机短信而言有个很大的优势,就是不太会因为换号导致联系人丢失,一个手机号我们可能只用一两年,但却可以在QQ上给七八年没联系的朋友发一句,最近好吗?传统方式还有“群众基础”
另一位名为“云淡风轻”的中年网友则认为,目前来看,手机上网还只是在年轻人中流行的比较“潮”的行为,中年以上的手机用户能很快学习并掌握的还是少数。因此,手机短信作为一种已经被全社会普遍接受的沟通方式,暂时还不会消亡。“比如我们有什么事情需要广而告之的时候,手机群发短信就是一个很方便的选择,而网络的沟通方式暂时还达不到这种效果。”李先生说。
已经退休的黎先生,也反对手机短信将消亡的观点。“我们现在逢年过节,都习惯了要给亲朋好友发个祝福短信。”黎先生说,“我看仅凭这一点,就足够支撑手机短信生存好些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