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的信息化与通信融合产品选型平台及垂直门户
注册 登陆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 企业新闻 招标信息 行业应用 厂商专区 活动 商城 中标信息

资讯
中心

新闻中心 人物观点
厂商专区 市场分析
行业
应用
政府机构 能源产业 金融机构
教育科研 医疗卫生 交通运输
应用
分类
统一协作 呼叫客服 IP语音 视频会议 智能管理 数据库
数字监控 信息安全 IP储存 移动应用 云计算 物联网

TOP

震有打造高效轨道交通应急调度指挥系统
2015-06-30 14:17:24 来源:网络通信中国网 作者:【
关键词:震有 轨道交通 应急调度 指挥系统
 
震有承建西安铁路局应急指挥系统及局应急办语音调度指挥系统建设项目,助力西安铁路局打造业界领先的、全网融合、安全高效的轨道交通应急调度指挥系统,该系统的成功实施,打破现有语音通信系统应急响应、调度形式、业务互通能力等方面存在的局限性,在保护现有系统的情况下扩展更多的应用模式,更大程度的发挥系 统可用性。

  网络通信中国网(voipchina.cn)6月30日消息,震有承建西安铁路局应急指挥系统及局应急办语音调度指挥系统建设项目,助力西安铁路局打造业界领先的、全网融合、安全高效的轨道交通应急调度指挥系统,该系统的成功实施,打破现有语音通信系统应急响应、调度形式、业务互通能力等方面存在的局限性,在保护现有系统的情况下扩展更多的应用模式,更大程度的发挥系 统可用性。
  西安铁路局管内有郑西高铁、西宝高铁、陇海、宝成等重要干线,是承东启西、连接南北的咽喉要道,是全国重要的客货运集散地和转运枢纽之一,在西部乃至全国路网中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联网联运使得铁路的客运量、货运量不断增长,且增长不可预期;节假日带来的运输高峰;内部部门间协作、业务整合等,都对铁路局安全高效运营提出了极大挑战,安全、可靠是铁路的基石,西安铁路局急需完善的应急调度指挥系统来解决这些问题。

  震有科技根据西安铁路局实际情况,提出轨道交通应急调度指挥通信系统解决方案,通过计算机通信网与信息技术相结合、采用跨地组网、多级部署、融合交汇等技术,实现一键式多路外线同时呼出,同步向被呼叫手机群发短信通知等应急功能,确保重要通知、突发事件信息短时间内覆盖管内各单位。该项目是震有科技应急指挥系统首次服务国家重点枢纽交通,充分反映震有科技应急指挥调度系统的综合业务能力、稳定可靠性、跨区组网能力得到更广泛的市场与客户青睐。
  综合业务能力
  震有应急调度指挥系统基于IP技术开发,具有良好的开放性,可实现与铁路各种业务系统对接,在各种业务系统内实现指挥调度的操作。支持语音、短信、视频、广播等多种调度方式,提供统一的音视频通信沟通平台,快速便捷、随时随地将音视频沟通内容与平台其他系统联动,实现调度指挥过程中的快速视频讨论、远程协助、多方视频讨论会商等功能需求。系统支持分级云部署,统一管理,同时将调度指挥过程中的音视频数据进行统一存储,并实现平台化集中管理、编辑、统计分析、点播查看等功能,可与业务事件关联,方便对应急事故的事后查看和分析。支持将报警系统与应急调度指挥系统相关联,报警触发即可智能联动并通知到相关人员,创造了业界领先的音视频联动的调度指挥系统。
  稳定可靠性
  震有应急调度指挥系统采用震有NuBiz®NC5200系列综合多业务核心交换,基于“IP+TDM”双平面设计理念,可同时支持VoIP宽带协议和窄带信令,适用于任何一种NGN/VoIP组网,内置的MSC移动通信平台能快速建立2G/3G/4G网络的移动通信系统。此外NuBiz®NC5200系列支持双主控板、双电源等单板冗余设计;并支持双机热备、异地容灾机制,进一步提高系统稳定性;配合丰富的应用业务软件系统和独特的模板配置,实现IP-PBX/软交换/Mini-IMS/调度机等多种应用模式。
  跨区组网能力
  震有应急指挥系统依托现有IP数据网络组网,只要有网络的地方,就能部署调度系统,完全突破地域的限制,调度终端的部署完全脱离地域的概念,只要能够连入一个IP网络,用户线既可以集中式部署,也可以分布式部署,灵活、方便。系统实现调度中心设备与铁通公司PSTN互联、与移动通信系统互联工作,可以把铁路系统内部各值班岗位固定和移动的语音、视频、对讲等通信终端接入调度指挥平台,实现全网的有线、无线调度功能,为现场调度指挥提供可靠保障。
  震有轨道交通应急调度指挥系统实现集中化的管理和调度、形成流程化和常态化管理,大大提升调度指挥中心的管理水平,达到快速的应急响应和指挥调度,提高西安铁路局调度指挥中心应对突发事件的处置能力,降低灾害损失,保障铁路系统的安全运行,将路局应急指挥平台推举到一个新的高度。伴随中国铁路的快速发展,震有科技将不断完善和提升在应急调度指挥领域的技术和应用,为铁路行业打造稳定、可靠、灵活、高效的铁路应急调度指挥系统。

(本站原创,厂商供稿。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转载敬请注明来源:“网络通信中国网”,如需转载,请注明来源和作者,谢谢合作!)

      

责任编辑:admin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转载互联网平台或企业单位自行提供,对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不负责,Voipchina网对此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打印繁体】【投稿】【收藏】 【推荐】【举报】【评论】 【关闭】 【返回顶部

上一篇用户通信习惯改变让网络电话走向..
下一篇Patton推新一代PRI/E1/PRI VoIP网..

热门文章

图片主题

最新文章

相关文章

广告位

Copyright@2003-2009 网络通信中国(原VoIP中国) 版权所有
联系方式:503927495@qq.com
  京ICP备05067673号-1 京公网安11011111012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