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的信息化与通信融合产品选型平台及垂直门户
注册 登陆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 企业新闻 招标信息 行业应用 厂商专区 活动 商城 中标信息

资讯
中心

新闻中心 人物观点
厂商专区 市场分析
行业
应用
政府机构 能源产业 金融机构
教育科研 医疗卫生 交通运输
应用
分类
统一协作 呼叫客服 IP语音 视频会议 智能管理 数据库
数字监控 信息安全 IP储存 移动应用 云计算 物联网

TOP

Sprint牵手Google Voice 抗击两巨头
2011-04-08 14:34:35 来源:中国计算机报 作者:【
关键词:IP语音 Sprint
 
“在2008年到2010年间,我们无线业务的后付费用户数一直在下降,相反,我们的两大竞争对手的用户数却一直在上升。”当Sprint对去年业绩的解释之辞言犹在耳时,这个美国第三大移动运营商已经迈上新的征程:3月下旬,Sprint宣布将自己的语音业务与谷歌的VoIP业务Google Voice相整合。

  “在2008年到2010年间,我们无线业务的后付费用户数一直在下降,相反,我们的两大竞争对手的用户数却一直在上升。”当Sprint对去年业绩的解释之辞言犹在耳时,这个美国第三大移动运营商已经迈上新的征程:3月下旬,Sprint宣布将自己的语音业务与谷歌的VoIP业务Google Voice相整合。

  在一些国外分析师看来,Sprint此举“如同向通信市场投下了一枚炸弹”。因为Google Voice会直接侵蚀运营商的主要盈利来源——语音业务收入。Sprint为何选择在此时革自己的命?

  传统竞争难获优势

  对于运营商来说,用户规模至关重要。

  “如果我们不能吸引并留住移动用户,我们的财务状况将会被破坏。之后,我们将可能面临一系列问题,如需要处理其他企业发来的收购意向书、被第三方资本控制等。”Sprint在2010年年报的风险提示中这样写道。美国第一大移动运营商Verizon Wireless也将目标之一定为:扩大市场份额以获得现金,从而进行持续性投资。

  的确,目前,美国几大运营商都争相投入大量资金建设4G网络和遍及美国的接入网络,力图使自己的网络覆盖范围超越对手。这是一场资本的竞赛,需要良好的财务状况支持。而Sprint的用户数量不断滑坡,导致其无线业务收入并不乐观。

  根据年报,Sprint的无线业务后付费用户在2007年出现负增长,当年用户总数减少122.4万;从2008年到2010年,用户数流失量分别达到407.3万、354.6万和85.5万。到2010年年底,其后付费用户数仅为3324.9万。受此拖累,其无线部门去年的利润仅为45.31亿美元,下滑12.8%。

  相反,它的两大竞争对手——Verizon Wireless和美国第二大移动运营商AT&T的用户数一直保持增长态势。去年年底的数据显示,两家的用户数分别增长5.38%和12.2%,分别达到9410万和9553.6万。

  面对这一局面,Sprint一直试图力挽狂澜。然而,在竞争的一个关键因素——终端方面,Sprint明显败下阵来。

  AT&T曾因为在美国独家运营iPhone,而吸引了众多新用户入网。有数据显示,在AT&T刚接手iPhone的12个月里,就吸纳了920万新用户,比Verizon Wireless同期的660万多出将近四成,其中的一部分功劳来自于iPhone。

  在AT&T独家销售iPhone的协议未到期时,眼红的Verizon Wireless曾联手RIM,在美国独家运营RIM的首台触摸屏手机BlackBerry Storm,同时,还力推摩托罗拉的Droid。终于,在今年2月,当iPhone独家销售协议到期后,Verizon如愿获得了iPhone的运营权。

  毫无疑问,终端是运营商争夺用户的一大利器。这也就是为什么AT&T和Verizon Wireless如此“钟情”iPhone的原因。而从目前的情况看,Sprint并没有特别具有竞争力的终端产品。

  既然,在终端方面无法获得优势,Sprint便希望打造价格优势来吸引用户。Sprint表示,其提供的是“以价值驱动的无线网络服务”,因而服务价格是“很有竞争力的”。例如,Sprint提供了50美元无限打电话、发短信的业务。此外,他们“还以低于成本的价格出售终端”。

  但实际上,Sprint做的事,其他运营商也在做。就比如“以低于成本的价格出售终端”,每个运营商都在实行。在服务费用方面,AT&T也提供了月租费低至每月15美元的业务。

  总体来看,Sprint在终端和服务价格方面都不具优势,同时也没有Verizon Wireless和AT&T的资金实力。如今,Sprint又遇上AT&T欲收购美国第四大移动运营商T-mobile的事儿,可谓雪上加霜。Sprint只能选择破釜沉舟,进行革命。

  顺应趋势进行革命

  很多市场参与者为了赢得竞争,打破了原有模式的盈利点,并建立新的商业模式。在中国市场上,淘宝打败易趣就是一个例证。

  抛弃了易趣的盈利模式——向卖家收取上架费等一系列服务费,并收取交易费,淘宝以免费策略吸引了庞大的用户,将易趣赶下中国的C2C宝座。拥有了流量之后,淘宝通过向卖家提供附加服务、广告等方式获利。

  中国的大型网游业是顺应趋势、变革商业模式的一个典型例子:在大型网游普遍采用“点卡模式”的情况下,有企业带头推出免费模式,直接截断了原来的利润来源——点卡销售收入,而根据用户爱比拼的心理特征,建立道具收费模式,一举将原来的老模式打入“冷宫”。

  回过头来看Sprint与Google Voice的合作,也显示出些许这样的意味。

  众所周知,运营商是强烈抵制VoIP业务的。VoIP业务对运营商的主要利润来源——语音业务有着替代作用,而且,相比传统语音业务,VoIP业务的费用较低。因而,这种替代作用的效果不容忽视。而Sprint将其语音业务与Google Voice整合,对推动VoIP的普及有着很大帮助。

  根据合作协议,Sprint用户可以将自己的Sprint手机号码设置为Google Voice号码,并可以通过Google Voice将这个号码同时关联到其他电话上。反过来,Google Voice用户在使用Sprint手机打电话或者发短信时,也可以直接使用已有的Google Voice号码作为Sprint手机号码。这意味着,使用Sprint服务的用户无需换号或转号,也无需下载安装任何应用程序,即可享受Google Voice的各种服务,大大提高了用户使用服务的方便性。

  从这一角度来说,Sprint确实在革自己的命:它需要忍受Google Voice对其语音业务收入的侵蚀。

  那么,Sprint这种割肉的做法意欲何为?目的之一恐怕是为了获得用户。

  通过与Google Voice整合,Sprint不仅有可能获得Google Voice的粉丝,还可能因为能提供更便宜的通信服务而吸引其他用户入网,并增加用户黏性。

  除了获得用户,Sprint的做法也可看作是顺应无线网络发展趋势,走出创新商业模式的重要一步。

  “如今,在移动互联网上,用户越来越喜欢从其他地方获得免费应用,以取代运营商提供的服务。”信息服务公司Global Medley Advisors的一位分析师表示。

  的确,除了VoIP业务冲击运营商的语音业务外,即时通信类的应用也对运营商的短信业务造成了冲击。数据业务逐步替代传统通信业务已成为必然趋势。以Verizon Wireless为例,2010年第四季度,其无线数据业务收入占无线服务业务总收入的37%,占比同比提高31.8个百分点。

  Sprint率先与谷歌合作,勇于挑战传统的盈利模式,被一些业界专家看作是“很聪明的做法”。

  但是,既然破坏了原有盈利模式,Sprint就必须寻找新的赢利点。

  只当管道?

  “1.运营商未来价值在于‘LCP’,Location(位置)、Communication(沟通)、Pay(支付);2.C是基础也是人流,L是时空流,P是资金流;3.LCP实际就是互联网时代的管道;4.LCP成为应用服务标配,运营商收过路费;5.越不想做管道越什么都做不好,甚至管道地位不保。”DCCI互联网数据中心创始人胡延平在给运营商提发展意见时指出。

  国外某些分析人士的观点也与此类似。“运营商在建立并发展自己的应用方面鲜有成功的。所以实际上,对运营商来说,网络才是关键。”一位分析人士举例称,“Verizon的 V Cast Video player实际上是与Hulu等视频网站竞争的一项应用,但前者流量无法与后者相媲美。Sprint和T-Mobile提供了类似的服务和谷歌地图比拼,竞争结果也不尽如人意。此外,一些运营商在谈社交网络应用,但是随着Facebook等的崛起,他们的相关计划都慢慢流产了。”

  而从美国运营商的财报中也可以看出,目前,这些运营商的主要精力还是放在通过价格、终端来争夺用户,同时,新建网络以提升覆盖率和移动带宽方面。虽然,他们也在提供一系列的网络服务,但与主营业务相比,这些服务只能看做是一种尝试。

  未来,运营商的盈利模式到底在哪儿,还未有定数。

      

责任编辑:admin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转载互联网平台或企业单位自行提供,对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不负责,Voipchina网对此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打印繁体】【投稿】【收藏】 【推荐】【举报】【评论】 【关闭】 【返回顶部

上一篇VoIP安全不可忽视 警惕黑客借“..
下一篇Flint电信公司收购第二家VoIP服务..

热门文章

图片主题

最新文章

相关文章

广告位

Copyright@2003-2009 网络通信中国(原VoIP中国) 版权所有
联系方式:503927495@qq.com
  京ICP备05067673号-1 京公网安11011111012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