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的信息化与通信融合产品选型平台及垂直门户
注册 登陆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 企业新闻 招标信息 行业应用 厂商专区 活动 商城 中标信息

资讯
中心

新闻中心 人物观点
厂商专区 市场分析
行业
应用
政府机构 能源产业 金融机构
教育科研 医疗卫生 交通运输
应用
分类
统一协作 呼叫客服 IP语音 视频会议 智能管理 数据库
数字监控 信息安全 IP储存 移动应用 云计算 物联网

TOP

OTT移动语音业务崛起,挑战原有秩序
2013-04-10 08:42:37 来源:中国电子报 作者:【
关键词:移动互联网 移动支付 谷歌
 
手机即时通信,特别是OTT移动语音业务迅速崛起,这些应用是典型的技术破局,挑战了原有秩序。

  CNNIC根据各企业发布的数据总结出8大类移动互联网应用:手机即时通信、手机搜索、手机网络音乐、手机微博、手机社交网站、手机网络视频、手机网游以及手机在线支付。爱立信消费者研究室发布的2012年中国城市通信行为研究报告则显示,在每周都使用移动互联网的智能手机用户中,82%的人使用手机浏览网页,73%的人使用手机即时通信业务,每周使用社交网络的人比例达到60%。

  通过这两个统计,我们不难看出当前移动互联网主流应用的轮廓。基于手机的位置服务,除个别应用如“嘀嘀打车”能够突出位置服务外,作为移动互联网独有特色,多以基础业务的形式打包在这些应用中。

  从2009年中国3G市场启动以来,我国移动互联网已经发展了4年多,虽然从移动互联网整体的发展来看,大幕刚刚拉开,但有一些移动互联网应用领域已经初见格局,例如即时通信和社交业务。

  手机即时通信,特别是OTT移动语音业务迅速崛起,这些应用是典型的技术破局,挑战了原有秩序。

  在全球,Facebook信使已经有注册用户2亿,WhatsApp注册用户超过1.6亿,苹果的iMessage用户也超过了1.4亿。在国内,腾讯的微信业务和小米公司的米聊以和通讯录无缝衔接以及免费通信直击用户。微信和米聊有很多相似之处,米聊成功打通了手机用户的社交关系圈,它根据用户信息自动关联其社交圈并进行推送,实现了跨平台、跨运营商的语言、短信、图片的传送。米聊的成功,使其成为移动互联网应用开发的教科书:一是在技术上,米聊总能快速支持各种手机平台,频繁更新,吸引百万用户共同参与研发,使用户体验达到新的高度;二是培养用户对米聊品牌的持久好感,让用户在心理上不断认同米聊的品牌。

  微信仅在2012年就发展了2.5亿用户,注册总用户超过了3亿。通过快速地扩张,腾讯已经奠定了微信应用在手机即时通信领域的市场地位。与此同时,微信业务对移动通信运营商构成了巨大的压力,即时通信业务对短信、彩信和一部分国际语音业务都有比较强的可替代性,因此当前微信业务面临运营商的合围就在情理之中。然而,符合人心所向的技术大趋势已经使微信势不可挡,移动互联网业务对既有应用有破有立,将使市场重新洗牌。目前,微信和米聊既具手机即时通信功能,又有社交应用的特点,是当前国内市场的主流,此外传统的手机QQ和新兴的“陌陌”都有一席之地。

  手机搜索、手机网络视频和手机支付等领域的市场格局还没有确定,进入者的市场集中度相对较低。

  在手机搜索中,宜搜是最早开始介入这一领域的企业,并借鉴与百度相似的营销手段,以地区代理发展客户,此后百度也开始推出百度手机搜索。像百度这样的互联网企业进入移动领域,就是以具备相当优势的移动互联网应用为入口,优化操作系统,使用户的应用服务体验非常好,并将互联网中的品牌优势快速渗入移动互联网应用中。目前手机搜索与手机位置服务结合的深度还不够,有特色的手机搜索还在摸索中。

  手机移动支付是又一个被市场广为看好的应用。如果说2012年是移动支付市场启动元年,那么踏入2013年,不可限量的移动支付市场空间像巨大的引力中心,吸引越来越多的企业全心投入,一场移动支付风暴正在酝酿形成。据公开发布的数据,目前全球已有超过140个国家和地区开展了各种形式的移动支付业务试点,尽管还没有成功案例,但并不妨碍全球主要支付公司、通信运营商、商业银行、手机制造商、软件公司等对移动支付领域的高度关注和巨额投入。一场有竞争有合作的移动支付新兴市场占位赛赛事正酣。然而手机支付技术百花齐放,所涉及的产业链条相对绵长,如何把握这条绵长的移动支付产业链条,寻找到合适的切入口,将是进入企业必须考虑清楚的问题。

  一个应用能够带给用户什么样的体验,应该是移动互联网应用开发者最关心的事。这是一个应用能不能发展起来的根本,也是打动市场、打动投资人、打动潜在收购者的关键。因此,无论在哪个移动互联网应用领域,良好的甚至上佳的用户体验才是王道。

  专家观点

  中国工程院院士邬贺铨

  互联网灵活适应性符合未来趋势

  在经营模式上,奇虎360、金山网络等互联网公司不仅提供免费服务,甚至承诺损失赔付,这种模式在用户中建立了信誉。而电信运营商除了向用户收费外,需要探索从开发者、零售商、广告商等获得流量变现的商业模式。

  在网络建设上,一些大型互联网企业正在寻求建立自己的CDN(内容分发网络)。软件定义网络(SDN)也受到它们的青睐,其虚拟化、可编程的特点能灵活适应业务多样性和动态性,规避网络扩容投资的风险。云服务和云计算提供弹性计算能力,符合互联网发展趋势和生态系统重构,有利于打造内容型平台。

  而传统的电信网控制和管理模式已不能适应高度复杂且不确定的互联网业务要求。因此通过增强终端智能,强化中心路由设备的功能,将网络功能进一步分散到全网各个终端的互联网模式,更能适应复杂电信业务的要求。

  如果说标榜无微不至的ATM在与尽力而为的IP竞争中落败是输在成本上,那么曾经认为无论如何其服务质量不会比电路交换更好的VoIP将要逼退传统的PSTN,这更值得反思。

  电信研究院规划所信息网络部主任许志远

  移动互联网仍处发展早期

  从整个产业来看,移动互联网发展的大幕才刚刚拉开。在过去的一年当中,移动数据流量、智能终端、用户、应用程序均高速发展,单看业务、终端、软件,移动互联网似乎已经逐步进入普及期,但整个产业的水平化趋势并未确立,垂直一体化趋势甚至在加强,产业处于发展早期的迹象其实更为显著——各大生态系统的垂直整合愈演愈烈、软件与硬件版本的短周期升级、用户需求的不断变化、移动智能终端边界的持续延伸都表明移动互联网尚处于发展初期。

  业界对移动互联网有诸多矛盾观点,移动互联网发展初期就具备的产业体系和相对完整性和跨界融合的空前复杂性是这些矛盾的根源。正因为如此,应用程序的开放式创新与应用商店掌控者对应用生态的独裁控制、核心芯片知识产权来源的同一性与芯片解决方案的巨大差异性、系统软件的开源开放性与知识产权的不断纷争等看似矛盾的特征交相辉映,移动互联网在冲突、竞争、替代和融合当中不断向前发展。

  3G门户联合创始人、总裁张向东

  移动互联网竞争必具全球性

  桌上互联网带动IT产业经过了硬件-软件-网络的3个发展阶段,对移动互联网来说则是硬件/通信网络-应用/网络。我认为,移动互联网的第一阶段大局已定,现在第二阶段正悄然开启,应用/网络将取代硬件成为主角。

  相比传统互联网,移动互联网一个明显不同在于,苹果的应用商店和谷歌的GOOGLE PLAY为遍布全世界的开发者建立了高效有序的全球分发渠道。在此之上,无论是运营商还是手机厂商,和我们这样的互联网软件/服务的提供者,对竞争对手的关注都已经是全球范围。以全球市场看,相对独立范围内的竞争优势将逐渐消除。如同下围棋,执著一隅,已经难以赢得真正的胜利。所有的公司都在试图长大,长大的公司试图长得更大。为了长大,它可以独占一个行业的全部市场和利润,当一个市场不能满足进一步长大的需要时,会毫不犹豫地进入新的市场,谷歌、苹果、亚马逊一直在这样做,也仍将继续做。

      

责任编辑:admin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转载互联网平台或企业单位自行提供,对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不负责,Voipchina网对此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打印繁体】【投稿】【收藏】 【推荐】【举报】【评论】 【关闭】 【返回顶部

上一篇强强携手,志在必胜——亿联出席2..
下一篇4个SIP账号企业级IP话机 仅需799

热门文章

图片主题

最新文章

相关文章

广告位

Copyright@2003-2009 网络通信中国(原VoIP中国) 版权所有
联系方式:503927495@qq.com
  京ICP备05067673号-1 京公网安11011111012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