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的信息化与通信融合产品选型平台及垂直门户
注册 登陆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 企业新闻 招标信息 行业应用 厂商专区 活动 商城 中标信息

资讯
中心

新闻中心 人物观点
厂商专区 市场分析
行业
应用
政府机构 能源产业 金融机构
教育科研 医疗卫生 交通运输
应用
分类
统一协作 呼叫客服 IP语音 视频会议 智能管理 数据库
数字监控 信息安全 IP储存 移动应用 云计算 物联网

TOP

文化科技融合发展正当时 大唐高鸿助力贵州云平台建设
2012-11-13 09:29:09 来源:网络通信中国网 作者:【
关键词:文化科技 融合 大唐高鸿
 
“贵州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与开发及文化旅游产业化示范”项目的成功实施,将建成1个文化旅游与科技结合的创新型产业链,这条宽实的产业链预期将实现新增产值10亿元以上,带动相关行业产值100亿元以上。

  网络通信中国网(voipchina.cn)11月13日消息,“贵州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与开发及文化旅游产业化示范”项目的成功实施,将建成1个文化旅游与科技结合的创新型产业链,这条宽实的产业链预期将实现新增产值10亿元以上,带动相关行业产值100亿元以上。

  科技与文化的融合,无疑是对文化传承最大的支持,无疑是对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最大的贡献。

  近日,从大唐高鸿传来消息称:由大唐高鸿申报的科技部国家文化科技创新工程“贵州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与开发及文化旅游产业化示范”项目已完成立项并顺利出库。这标志着大唐高鸿在文化与科技融合发展领域的实力进一步走强,标志着大唐高鸿在高新技术领域的研发能力和集成创新能力进一步提升。

  当今世界正处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科学技术日新月异,各种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更加频繁,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更加凸显,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的要求更加紧迫。当前中国进入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和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越来越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丰富精神文化生活越来越成为我国人民的热切愿望。

  然而由于历史的变迁和人类活动的影响,不少珍贵的文化遗产因岁月侵蚀、人为破坏等原因而濒临消失。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文化遗产保护越来越受到各国政府和学术界的广泛关注。基于对文化的全方位保护,现代文化遗产保护又将遗产周边环境以及环境对文化遗产的重要性纳入了保护框架。

  “贵州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与开发及文化旅游产业化示范”项目正是基于对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以科技的手段融合贵州原生态少数名族、红色旅游文化资源,建立贵州文化旅游资源数据库及数字化旅游推介系统以及贵州文化旅游移动云服务平台,盘活贵州少数民族民间传统文化资本,构建文化旅游产业链;研究贵州文化遗产旅游新兴业态,建立西江千户苗寨典型少数民族聚集地的多维虚拟现实地理信息系统、贵州红色旅游文化多维交互虚拟现实系统等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及文化旅游新兴业态基地,开发以贵州苗族为代表的少数民族文化旅游新产品及跨区域文化旅游综合服务示范,做大做强以“多彩贵州”为代表的文化旅游品牌。

  据大唐高鸿股份[6.88 -0.15% 股吧 研报]公司贵阳分公司总经理奉余莽博士介绍说:“‘贵州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与开发及文化旅游产业化示范’项目,将联合贵州大学、多彩贵州文化艺术有限公司、当代贵州期刊传媒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贵州旅游投资控股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等四家单位,遵循产、学、研相结合的产业路径,从旅游资源整合、技术系统集成、技术转化推广、技术示范、技术产业化等多个方面着手,全面推进贵州文化遗产数字化的保护与开发,并形成贵州特色文化旅游资源的产业化推广示范项目。”

  尤其值得期待的是,“贵州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与开发及文化旅游产业化示范”项目中从无线接入到终端用户认证,强化了对移动云服务平台涉及到的各个环节进行了安全分析,设计和实践移动服务云安全模型,将移动云服务平台应用到文化旅游中,不论在理论上还是在实际应用上均填补了国内外研究空白。

  就现阶段而言,数字化技术的文化产业和信息产业是现代社会两个“互为表里的超级产业”,信息技术从根本上改变了文化产品的生产、传播和消费方式,通过信息技术可以提高文化产品的原创力,进而衍生出新的文化产品,增强文化产业的竞争力和生命力。我国的信息技术产业正在蓬勃发展,文化遗产资源通过数字化技术手段进行合理开发与利用的前景更广阔,文化与传媒、信息交融的特色产业值得期待。文化遗产数字化作为高科技与高文化价值结合的产业交汇点,在对文化遗产加以有效保护的同时,将其上升为具有知识产权和资源资本属性的文化产品,从而更好地促进文化资源优势[1846.44 -0.02%]转变为经济优势,创造出巨大的经济与社会效益。

  奉余莽博士表示:针对贵州特有的原生态少数民族文化遗产、红色文化等文化旅游资源,“贵州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与开发及文化旅游产业化示范”项目将采用最新的数字化技术、信息技术、网络技术等,开展一系列文化、科技的融合研究。项目的实施,将建成西江千户苗寨典型少数民族聚集地的多维虚拟现实地理信息系统、贵州遵义红色旅游文化多维交互虚拟现实系统2个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及文化旅游新兴业态示范基地;并将实现国家发明专利3-5项,软件著作权8项以上,形成新产品8件以上,形成技术标准10项以上,发表EI/SCI收录论文10篇以上。到项目验收时,将新增产值6亿元以上,利润4800万元以上,上缴税费8000万元以上,新增就业岗位1000人以上,培训旅游信息化专门人才10000人以上。

  “贵州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与开发及文化旅游产业化示范”项目的成功实施,将建成1个文化旅游与科技结合的创新型产业链,形成贵州少数民族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与文化旅游创意产品开发产业群。这条宽实的产业链预期将实现新增产值10亿元以上,带动相关行业产值100亿元以上。

  同时,项目组还将充分利用大唐高鸿丰富的项目实施经验,尽快进行应用示范,填补国内市场空白,替代国外产品,满足国内旺盛的需求,进一步促进国内文化科技融合产业的发展,并凭领先的技术优势步入国际市场。

(本站原创,厂商供稿。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转载敬请注明来源:“网络通信中国网”,如需转载,请注明来源和作者,谢谢合作!)

      

责任编辑:admin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转载互联网平台或企业单位自行提供,对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不负责,Voipchina网对此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打印繁体】【投稿】【收藏】 【推荐】【举报】【评论】 【关闭】 【返回顶部

上一篇网络电话应用中国化路有多远
下一篇亿联握手阿尔卡特朗讯,共创优势..

热门文章

图片主题

最新文章

相关文章

广告位

Copyright@2003-2009 网络通信中国(原VoIP中国) 版权所有
联系方式:503927495@qq.com
  京ICP备05067673号-1 京公网安11011111012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