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的信息化与通信融合产品选型平台及垂直门户
注册 登陆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 企业新闻 招标信息 行业应用 厂商专区 活动 商城 中标信息

资讯
中心

新闻中心 人物观点
厂商专区 市场分析
行业
应用
政府机构 能源产业 金融机构
教育科研 医疗卫生 交通运输
应用
分类
统一协作 呼叫客服 IP语音 视频会议 智能管理 数据库
数字监控 信息安全 IP储存 移动应用 云计算 物联网

TOP

3G时代即时通信火热 优化与创新是赢得用户关键
2012-11-05 12:17:27 来源:通信信息报 作者:【
关键词:即时通讯 3G
 
根据工信部的信息,微博和微信等即时通讯工具已经成为人们使用最多的3G应用。即时通讯的走红与网络与移动互联网的飞速发展有关,更与自身的特性密切相连。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

  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和国内移动通信网络环境的改善,即时通讯工具备受热捧。据中国工业和信息化部近日发布的信息显示,到9月底中国3G用户接近2.026亿。从1亿到2亿,中国市场只用了1年。在这轮爆发式增长中,微博和微信成为了人们使用最多的两种3G应用。即时通讯产品为数不少,但所提供的服务却很难找出大的差异化功能。在未来的竞争中,厂商仍需深挖潜在用户需求,注重实现优化和创新。

  即时通讯成最受欢迎3G应用

  社科院发布的《中国新媒体发展报告(2012)》显示,即时通讯已超越搜索引擎、网络音乐和网络新闻成为互联网第一大应用,用户数量达到4.15亿人。微博用户数量由2010年底的6311万猛增至2012年6月的2.74亿,使用率增长近300%,中国网民使用微博的比例已经过半。实际上即时通信不仅是互联网第一大应用,根据工信部的信息,微博和微信等即时通讯工具已经成为人们使用最多的3G应用。即时通讯的走红与网络与移动互联网的飞速发展有关,更与自身的特性密切相连。

  近年来,由于智能手机不断普及,以及国内移动通信网络环境得到了很大的改善,移动互联网的用户数量呈现爆发式增长的态势。CNNIC统计显示,截至今年6月底,手机网民规模达到3.88亿,手机首次超越台式电脑成为第一大上网终端。目前,中国智能手机用户数已达2.90亿。智能手机的普及,越来越多的PC功能正转移到移动智能终端,而移动即时通讯则成为这股潮流中的急先锋。由于即时通讯城工具具有开发成本低,客户黏性高,增值业务发展空间大的优点,因此随着手机智能化程度的加深,即时通讯也越来越普及。

  随着用户数量的快速增长,用户需求已经不再局限于普通的信息通讯需求,开始向多元化方向演变。自1998年以来,即时通讯的功能日益丰富,逐渐集成了电子邮件、博客、音乐、电视、游戏和搜索等多种功能。现在的即时通讯已不再是一个单纯的聊天工具,它已经发展成集交流、资讯、娱乐、搜索、电子商务、办公协作和企业客户服务等为一体的综合化信息平台,用户不仅能通过即时通讯在最短时间内最方便地获得更丰富的资源,还能通过即时通讯实现网上话音、音频、视频等功能。

  即时通讯的蓬勃发展也契合了移动社交化的大潮流。当前都市人群对移动交友工具和平台的需求很大,2011年以来,国内移动社交业务发展迅速。数据显示,今年8月的月度覆盖人数已达1.1亿。通过基于地理位置定位的微信等即时通讯工具,用户可以很方便地搜寻到对方,打招呼聊天,形成一个社交网络,缩短了交友的距离,受到用户的青睐也成为必然。

  国内即时通讯领域百花齐放

  当前的即时通讯市场发展火热,据艾瑞咨询发布的报告,截至2012年上半年,中国即时通讯用户规模达到4.45亿,这意味着每3个中国人就有1个人是即时通讯的使用者,而在大城市这个比例将更高。另据易观发布的《2012年第2季度中国即时通讯市场季度监测》数据显示,2012年第2季度中国即时通讯(IM)市场活跃账户数达到11.6亿,环比增长4.2%,同比增长17.1%。

  目前,即时通讯以其用户的高粘性正成为移动互联网一个举足轻重的入口,为此,互联网厂商、终端厂商、软件商、运营商等纷纷涉足,抢滩布局。

  互联网商方面,占据80%市场份额的腾讯,除移动版QQ风靡于各种手机终端外,其还在不断地推出微信、企业QQ、QQ for Pad、QQ for iPhone等新产品抢占市场;电子巨头淘宝旗下的淘宝旺旺,则依托不断增长的网购人群以及电商的红火,打造出了属于自己的一片天地。

  终端商方面,诺基亚日前推出了免费信息平台“诺基亚IM”,苹果也发布了同类型软件iMessage。

  互联网方面,在商务白领中有一定口碑的MSN,也是在磕磕碰碰中打拼市场,近日微软MSN希望借助打通多终端的Win8变身综合通讯工具,继续抢夺中国市场份额。在此之前,微软Live信使、雅虎通及Skype等已抢占不少市场。异军突起的免费聊天软件“米聊”,更是在手机用户中形成了一股不容小觑的力量。

  运营商方面,目前三大电信运营商在移动IM市场全部到齐,移动飞信、电信天翼Live、联通沃友,呈三足鼎立之势。

  微软Messenger、腾讯QQ、飞信、阿里旺旺等也是各有千秋,微软Messenger(MSN)主打高端客户的需求,腾讯QQ锁定中国中低端客户,飞信主要针对中国移动用户的需求,阿里旺旺则专注于淘宝用户的需求,米聊、微信加之后来的朋友圈概念,满足了用户在移动端异步沟通及移动社交的需求,各门户网站纷纷推出的微博,则满足了用户的自我呈现与个体认同的需求以及社交沟通的需要。

  用户体验成即时通讯之本

  各式各样的即时通讯应用正接踵而至,即时通讯工具泛滥的“乱世”当中,即时通讯应用飞速发展的情况下,稳定性才是即时通讯提高用户黏性的基本。随着客户端的出现,用户不得不在每个网站注册一次账号并且一遍遍重新添加好友,不得不安装各家的客户端,又不得不登录各家网站去查看好友动态,不仅白白浪费了时间,更将人脉关系分割。两个及以上软件同时运行时,漏发信息更令人“抓狂”。另外,不同终端之间的切换也会引发此类问题。例如你正用手机登录飞信,刚刚下线就立即用电脑登录,在这短短的几秒时间内,如果有人发来消息,那该显示在哪儿呢?像这种复杂的状况,出现信息丢失的现象就更不足为奇了。目前即时通讯已经整合了语音聊天、社交应用以及传统短信等多项功能,未来的即时通讯还需要把多种通讯渠道无缝整合以满足用户在不同场景、实时与异步的通讯需求的相互搭配及交叉使用。

  另外,即时通信工具作为用户间最紧密的沟通桥梁,安全问题也一直受到用户的诟病。而就算是最热门的微博,其私信等即时通信功能更是信息丢失、隐私泄露的重灾区。微信和微博正在成为不法分子进军的“新领地”,利用微信和微博诈骗、抢劫、强奸的案件时有发生。

  即时通讯市场竞争白热化,同质化问题也随之逐渐凸显。优质的用户体验是整合及时有效的沟通,安全顺畅的弹性互动,以及多媒体式的深度社交。众厂商只有为用户提供更好的内容以及服务,提升其使用体验,才能在IM领域的独占鳌头。

      

责任编辑:admin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转载互联网平台或企业单位自行提供,对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不负责,Voipchina网对此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打印繁体】【投稿】【收藏】 【推荐】【举报】【评论】 【关闭】 【返回顶部

上一篇imo:从即时通信工具转型统一通信..
下一篇统一沟通以人为本 微软Lync引入青..

热门文章

图片主题

最新文章

相关文章

广告位

Copyright@2003-2009 网络通信中国(原VoIP中国) 版权所有
联系方式:503927495@qq.com
  京ICP备05067673号-1 京公网安11011111012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