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的信息化与通信融合产品选型平台及垂直门户
注册 登陆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 企业新闻 招标信息 行业应用 厂商专区 活动 商城 中标信息

资讯
中心

新闻中心 人物观点
厂商专区 市场分析
行业
应用
政府机构 能源产业 金融机构
教育科研 医疗卫生 交通运输
应用
分类
统一协作 呼叫客服 IP语音 视频会议 智能管理 数据库
数字监控 信息安全 IP储存 移动应用 云计算 物联网

TOP

即时通讯工具可否“一键通”?
2012-10-08 15:16:48 来源:南方日报 作者:【
关键词:一键通 即时通讯 综合通讯 微软
 
在互联网不断向移动端、平板电脑、电视或是客厅娱乐设备转移的大趋势之下,整合的“综合通讯”将会获得更良好的发展环境以及不断创新的可能性。

  在互联网不断向移动端、平板电脑、电视或是客厅娱乐设备转移的大趋势之下,整合的“综合通讯”将会获得更良好的发展环境以及不断创新的可能性。

  上班,打开电脑,相信很多人和笔者一样,第一时间打开的往往不是浏览器,而是各式各样的即时通讯工具。据艾瑞咨询发布的报告,截止到2012年上半年,中国即时通讯用户规模达到了4.45亿,这也意味着每3个中国人中就有1个人是即时通讯的使用者,而在大城市,特别是一二线城市,这个比例将更高。但是数量众多的即时通讯工具,厂商竞争激烈,用户选择纠结,使用关联繁琐。

  伴随着快速的用户数量增长,用户需求已经不再局限于普通的信息通讯需求,而是开始逐渐向多元化方向演变。大量用户开始强调个人沟通数据的同步,以及碎片化信息的整合,要求从碎片数据走向统一信息。在笔者看来,个人沟通工具也正在从传统通讯应用快速转向互动与整合平台,将用户最习惯使用的通讯方式进行整合,“综合通讯”的需求非常强烈。

  互联网行业一直热闹非凡,仅看沟通社交服务,微软Messenger都是主打高端客户需求导向,腾讯QQ则是锁定为中国中低端客户,飞信锁定的是中国移动用户需求,阿里旺旺锁定淘宝用户需求,新浪则为需要社交沟通的用户带来了微博,各类通讯形式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其主要目的都是迎合了用户不同场景的沟通需求,但缺点就是用户需要安装各式各样的客户端,并且每个圈子的好友抑或是不同、抑或是需要重新添加。

  似乎“综合通讯”是最有希望解决其他单一通讯工具的弊端,它更为全面地帮助用户体验便捷通讯带来整合化的沟通解决方案。在互联网不断向移动端、平板电脑、电视或是客厅娱乐设备转移的大趋势之下,整合的“综合通讯”将会获得更良好的发展环境以及不断创新的可能性。

  其实最早有“综合通讯”想法的是腾讯,腾讯早已经从只有QQ的时代走出,现在的腾讯拥有门户网站、SOSO搜索引擎、腾讯微博,以及在移动客户端风靡的微信等等拳头产品。而MSN中国在Messenger以外,也不断丰富着其产品线,形成了以必应Bing为首的搜索业务,以MSN中文网为首的资讯服务。此外,MSN中国在微软的大旗下,随着Window 8与Windows Phone 8等新一代PC及移动操作系统的问世,微软一直在强调的“N屏合一”也终将成为现实。以IM客户端为先锋的互联网厂商,个人通讯产品已经从平行的多个产品,逐渐向整合的“综合通讯”转移。

  谁能先占有综合通讯的市场,抢占了竞争的先机呢?微软、谷歌、苹果已经先行一步。以微软为例,从Windows 8预览版中能够看到,传统的集成于一个客户端中的功能模块已被拆分为邮件、日历、人脉和消息等并作为操作系统级应用,以满足用户在不同场景、实时与异步的通讯需求的相互搭配及交叉使用,做到了多种通讯渠道的无缝整合。

  希望以后上班后,打开电脑只要开启一个综合通讯工具即可。

      

责任编辑:admin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转载互联网平台或企业单位自行提供,对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不负责,Voipchina网对此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打印繁体】【投稿】【收藏】 【推荐】【举报】【评论】 【关闭】 【返回顶部

上一篇Avaya为香港国际机场提供统一通信..
下一篇如何有效利用统一通信平台?

热门文章

图片主题

最新文章

相关文章

广告位

Copyright@2003-2009 网络通信中国(原VoIP中国) 版权所有
联系方式:503927495@qq.com
  京ICP备05067673号-1 京公网安11011111012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