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的信息化与通信融合产品选型平台及垂直门户
注册 登陆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 企业新闻 招标信息 行业应用 厂商专区 活动 商城 中标信息

资讯
中心

新闻中心 人物观点
厂商专区 市场分析
行业
应用
政府机构 能源产业 金融机构
教育科研 医疗卫生 交通运输
应用
分类
统一协作 呼叫客服 IP语音 视频会议 智能管理 数据库
数字监控 信息安全 IP储存 移动应用 云计算 物联网

TOP

融合通信让沟通无极限
2012-05-28 13:27:14 来源:中国信息产业网 作者:申江婴 【
关键词:融合通信
 
实现随时、随地、跟任何人的无障碍信息交流是人类千百年来孜孜追求的通信终极梦想。通信的定义和人类通信手段演变历史都可以说明这一点。

  实现随时、随地、跟任何人的无障碍信息交流是人类千百年来孜孜追求的通信终极梦想。通信的定义和人类通信手段演变历史都可以说明这一点。

  回顾一下通信手段演变历史,我们不难发现,这部历史就是一部人类对信息自由交流终极梦想的追求史。从古老的烽燧报警,到书信往还;从滴答滴答的电报声,到楼上楼下、电灯电话;从作为上世纪80年代“新三件”的固定电话,到90年代风靡一时的“大哥大”;从2000年前后蓬勃发展的桌面互联网,到今天无处不在的移动互联网,通信手段和方式的巨大变迁,无不诠释着人类向通信的最高梦想前进,即任何人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都能够实现信息的无障碍沟通。

  我们知道,书信的缺陷是只能看文字,且时延太大,不能实现随地。弥补书信的不足,电报应运而生。电报比书信快了很多、可以即时发出,但不能实现即时送达。于是出现了固定电话,相对于以往的通信方式其最大优点是实现了语音通信,能做到随时交流,刚一面市就受到用户普遍欢迎。上世纪80年代在初装费不低的情况下人们成批成批地申请装机,因而短短几年内固定电话就实现了规模发展,飞入了寻常百姓家。细究固定电话自身的发展史,也经历了一个不断完善、向着人类通信最高梦想迈进的过程:最早是“摇把子”,随后是步进制,后来是程控。可是,即使是程控电话,其缺点也显而易见,它无法实现随地通信。移动电话随之而生,手机相对于固定电话最大的优势是摆脱了线的束缚,能实现随地通信和基本实现随时通信(关机时不行)。所以当时流行“身上揣着一部大哥大,走遍天下都不怕”的顺口溜。纵观手机自身的发展历程,从“大哥大”到2G手机,再到今天的3G智能机,同样是朝着人类通信最高梦想话音、数据以及多媒体通信的目标一步步迈进。

  书信也罢,电话也好,都要受制于信息传递容量,手机更是如此。如何实现自由、便捷、大容量的多媒体信息传递?互联网就是在这种背景下横空出世的,它把人类通信的终极梦想又朝前推进了一步。与电话、手机朝着随时随地方向发展的脉络不同,互联网是朝着大容量、多媒体通信的方向发展的。正因为如此,互联网的魅力无可阻挡,短短十多年时间,中国成为全球第一互联网大国。但是互联网也有它的致命缺陷不能实现自由移动。

  如何既能实现随时随地通信,又能不受信息容量和通信方式的限制?来自不同道路的移动电话与互联网终于走到了一起,这就是风靡当下的移动互联网。移动互联网是一种典型的融合通信。当然它的产品很多。我不想一一列举,就拿中国电信推出的“翼聊”为例吧。
  “翼聊”是融合通信时代一款典型的融合通信产品。

  它既基于手机,又基于桌面互联网,是一个跨平台、跨终端、跨运营商的真实社交沟通平台,集语音、文字、多媒体等多种沟通功能于一体,打破了传统IM在线接收、离线等待的局限,打破了只有好友间才能进行沟通的局限,打破了IT与CT分离的限制。它可实现单人、多人通信,还能开视频会议。

  “翼聊”成功地将信息技术(IT)和通信技术(CT)完美融合,将多媒体消息、语音、短信、视频会议、电话会议、微博分享、位置服务、社区服务等多种沟通方式进行融合,让人们在无论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都可以通过任何设备、任何网络,实现无缝的智慧沟通。可以说,“翼聊”是人类迈向通信终极梦想征途中的一次巨大跨越。

  我曾经给协同通信基地讲过一次课,我说对通信企业来讲,“翼聊”类融合通信产品面临巨大的发展机遇。融合、跨界是当前业界最热的词汇。所谓融合、跨界,通俗而言是指把原来不搭界的人和事凑到一起。其实,融合、跨界背后的深层次原因是技术在融合、产品在融合。融合、跨界背后最大的驱动力是满足人类迈向通信终极梦想的需求。

  以前,电信业与互联网产业是两条平行线,通信沿着通信的这条线走,互联网沿着互联网的这条线走,即使两者各自的下一代网络发展思路也是不同的,互联网往NGI走, 通信网向NGN前进。现在两个产业的技术已经在融合,既吸收互联网的开放、灵活,又纳入电信级的安全保障、可信、可管理特性。在人类最高的通信梦想指引下,互联网、电信网两股不同的发展力量汇集到一起,形成一股新的洪流。

  这两年业界流行能力开放与合作,互联网企业开放能力邀请通信企业参加,通信企业开放能力邀请互联网企业加盟,如中国移动曾举办全球开发者大会并宣布五大能力开放;中国电信于2010年推出国内首个能力开放统一合作门户,喊出了“有能力你就来”的口号,于2012年3月27日正式发布“天翼开放平台”;中国联通(600050,股吧)也举办了相应活动并推出了自己的开放政策。百度、腾讯、新浪、阿里巴巴等互联网企业也不甘落后。在这些纷繁复杂表象的背后,就是电信网与互联网融合的趋势在推动。

  在融合时代互联网和电信业有着不同的机遇、挑战与优势。互联网具有机制灵活、门槛低、强大的线上渠道能力等优势。经过十几年快速发展后,现在一些互联网公司成为业界大鳄,资金实力雄厚。同时,我们也要看到,互联网的最大优势也是其劣势:自由意味着安全性差,门槛低意味着竞争残酷,新兴企业意味着缺乏信用积累。互联网的劣势就是通信网的优势。通信网安全性高、电信级的服务保障好、信用品牌好、强大的线下渠道能力。这些优势,构筑了通信网较高的进入门槛。

  互联网向电信网进军,电信网向互联网拓展,这两者哪个机遇更大?应该说双方各有机遇与挑战。相比之下,在当前我认为电信网还存在那么一点时间差给予的机遇。互联网要往电信网进军,前面面临的是万里长城,门槛较高,电信级的服务保障需要花较大代价、较长时间重新建立。与之相反,由于互联网比较自由、门槛低、尽力而为,电信网向互联网拓展将是一马平川。这为电信网提供了雄霸天下的机会。

  但是,这个时间差不会太长,机遇稍纵即逝。优势也只是相比较而言,何况电信业还有机制制约这个最大的基因问题。电信业如果不能抓住机遇做大做强,则未来危矣。

      

责任编辑:admin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转载互联网平台或企业单位自行提供,对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不负责,Voipchina网对此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打印繁体】【投稿】【收藏】 【推荐】【举报】【评论】 【关闭】 【返回顶部

上一篇欧盟称华为、中兴获政府非法补贴 ..
下一篇融合通信潮流下网经科技教你HOLD..

热门文章

图片主题

最新文章

相关文章

广告位

Copyright@2003-2009 网络通信中国(原VoIP中国) 版权所有
联系方式:503927495@qq.com
  京ICP备05067673号-1 京公网安11011111012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