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的信息化与通信融合产品选型平台及垂直门户
注册 登陆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 企业新闻 招标信息 行业应用 厂商专区 活动 商城 中标信息

资讯
中心

新闻中心 人物观点
厂商专区 市场分析
行业
应用
政府机构 能源产业 金融机构
教育科研 医疗卫生 交通运输
应用
分类
统一协作 呼叫客服 IP语音 视频会议 智能管理 数据库
数字监控 信息安全 IP储存 移动应用 云计算 物联网

TOP

即3Q大展战后,腾讯企业QQ与imo云办公室(统一通信平台)开战
2012-04-06 10:23:40 来源:赛迪 作者:【
关键词:腾讯企业QQ imo 统一通信平台
 
即3Q大展战后,腾讯企业QQ与imo云办公室(统一通信平台)开战,3月26日下午,北京中国大饭店会议室,一场特殊的新闻发布会正在进行。会场的背景板上醒目地写着几个大字——腾讯,请道歉。


   目前,每个上网的人恐怕都要有一个或几个QQ号,也许还有MSN账号。和个人IM(即时通信)产品普及程度相比,企业IM市场只能算刚刚起步。imo公司即便是这个市场中占有率最高的企业,知道的人也并不多。

  不过,imo公司马上就会出名了,因为它把IM巨头腾讯选为对手,开始了一场不计后果的战斗。

   

  “腾讯,请道歉!”

  3月26日下午,北京中国大饭店会议室,一场特殊的新闻发布会正在进行。会场的背景板上醒目地写着几个大字——腾讯,请道歉。

  “唉!”imo公司运营总裁张翀睿轻轻叹了口气,准备开始对腾讯进行控诉。不过,在控诉前,他还需要花几分钟时间让记者们了解一下imo,因为不要说在ICT领域,即便是在互联网领域,企业IM也是一个不起眼的小分支,能知道imo公司前世今生的记者更是凤毛麟角。

  imo公司成立于2007年3月,研发和管理总部位于上海,是一家定位于企业IM市场的企业。经过5年多的研发和17个月的试运营,该公司于2010年12月正式开始运营imo平台,已经拥有10万家企业客户,并计划在2013年底、2014年初上市。目前该公司使用的名称更多是“imo云办公室(统一通信平台)”。


  此次imo公司特意从上海总部跑到北京举办发布会,源起于不久前的一场冲突。3月21日,当得知腾讯将在上海花园饭店举办企业QQ产品发布活动的时候,imo也租下了旁边的会议厅,布置了多块展板,列举各种腾讯企业QQ的不正当竞争行为。同时imo的多位代理商还高举写有“抗议腾讯抄袭”、“抗议腾讯恶意竞争”的牌子。此后,两家公司的工作人员发生了激烈的争吵,imo展厅内的展板被人拉倒,并有部分损毁。最后,imo的工作人员拨打了110报警电话,警察赶到后平息了争端。

  张翀睿表示:“腾讯一直就有面向企业用户的IM产品——RTX,但那只是一款软件,和imo这样的平台产品不是一回事,大家的竞争也相对正常。但今年2月8日,腾讯正式推出了企业QQ,新换了一批人,他们就不按常理出牌了。”他认为,腾讯企业QQ每年都要对每个企业客户收取几万元到几十万元不等的费用,自然将实行免费模式的imo视为眼中钉。

三大罪状存疑

张翀睿列举了腾讯的三大罪证,并在发布会现场针对截屏图片进行了说明。

  罪证一:购买百度关键词,劫持imo用户。imo提供的截屏图片显示,用户搜索“imo企业即时通信”时,在搜索结果页面最上面的推广链接第三条出现的是“企业QQ办公版为中小企业提供高效的企业即时通讯”,该链接指向腾讯企业QQ的网站。不过,目前该推广链接已经不存在了。

  罪证二:抄袭imo的文章和概念。2月17日,Donews网站转载了《信息时报》文章《移动互联网时代:把办公室装进口袋》。这篇对腾讯企业QQ的报道,出现了整段抄袭imo在2011年12月27日发表的《移动办公室:企业即时通信的下一个金矿》的内容。3月12日,Donews网站署名佚名的文章《腾讯首创可管理的企业QQ 提升通讯管理能力》称,腾讯首创了“可管理的企业即时通信”等内容。但是张翀睿认为这个概念是imo早在2010年12月8日的产品发布会上就已经提出的,在相关文章中早有体现,并非腾讯首创。


  罪证三:利用水军恶意诋毁imo。3月12日,网络上突然出现大量诋毁imo以及网易即时通、263EM等产品的内容。笔者按照张翀睿提供的线索,在新浪微博中找到ID为“互联网IDIOT”的博主在3月12日17:32发布的一条微博:“#企业即时通讯工具选型#大家有什么好的企业即时通信工具推荐吗?网易即时通、263EM,还是imo企业即时通信工具好?还是新出来的腾讯企业QQ办公版好?我没主意了~大家帮忙推荐!”在这条微博下,截至3月28日,已经有3068条转发和2026条评论,其中很多评论都是抬高腾讯、打压其他产品的内容。这位有着1567位粉丝的博主发布的其他微博都鲜有评论和转发。因此,imo怀疑这是腾讯在背后操纵的。

  不过,对于以上imo给出的证据,也有业内人士表达了不同的看法。“在百度关键词的推广链接文字中含有imo字样,的确是腾讯做得不妥的地方,但现在已经撤掉了。而另外两条则并不能确认是腾讯的过失。”该人士认为,文章的抄袭,更应该是网站编辑和媒体记者的责任,腾讯的责任充其量是市场公关人员没有尽职;关于“可管理”理念的首创,腾讯说的是“可管理的企业QQ”似乎并没有太多不妥;水军诋毁imo及其他同行,则更是很难找到是腾讯所为的证据。

腾讯有苦难言

  张翀睿表示,腾讯“不仅突破了商业道德底线,而且触碰了法律的底线”。他提出了三点要求:3月21日打砸imo展会现场的腾讯工作人员,必须登门道歉;赔偿现场损坏的展板、展架(价值718元);要求马化腾给予正面回应,并保证抄袭、打压等类似事件不再发生。

  针对上海花园酒店冲突事件,虽然张翀睿认为imo自始至终都是在理性地表达自己的主张,就是想让用户看到证据、知道真相,但显然imo的做法客观上激怒了腾讯当时的现场工作人员。


  记者联系到腾讯的相关市场工作人员,提出采访要求。该工作人员在请示领导后表示,腾讯将不对此事进行回应。

  这已经不是腾讯第一次对争议事件采取不回应的态度。据笔者了解,2010年底腾讯与360公司的“3Q大战”结束后,腾讯在内部研讨会上就曾经反思,认为不应该对360公司采取过激的反击行为,而且,对以后发生的各类口水战,腾讯一般都采取不回应的政策。

   有关腾讯模仿其他互联企业产品和业务模式的质疑由来已久。腾讯也许觉得很委屈,为什么在计算机硬件、软件领域,不少的企业生产和销售同一类产品,而到了互联网领域,腾讯和其他企业推出类似的产品和服务就被指为模仿甚至抄袭,并遭到业内同行的一致声讨?况且,这次冲突的原因还不是抄袭产品的问题。

  腾讯无疑是国内IM领域的大哥大,随着企业级市场逐渐成熟,腾讯以企业QQ再度发力企业IM市场,似乎也是情理之中的事。

  张翀睿也强调,imo并没有认为腾讯企业QQ抄袭了imo的产品,只是对腾讯采取的一些非常规的市场手段忍无可忍。对于一些媒体提出的“imo是借此炒作”的质疑,张翀睿予以了坚决的否认。

记者手记

希望不是为了炒作

  在发布会现场,有三个媒体同行先后向笔者询问了同一个问题——以前是否听说过imo公司?因为他们没有听说过。

  笔者曾经参加过imo公司2010年10月的发布会,后来也曾经与张翀睿有过接触和交流。应该说,imo是个低调的企业,张翀睿也是一个温文尔雅、简单务实的企业领导者。此次在发布会现场与张翀睿交流,笔者可以明显感到他是真被气坏了。

  因为和腾讯相比,imo公司的业务规模和企业声望都太微不足道了,因为业界在质疑”腾讯总是在模仿“的同时,也有另外一种声音认为,和腾讯打口水仗是一种可以快速成名的宣传推广方式,所以,很多人想当然地怀疑imo公司也可能有此动机。笔者无法揣测imo公司此次行动的真实意图,但希望它不是为了炒作。

 

      

责任编辑:admin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转载互联网平台或企业单位自行提供,对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不负责,Voipchina网对此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打印繁体】【投稿】【收藏】 【推荐】【举报】【评论】 【关闭】 【返回顶部

上一篇网经科技:融合通信创新应用 引领..
下一篇企业级移动统一通信尚处初级阶段

热门文章

图片主题

最新文章

相关文章

广告位

Copyright@2003-2009 网络通信中国(原VoIP中国) 版权所有
联系方式:503927495@qq.com
  京ICP备05067673号-1 京公网安11011111012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