停牌长达5个月之久的紫光股份一经复盘,就连续达到15个涨停,这在中国股市的科技板块并不常见。
究其原因,连续涨停背后是一起收购案的尘埃落定。
5月22日,清华控股有限公司与惠普宣布达成协议,前者旗下紫光集团下属子公司紫光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紫光股份”)收购惠普旗下“新华三”公司51%的股权,成为其控股股东。
从资本市场的表现看来,社会公众对于新华三价值的肯定可见一斑。公开资料显示,新华三包括杭州华三通信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华三通信”)和中国惠普所属的服务器、存储和技术服务业务,总估值约45亿美元。
一向低调的华三通信被推到了聚光灯下。
“新华三的成立,是行业的呼唤,更是国家打造高科技产品龙头企业的绝佳机会。”华三通信首席执行官曹向英近日表示。曹向英向我们阐释了本次收购对于新华三带来的影响,以及华三成为“新IT基础架构领导者”的未来谋局。
从灵魂到肉体的归宿
“秉承本土研发、本土制造、本土创新,华三通信在灵魂上一直是一家真正的自主可控企业。而此次收购,则彻底解决了公司肉体上的身份问题。”曹向英坦言,背靠清华的紫光是一个非常理想的交易伙伴。此次收购后,新华三终于有了“国有户口”。
这是华三通信成立12年来在资本市场上的第三次易主。2003年,华为与美国3Com合资,华三通信诞生,其创始团队骨干均来自华为;两年后,3Com以51%的股份成为控股股东;一年后,华三通信成为3Com的全资子公司;2010年,华三通信与母公司3Com被整体打包出售给惠普。
作为国内首家以技术换市场成立的企业,华三通信虽历经股权变动,却始终保持了核心竞争力和高速发展。IDC数据显示,2014年华三通信以30.9%的市场份额占据中国交换机市场第一的位置,同时连续第五年保持着中国企业级网络市场份额第一和第七年无线网络设备市场份额第一的领先地位。值得一提的是,在企业网领域,华三通信是唯一能在中国这个区域市场“打败”思科的中国企业。
然而,随着“去IOE”“信息安全”成为中国信息化的主流声音之后,华三通信还是因外资身份的问题,在一些央企、政府的信息化项目招标中受到质疑。2014年,在三大运营商的路由器、交换机设备集采中,虽然在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的份额没有太大变化,但中国移动的中标份额相对往年还是大幅减少,而此前几年,华三通信一直是运营商数据通信产品集采的主流供应商。
“除了身份问题,紫光股份还有一个很好的资本运作平台,这个平台对于新华三未来的投资和交付模式的探索提供了无限可能。此外,我们一直和清华的科研团队有着很好的沟通,收购之后,新华三势必会和清华大学进一步加深合作,清华也会为新华三带来更多科研人才。”曹向英表示。
紫光股份涨停了,新华三有了国有身份,而惠普也希望通过此次并购让新华三的产品和技术更好地服务于中国市场,乃至推向全球。“此次收购完全是一个多赢的局面。惠普是嫁女儿,怎么可能下嫁呢?”曹向英笑道。
网络设备市场的新格局
三易其主,新华三终于可以以正式国产厂商的身份参与中国网络设备市场的竞争,这也引发了业内对于中国乃至世界网络设备市场竞争格局的猜测。
一个绕不过去的话题就是“挑战华为”。来自2014年IDC中国企业硬件市场份额调查报告显示,新华三在服务器、存储和网络设备的综合占比为16.5%,仅次于华为,华为以18.5%的份额位居第一。在这份报告中,联想、浪潮排在第五、第七,市场份额分别为7.6%、5.6%。
在曹向英看来,华为的三大业务中,企业业务仍是新华三最大的竞争对象,“虽然华三通信在中国企业网络市场份额排名第一,但是在运营商领域还有更大的增长空间。新华三在IT基础架构几大业务上的解决方案和创新能力,并不落后于华为。”
作为当年华为3Com创始团队成员,曹向英深知老东家华为的强劲实力,但是也更加相信自己的团队。这么多年来,华三通信一直持续稳健成长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拥有强大的内在组织基因。曹向英告诉记者,华三通信的核心团队始终比较稳定,因为华三通信不仅继承了华为的狼性文化和奋斗精神,而后期随着3Com、惠普等外资的进驻,又为华三通信注入了开放合作的基因和先进的管理,这些都将为新华三在与华为的竞争中发挥正向作用。
一个有意思的数字,在国内通信行业中,华三通信的平均年龄处于前列,在近5000人的庞大团队中,工作年龄大于10年的人超过了10%,足见华三通信团队的稳定性。
除了团队,华三通信的企业发展战略也一直没有变,“华三通信始终是以客户为导向的创新,而且我们的创新是有时效性的。”据介绍,华三通信拥有2800多人的科研团队,每年的科研投入都会占据当年收入的15%以上,截至目前,华三通信累计申请专利超过5800件,其中发明专利比例超过90%,平均每个工作日就有两件专利申请。
作为华三通信业务的延续,新华三不仅会保持与扩大现有的技术和市场份额,还会一如既往地致力于创新与人才培养,“如果国内IT市场只剩下两家企业的话,肯定会有新华三一席之地。”谈及未来目标,曹向英说。
新IT与国家战略
曹向英的自信,源于华三通信近年来在新IT基础结构领域的耕耘。
早在2013年,基于对全球互联网化的深刻理解,华三通信就提出“新IT”理念,即通过创新IT推动百行百业的变革。而这也一度被业内认为,其预先迎合了国家的互联网+战略。
2014年,华三通信正式启动了向“新IT基础架构供应商”的转型,制定了成长为“新IT基础架构领导者”及“新IT生态圈构建者”的目标,志在通过构建新的IT生态圈,让“新IT”成为驱动各行各业变革与发展的引擎。
来到2015年,随着“互联网+”“中国制造2025”等国家战略的发布,提前进行新IT布局的华三通信站在了时代发展的风口上。
“所谓新IT的最大需求,就是把IT的基础架构打通,提高资源弹性,实现真正融合。新IT具有可定义、自适应、随需而变、动态平衡等特征,是承载中国制造转型升级的重要支点。”曹向英表示,无论是“互联网+”,还是“中国制造2025”,都是在强调数字化、智能化、网络化对传统产业能力的全面提升,这其中的核心就在于云计算、大数据、大安全和大服务,而这也正是华三通信新IT的精华含义所在。
华三通信希望以创新性IT基础架构去驱动百行百业的业务创新,让IT从客户的业务辅助性支撑转变为具有颠覆性功用的业务发展引擎。而作为百业之首的制造业,则首当其冲受益于“新IT”的创新理念与实践。
中联重科的企业云平台即为华三通信“新IT”理念的一项重大实践。身为中国基础设施建设装备制造业的龙头企业,中联重科面对全球制造业格局剧烈变动下的重压,主动选择了由“生产型制造”向“服务型制造”进阶,通过为客户提供定制式产品与定制式服务来打造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而为这一转型提供技术可能的,正是华三通信为中联重科构建的新IT基础架构。据介绍,该体系能帮助中联重科充分利用大数据、云计算与物联网技术,与客户的多元化产品与服务需求实现即时联通,并以此激发企业的创新潜能,为更好满足客户真实需求而开发与创新全新商业模式,实现企业向服务型制造企业脱胎换骨式的跃升。
眼下,华三通信在发现并满足各行业的新IT需求方面已经走在了整个产业的前端,针对云计算、大安全、大互联、大数据和智能服务等各领域推出了相应的产品和解决方案。
“在全球化的浪潮之下,中国的IT行业正在呼唤新华三这样一个企业出来。国家也希望国内出现更多的高科技产业龙头企业。新IT作为一种颠覆力量,新华三的成立势必也会加速中国高科技产业的发展。”曹向英说。
值得一提的是,海外市场在华三通信整体市场份额中一度达到1/3,回归国有身份,新华三势必面临海外市场的拓展问题。对此,曹向英表示,惠普将成为新华三海外市场的独家渠道合作伙伴。相比国有身份在海外的制约,清华雄厚的科研创新能力会吸引海外合作伙伴继续支持新华三。作为国内第一家用技术换市场的企业,华三通信凭借在欧美市场多年的打拼,经历了很多企业没有经历过的安全管控,每一次华三通信都完美地提供了解决方案。新华三能否在海外市场继续阔步前进,曹向英表示,愿意做更多的尝试。
诚然,新华三在接下来还要面临过渡期的整合等一系列问题,但是曹向英并不纠结,“要相信大众的判断,更加相信股东的智慧。”
眼下,紫光股份已经宣布二号员工持股计划,也算是给新华三吃了一颗定心丸。展望未来,曹向英坦言,华三人矢志创新,已经在大互联、大安全、大数据和云计算等核心技术领域形成了强大的积累。本次收购将加速华三通信实现“新IT基础架构领导者”的愿景。伴随着互联网+和国产化热潮的涌动,新华三将会爆发出全新的力量,推动本土创新下一步的高速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