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五”期间,山东不断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通过巩固完善新农合制度,不断提高农民补助标准;通过开展“卫生强基工程”“东西部对口支援”,实现了卫生人才技术资源向基层流动,加强了基层医疗服务能力,有效缓解了农民“看病难、看病贵”问题。
2006年,黑龙江省佳木斯大学临床医学专业毕业的崔金梅找工作时,看到了胶南市招考镇卫生院医生的信息便报了名。在胶南市开发区医院接受了3年培训,考取了执业医师资格后,她回到灵山卫中心卫生院工作。目前在全省乡镇卫生院,像崔金梅这样接受过上级医院培训的医生越来越多,基层医疗机构的医疗水平得到很大提高。而几年前,由于医疗设备的落后和专业人才的匮乏,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的诊疗能力得不到老百姓信任,生存艰难;农民舍近求远到县医院或城市医院看病,加剧了“看病难”。
“十一五”期间,山东开展了“卫生强基工程”,扎实开展“培训提高行动”和“规范服务行动”,2009所城市大医院与6892所基层医疗机构建立帮扶关系,派出8841名专业技术人员在基层医疗机构长年驻点坐诊。随后又实施东西部地区卫生对口支援工作,确定东中部7个市对口支援西部5个市,全省共有474所县级及以上医疗机构和1684个乡镇卫生院参与对口帮扶工作,分别派出7015名和5443名专业技术人员,帮扶基层医疗卫生机构 8305 家。同时,在岗培训乡镇卫生院人员5.87万人次,乡村医生 13.4万人次,安排2060名基层在岗卫生人员进行全科医生轮岗培训。招聘416名临床医学本科毕业生,在县级医院经过3年全科医师规范化培训后安排到乡镇卫生院工作。全省基层卫生机构服务能力得到普遍增强,逐步由过去单一坐堂式的医疗模式转变为预防、保健、医疗康复、健康教育等6位一体的服务新体系。农民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较满意的基本医疗服务;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门诊量、住院量大幅提高。
为缓解农民“看病贵”,我省巩固完善新农合制度。农民参合率达到99.6% ,超出国家医改目标 9.6个百分点。政府补助标准从 2003年—2005年试点时的人均 10元,提高到今年7月的人均 120元,政策范围内住院费用报销比例近60% 。 全省所有县(市、区)实现统筹地区内参合农民医疗费用即时结报,90 个县(市、区)实现本市内住院即时结报,18个县(市、区)开展省级定点医疗机构即时结报试点。27个县(市、区)实施农村儿童重大疾病医疗保障试点工作,累计有174人次受益。39 个县(市、区)开展了按病种付费、总额预付等支付方式改革。
未来五年,我省将继续围绕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目标,着力解决目前基层医疗卫生人员不足的问题,重点加强资源优化、结构调整工作,进一步提高基层卫生服务质量和水平,让人民群众可以在农村、社区得到安全、有效、及时的基本医疗卫生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