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识“硅谷教父”
今年春节期间,我在硅谷见到了几位天使,其中最著名的是Ron Conway。他被称为“硅谷教父”,实际上他亲和力非常强,他完全是靠人脉来做天使投资,硅谷所有的人他几乎都认识。
我在微博里写了见硅谷最牛天使Ron Conway的感想:1)硅谷教父Ron是几乎每个成功公司的天使,失败率只有33%;2)他最大的价值是他30年的人际网和个人名声;3)他的投资模式是:拟定战略方向,拉拢专家共投,依靠别人做分析;4)一天见五个团队,快速决策,每笔投少额;5)小而精的三人团队,时间分配给成长最好的公司。
Ron跟我说,他最大的优势就是广结善缘,三十年形成的人际网。每家他投的公司,每个他认识的人都非常认可他,他做人做事的准则就是他是一个真正的教练、帮助者,他会选一些重要的技术、产品的趋势,然后去投很多比较靠谱的人。他就每个投一点,投了200多家,著名的包括Google、PayPal、Twitter、Facebook等,失败率只有33%。
这次和Ron Conway见面特别有意思,谈了以后,他就说,哇,创新工场这个模式特别好,我可不可以投?我说,好啊,我欢迎你投。他说,我投5万美金可以吗?我都不能相信这个有几亿身家的人只投5万美金。我说:你投1块钱我都欢迎。然后他说:我知道你不需要我的钱,但是钱代表我对你的信任,我可以帮你再介绍硅谷最有名的隐身幕后的天使,这些人的人脉你用得上的,而他们也需要了解中国。
从美国回来以后,我就收到一份名单,里面全是美国的who’s who,最大的媒体界、最大的互联网公司的CEO,某某界最有钱的人,过去我在硅谷工作那么多年,也没认识这么多人。其实创新工场现在并不是特别缺钱,但是Ron的意思是说,这十几个人每个人投几万美金也好,几十万也好,以后跟你就是一家人了。我切实感到一个天使如果做得好的话,可以引发这样一个呈指数成长的人际关系。
硅谷天使投资的历史
在硅谷的初期,其实VC扮演的角色就很近似今天的天使。因为当时的公司都特别需要帮助,VC就会在各方面提供特别完善的帮助,有时甚至还会直接在公司担任重要职务。硅谷最著名的Kleiner Perkins在初期就给创业者提供了最细腻的扶持。另外,苹果公司前CEO迈克·马库拉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后来,硅谷出了一些很有价值的公司,而这些公司上市后,有些高管卖了股票,运用自己对技术和产业的理解,和过去建立的人脉,参与天使投资。这里面有些离开了公司,比如说John Doerr离开Intel加入Kleiner Perkins。也有些留在公司做天使,比如说Sun的首席科学家Andy Bechtosheim投资谷歌。这些天使和中国著名天使周鸿祎(微博)、雷军(微博)等都有些相似。
不过这些天使的一个共同点就是:用较少的钱占较少的股份,这样做得好的公司估值上升后,可以稀释很少就得到下一笔资金,而且保留创业者控股的良好状况。而在中国,有些天使被称作“魔鬼”,他们利用了创业者早期“想多融点钱”的心态,误导创业者,让天使一开始就控股。如果做得好,几轮之后,创业者才发现自己已经没有多少股份了!
以上是过去天使投资的概括状况。但是,最近5年,硅谷天使发生了很大的变革。
近年硅谷天使的变革
(1)最佳天使机遇
近年来,创业的成本越来越低。因为有了开源软件让创业者不必什么都自己写,可以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有了Amazon Compute Cloud云计算降低了租赁服务器和带宽的费用。有了App Store网上商店,创业者省下了市场销售费用,服务放到网上就可以赚钱了。过去一个软件公司达到A轮融资可能要上千万美金,但是现在有些公司花百万美金就可以了。
另外一方面,互联网巨头市值倍增,同时整个产业链的产品开发速度加速,竞争剧烈。时间就是金钱,所以很多互联网公司愿意花较高的金额来收购尚未赢利、尚未有收入、甚至尚未推出产品的公司。比如说谷歌2010年就收购了26家公司,除了一个例子外,都是在一千万到一亿美元之间的未上市公司。
低廉的创业成本,加上丰厚迅速的退出机会,带来有史以来最好的天使投资环境。因此,这五年,硅谷冒出了很多天使。这些天使有些有创业经验,有些从大公司出来,还有些依然在工作。
(2)天使年轻化
过去七八年,硅谷有一个比较有趣的现象:天使越来越年轻。以前的天使都是45岁到70岁,退休后或成功后,从前一代的领域(例如半导体)跨越领域来帮助新创业者(例如互联网)。而现在因为有Google、Youtube、Facebook等公司的成功孕育了一批年轻的30多岁富人。这些Web1.0造出来的富人就自然地成为了Web2.0的天使。
这批年轻创业者有几个特性:1)是技术产品的专家;2)有雄厚的个人资本;3)有反VC心态。反VC心态是来自他们当年自己创业的时候,吃过VC的亏。这些天使会跟创业者站在一起,和VC对抗,帮助创业者避免上当吃亏。这些天使虽然年轻,但是有成功创业经验,懂的技术产业产品都比VC多,而且吃了VC的亏,现在站出来跟VC打对台,就导致VC进入一个恶性循环。这批人成为天使以后,VC的日子就越来越不好过了。
(3)超级天使:天使基金化
大部分的个人天使都是在某方面很有特色,但是也不可能是全才。比如说Ron Conway的特色是人脉、Dave McClure的特色是互联网产品迭代开发、Sean Parker的特色是Web 2.0的知识。这些天使在过去往往是独行,但是现在Deal多了,他们也会开始结盟。有些天使就会找互补的其他天使,每个项目一人投一半,既利用了彼此的专长,也分散了风险。
结盟的自然下一步就是募集资金,做基金。很多有钱人看到投早期的机会比以前好,回报也高,但是自己又没有这方面的能力和知识,就找这些著名天使,请他们管理自己的资金。这些天使也乐于有更多的资金,所以在短短的一两年内,硅谷的天使基金就像是雨后春笋一般地冒了出来。比如说:马克·安德森融了一个巨大的基金,还有很多新的小型的天使基金,比如说Y Combinator、Ron Conway的SVAngels、Dave McClure的500 Startups、Chris Sacca的Lowercase Capital、Aydin Senkut的Felicis Ventures、Sean Parker的Founder’s Fund等。
这些天使机构和天使基金也被称为超级天使(Super-Angel),在硅谷是一种新势力,也是一个新现象。超级天使崛起非常地快,也会带来巨大的影响。
中国也在走美国的路子,慢慢也在结构化,比如说泰山基金、创新工场发展基金等都是类似的例子。
(4)天使办孵化器,打造“创新工场”孵化模式
有些超级天使除了提供基金,也开始创立孵化器。硅谷最火的一家超级天使孵化器是Y Combinator。它的模式跟创新工场很像,只是项目比创新工场更小、更早期。Y Combinator一个项目只投2、3万美金,占5%左右股份,会安排教练给每个创业者,并且有创业课程等的辅助,但是不提供创业场地。除了它之外,还有以房租换股份的Plug and Play、纽约市的高科技孵化器Betaworks、横跨欧美的Seed Camp、拥有最多非全职教练的TechStar加速器。
当然,这个模式依赖的是美国有强大的生态系统:天使很多,VC可以接下“毕业生”,还有大公司愿意收购。但是,这三个条件在中国都还不完善。天使不多,VC不投这么早期的,大公司宁愿山寨也不收购。另外,中国创业者更需要帮助。因此,创新工场和Y Combinator有几点不同的地方:(1)创新工场自己有创新工场发展基金,可以投那些最有希望的项目,直到他们可以被VC投资,或被大公司收购为止;(2)创新工场会要求所有得到我们投资的团队搬入工场,这样更方便得到多方面(法务、人事、财务、技术架构、用户体验等)的辅助。
(5)天使与创业者结盟对抗VC,打乱VC格局
硅谷天使的崛起完全打乱了VC业的格局。除了上面描述的天使与创业者结盟对抗VC之外,有些超级天使甚至跳过了VC,直接接上投资银行、私募或像俄罗斯DST这样的基金做上市或推延上市。
这样一来,早期最高回报的机会被天使占去,后期Pre-IPO最稳当回报的机会又被投行、私募、DST等占去。VC所剩的是低回报、中风险的中期。如果刨开Google,硅谷过去十年整个VC业回报都是负的。再加上天使和后期私募捣乱,雪上加霜,现在除了顶尖的VC之外,大部分的硅谷VC都面临灭顶危机。
中国的VC也面临这样的挑战吗?现在中国VC的回报还是比较好的,但是上述几个趋势在中国迟早会发生的。不少VC已经被后期的利润引诱到了后期。创新工场设立后,也有不少机构开始往早期进军。所以,几年后在中国也可能会看到中期VC的挑战,尤其是如果天使快速崛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