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7日,2015中国国际电子信息科技创新展览会新闻发布会在全国人大会议中心举行,工信部、国资委、科技部等有关部委领导出席。会议宣布,由工信部、中国科协指导,中国电子学会主办,北京阿里阿里文化传媒有限公司等国内著名会展服务公司联手打造的2015中国国际电子信息科技创新展览会,将于10月9日至11日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举行。
本届大会以“自主创新,融合发展”为主题,涵盖大会产品展示、信息创新技术产业高峰论坛、2015中国电子商务年度盛典、名商顶级企业家交流峰会等五大主题内容,包括了几乎所有的技术创新领域,如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智能制造、消费电子、智能家电、锂电池和新能源、创客及智能可穿戴、电子商务、现代物流与供应链信息管理技术等等。
工信部相关领导在讲话时指出,《中国制造2025》的核心在创新驱动、转型升级,科技创新是创新驱动的重头戏。要健全产学研用相结合的制造业创新体系,加快重大科技专项和行业共性技术攻关,加速科技成果的产业化,大力提升关键环节、重点领域和企业创新能力。工信部将继续推进中小微企业科技创新,从而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具体的措施包括:一是支持中小企业创业基地建设,出台《国家小型微型企业创业示范基地建设管理办法》,优化小型微型企业创业创新环境,鼓励有条件的中小企业创业基地打造众创空间;二是完善创新创业公共服务体系,为中小企业创业创新发展提供找得到、用得起、有保障的服务;三是建立创业辅导师制度,持续开展创业辅导师培训工作,为创办小微企业提供精准服务,提高创业成功率和小微企业存活率。
国资委相关领导表示,提高国有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关键是从体制机制入手,重点是形成创新动力、完善创新模式、优化创新环境,最终提高创新能力。推动形成有利于激发国有企业创新责任的长效动力机制。进一步完善激发国有企业创新动力的制度框架,从根本上解决国有企业长期存在的“有能力、缺动力”和企业家行为短期化等问题。他透露,国资委当前正推动设立1至3只中央企业创新投资基金,以拓宽央企投资渠道,加大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力度。一方面,加强央企在科技创新方面资金和技术的结合,激励央企运用新机制加大企业间的协同发展;另一方面,鼓励央企投资、并购具有前景的创新型企业。这是国家首次在国资委层面设立央企创新母基金,促进央企实施资本与技术双轮驱动战略,下一步将研究并提出“十三五”以及更长时期企业创新的思路和方法,制定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总体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