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从工信部官网上了解到,此次被曝光的内置吸费软件的手机型号共5款,分别为夏新μ320、UT637(UT斯达康)、TS618(天时达)、CBT-V1600(中宝移动)、COMOOK688(港利通)。手机吸费事件的发生,再次将国产手机置于公众信任危机当中,也将主管部门——工业和信息产业部(以下简称“工信部”)的怒火点燃。日前,工信部以雷霆手段,对媒体曝光的内置后门软件吸费的国产手机作出严肃处理,夏新、UT斯达康、天时达等手机厂商已被责令限期整改。前有主管部门的重拳,后有公众的口水,不争气的国产手机厂商怎样才能拯救自己?5月26日,芯片厂商——展讯通信牵头,联合联想、海信、新邮通、腾讯网等百家行业知名企业,建起国内首个“绿色手机联盟”。据了解,该联盟设立的宗旨主要是抵制手机预置任何恶意吸费、涉黄的非法软件业务。
“绿色手机联盟”成立,能否拯救处于信任危机中的国产手机?在金钱面前,它们能严格遵守自己的誓言吗?
国产手机再蒙羞
继今年3·15晚会曝光手机预置业务涉黄、恶意吸费等问题后,5月8日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栏目再次曝光一些国产手机存在“吸费陷阱”——暗藏“吸费”应用程序,不知情的用户点击后会被自动扣除资费。
事实上,吸费事件的发生,源于国产手机厂商与增值服务商以及方案提供商之间的狼狈为奸。据了解,这些手机中都内置了某些业务,只要用户点击菜单,就会自动发送短信。几秒钟后,用户会收到一条业务使用“确认”短信,而在用户没有进行任何回复确认的情况下,其手机就会自动扣除话费。有的甚至在没有任何提示和确认的情况下,也会被收费。
被工信部点名批评的天时达TS618手机中,收费菜单竟然多达35个。手机中的开心农场、大富翁VS女秘书、熟女在线、新鲜尤物……这些看似游戏和实用软件的功能菜单,实质正是被内置在手机里的一个个收费陷阱。
这些手机怎么会有那么多的收费菜单呢?这些菜单又是怎么被内置到手机里的呢?《IT时代周刊》为此展开了调查。据了解,这与增值服务提供商有紧密关联。
目前,几乎所有的吸费软件都与SP(增值服务提供商)相关,记者从315消费电子投诉网了解到,其中最受诟病的两家SP分别为北京鸿帆科技有限公司和深圳市华动飞天网络技术开发有限公司,许多存在吸费后门的国产手机,都内置了这两家SP的后门软件。
据了解,在现有政策下,手机厂商是不能直接和SP进行合作的。早在2007年1月,中国移动就出台了《移动梦网SP合作管理办法》,明文禁止SP和终端厂家直接进行终端内置业务的合作。
但由于大部分国产手机生产环节中,还存在一个重要的角色——手机方案提供商。它主要负责提供整套手机设计方案,包括研发手机主板、设计操作系统,它们把带有操作系统的主板卖给手机生产商,生产商再采购外壳、液晶屏等部件组装成品手机。
由于没有规定SP不能和方案提供商合作,因此这些无良SP与方案商合作,直接将吸费软件内置在手机设计方案中,所得利益与方案商分成。据悉,一般是三七分成,方案商分七成,SP分三成。
为扣取更多用户的信息费,有的手机增值业务供应商甚至在手机里内置定时发送程序。就算用户没有点击这些收费菜单,它也照样扣你的钱。据SP工作人员透露,SP在手机里设了一个定时器,时间设定为一个月。一个月后,它就会自动启动。
谁是元凶
谁是“吸费陷阱”背后的元凶?是那些缺乏社会责任的部分国产手机,还是屡禁不止的无良SP?手机吸费事件爆发后,工信部除对不争气的国产手机厂商施加重拳外,针对SP的处置也列上日程表。
4月下旬,工信部电管局发布的《移动电话机定制管理规定》提出,定制电话机不得内置固化的SP代码、SP服务链接以及SP客户端软件。随后,工信部对查证属实的违规增值电信企业和手机生产商进行了严肃处理,责令被曝光的内置“吸费陷阱”手机限期整改,并停止销售这些手机。
运营商也在第一时间跟进,加大了对SP的整顿力度。日前,中国移动宣布出台了“增值业务订购主动提醒服务”以及“业务查询和退订服务”两项应对措施,预计今年7月1日正式推出。内部人士还透露,中国移动正在要求所有SP的业务在未来3个月内全部退出山寨机和水货手机,否则一律停止业务。其他两家运营商也计划对SP采取类似手段,以整顿混乱的SP市场。
但运营商的措施并未从根本上解决手机上安装后门软件的问题。目前,手机吸费后门主要有三种方式:一是通过在增值服务菜单内设置短信陷阱,只要点击就会自动发送短信扣费;二是在系统内绑定某些类似系统功能的定制服务,一旦使用即产生流量或订阅费用;三是内置后门程序,自动拨打声讯电话扣费。
这三种方式都离不开SP与厂商的勾结,如果不能抓住这些手机厂商吸金后门的源头,加强对手机上游芯片及解决方案提供商的管理力度,对违反规定的厂商进行严厉的惩处,很难彻底杜绝吸金陷阱。
电信专家、北京邮电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阚凯力教授表示,要彻底解决手机吸金问题,就必须禁止捆绑所有的手机内置业务。不能像现在这样,只拍苍蝇不打老虎。阚凯力表示,这种现象代表着电信监管和运营商监管的整体缺位。在目前的状况下,SP服务商不能进入运营商的核心业务,只能依靠联合山寨手机厂商进行后门吸费,而相关监管的缺失,也助长了这一现象。
电信专家王煜全则认为,正是监管的缺失,使得“后门”问题屡禁不止。首先,违法SP屡禁不止的主要原因是SP行业变化太快,法规制定滞后。有时法规刚刚制定,就已经不适应当前行业的现状;其次是立法与执法脱节。目前,制定法规的部门没有执行的权力,而执法部门却面临着无法可依的困境。此外,SP屡禁不绝的原因还在于消费者对SP仍有需求,部分无良的SP借机大行其道。
芯片厂商是关键
在手机吸费事件中,处于产业链上游的芯片厂商又处于什么位置?它是控制手机恶意吸费的关键吗?
据记者了解,日前在深圳举办的一主题为“抵制恶意收费”的论坛上,一位代表联发科出席会议的主管宣称手机出现涉黄、恶意收费的现象与联发科无关,结果参加此次论坛的工信部官员拍案而起,强烈指责联发科的不负责任行为。
工信部为何反应如此强烈?原因是作为主管部门,可以勒令夏新、UT斯达康、天时达在内的多家厂商限期整改并停止这些手机的销售,但它并没有能力控制已经泛滥的白牌机。而要杜绝它们作恶,只要联发科这样的芯片厂商切断它们的货源即可。
不知是否受政府施加压力的影响,联发科在5月中旬分别与天宇朗通、海尔、金立等十几家手机制造商和龙旗、希姆通、华勤等手机设计公司签订协议,其中规定,合作厂商不得通过手机预置任何恶意吸费的非法软件,若有发现,联发科将予以抵制,并采取相应的商业行动。
相对于联发科的后知后觉,国内芯片厂商展讯表现得积极了许多。5月26日,展讯与百家手机厂商、SP以及解决方案提供商共同签署了一份《行业自律倡议书》,建立行业首个“绿色手机联盟”,其宗旨是抵制手机预置恶意吸费、涉黄的非法软件业务,同时希望促进联盟成员之间互动与技术交流,针对中国市场开发出品类多样的符合健康市场环境的“绿色手机”。
对于共建行业首个“绿色手机联盟”行动,展讯通信总裁兼首席执行官李力游博士表示,“‘绿色手机联盟’的成立,展示了以展讯等为代表的中国手机产业链,将共同支持政府打击手机预置任何恶意吸费、涉黄的非法软件业务的决心。”
加入“绿色手机联盟”的闻泰集团是国内最大的手机整机方案设计企业,该公司首席战略官张学政接受《IT时代周刊》采访时说,“闻泰集团将遵循联盟公约,积极共建和谐绿色的移动手机市场环境。同时,我们将依照联盟的规范,向每一位手机用户提供丰富多样和个性化的‘绿色手机’,进而推动中国通讯市场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3G软件联盟发起单位之一的斯凯网络首席执行官宋涛认为,“‘绿色手机联盟’的诞生,将会推动标准的行业规范以及行业监督。”
绿色手机联盟能终结恶意吸费吗?让我们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