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届中国国际云计算技术和应用展览会暨论坛(Cloud China 2015)于2015年3月31日-4月2日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举办。本次展会的主题是“应用需求推动技术革新”,旨在为供需双方合作搭建市场推广和行业应用的平台。以下是本次会议的速记稿。
主持人:尊敬的怀进鹏副部长,尊敬的张工副市长。各位来宾,女士们,先生们,大家上午好!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在北京刚刚进入今年第一场春雨的时候,第三届中国国际云计算技术和应用展览会暨论坛如约而至,我们衷心希望以应用需求带动技术革新为主题的这次活动能成为中国云计算产业发展的及时雨,推动云计算领域国际合作、促进云产业在中国的茁壮成长。下面,请允许我介绍出席今天全体会议的领导和嘉宾,他们是:
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 怀进鹏先生
北京市副市长 张工先生
原信息产业部副部长 原国务院信息化领导小组办公室常务副主任 原国务院参事 中国电子信息行业联合会常务副会长 曲维枝女士
国家信息化专家委员会常务副主任 周宏仁先生
工业和信息化部软件服务业司司长 陈伟先生
让我们对他们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
参加本次会议的还有来自国家相关部委、北京市及其它地区主管信息产业的部门、高校和科研机构的研究人员、运营商和国内外知名云计算企业的高管等等,捷克、菲律宾、加拿大、墨西哥、爱沙尼亚等国驻华使馆代表和部分国际商协会代表应约出席本次会议。让我们对他们的到来表示一并感谢。
本次论坛的举办得到各方的大力支持,请允许我代表主办方对工信部、北京市政府、国家信息化专家委员会、中国电子信息行业联合会表示衷心感谢。
同时,社会各界也对本次活动给予了很多帮助和支持,我们要特别感谢中国云体系产业创新战略联盟、微软、中国电信、中国联通、思科、HGST、戴尔、金山、青云、北京云策、联想集团、华为、网速等机构和企业,感谢他们的信任支持和热情参与。
今年初,国务院印发了《关于促进云计算创新发展培育信息产业新业态的意见》,明确提出支持云计算与物联网、移动互联网、互联网金融的融合发展与创新应用,积极培育新业态、新模式。本次活动主题为应用需求带动技术革新,就是希望通过需求的倒逼机制催生更多技术革新,推动中国云计算产业更好、更快地发展,为信息社会建设和可持续发展注入更大的动力。下面首先有请工信部副部长怀进鹏先生致辞!
怀进鹏:尊敬的张工副市长,曲维枝会长,周主任,各位企业家朋友,各位来宾,女士们,先生们,大家上午好!
非常荣幸参加第三届国际云计算技术和应用展览会。首先我代表工业和信息化部对此次论坛的召开表示衷心的祝贺,也祝愿中国的云计算与世界的云计算技术更好地融合,以推动中国乃至世界技术的发展和应用的进步。
云计算的发展不仅感受到,而且已经实际应用,它已经从计算平台走向了新的计算模式。多种计算模式的出现,特别是以云计算为特征的应用模式的出现也为社会的广大应用带来了新的契机。从过去的通讯模式,到计算模式,到整个社会的公共应用平台,未来的发展也有助于进一步调整结构,加强传统工业和信息产业的融合。
第二,本次论坛以应用为切入点探讨技术的创新、应用的发展和产业的进步,也正契合了云计算作为一种应用模式,它不仅源于技术的创新,而更重要的是通过应用的创新带来产业的发展和经济结构的调整。IT技术在发展过程中,一方面源于自身的技术动力。同时,也大量地来源于应用的需求对IT技术进一步发展所提出的新的更高的要求。从应用的角度来看,我们重新认识推进云计算的发展、云计算技术的进一步跃升是非常有积极意义的。
在今年两会当中,克强总理在报告中提到关于互联网+、中国制造2025、信息消费等密切与当前信息技术发展与传统产业融合的重大命题,也成为最近一段时间以来中国的热词和世界的关注。中国的云计算如何发展,中国的云计算如何更加有效地推动应用的发展,我特别期待着产业界、学术界能更多地从技术发展的角度,更重要的是从应用领域的解决方案,关键问题的突破,以及服务云的信息化的大浪潮下解决应用当中的重要问题。解决两化融合当中的契合点和发展当中的推动点的问题,真正为中国云计算的发展助力、加油和推向新的阶段。
据IDC的分析报告指出中国的云计算技术和产业发展正处于快速成长期。从2010年的350亿达到去年的1000亿以上。随着互联网+的进一步发展,一大批企业、一大批行业对云计算的发展有着渴望,但也客观存在着应用行业对云计算的应用解决方案和实质性的结合对行业的推动仍然有一段距离需要我们共同克服。同时,在云计算大规模应用当中,保护隐私、保护企业的有效利益,建立公平、客观、实现共享和交换的资源也是我们要不断面对的问题。
非常高兴地看到在今天的展览会上很多IT企业带来了技术、产品以及面向行业的解决方案,也期待着应用领域和行业部门借此机会更多地交流、更多地共享云计算发展当中、应用当中的体会和问题,以便我们更加有效地把握在新的应用模式下走向新的创造模式,为中国两化融合助力加油,也为全面建成小康做出贡献。
最后,再次代表工信部对各位领导、产业界和各位朋友们的参与表示感谢,也祝愿来自国际的朋友和企业家在北京的生活愉快,中国的快速由你共同的参与,推进云计算产业和技术的发展。
谢谢各位!
主持人:下面有请北京市副市长张工先生致辞!
张工:尊敬的怀进鹏副部长,尊敬的曲维枝会长,各位来宾,各位朋友,大家上午好!
非常高兴参加今天这个活动,和大家一起共同分享应用需求带动技术革新的话题。首先,我代表北京市人民政府对本届论坛的召开表示热烈祝贺。同时,对大家长期以来对北京云计算产业的发展给予的支持和帮助以及参与表示由衷地感谢和敬意。
云计算作为新一代信息技术的核心内容,体现了信息技术的融合化、网络化和服务化的发展趋势,并与移动互联网、大数据、物联网等新技术形成了协同创新的合力,驱动新的商业模式产生和传统商业的产业升级。这是当前国家提出的互联网+战略的技术基石和重要支撑。为此,北京市对云计算的产业、技术和应用一直予以高度重视,我们在国家率先推出了祥云工程、祥云计算列为北京市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突破口,主要是想打造世界一流的云产业生态系统,采取基地+基金的模式,先后布局了中国云产业园、中关村云计算产业基地等专业园区,鼓励企业创新发展云计算新产品和新技术,汇聚了百度云、金山云、印象笔记、世纪互联、中新数据、青云等一批知名企业为代表的百余家云计算产业企业。
2014年,北京的云计算产业规模达到了260亿元。初步形成了涵盖云计算软硬件、基础设施、云计算平台、云计算应用支持服务等主要环节的云计算产业链。在北京的云计算发展实践中,我们体会到云计算的产业活力在于应用,创新的活力也在于应用,发展的机遇也在于应用。近年来,我们成功推出了北京工业云、北京健康云、中关村创新云、智慧交通公共云等云服务,有力地服务和支撑了产业转型和城市的运行发展。比如现在我们通过中关村创新云为全市数十家创业基地提供免费的云主机和云存储服务,帮助数千家小微企业成长。北京健康云由百度公司联合十家智能的硬件厂商推出,为广大市民提供健康数据的云存储,有助于市民健康的个性化电子健康档案的建立,促进了我市互联网+健康产业的融合发展。目前,健康云已经服务了大约21万名市民,计划年底用户将突破百万。
当前,北京正围绕着国家的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国际交往中心和创新中心的大定位来积极地推进京津冀的协同发展,加快在推进京津冀发展的过程中促进自身的产业升级。在这个大的发展背景下,云计算产业将通过与实体经济更深度地融合、更深入地渗透、更广泛地应用迎来更大的发展机遇。
基于这个判断,我们着手实施了祥云工程2.0版,提出云计算要适应首都发展的新特征,为全面深化和引领支撑作用,力争在三个方面有一定的作为:
一是在实施创新驱动战略上大有作为。随着云计算技术和产业的日益成熟、应用领域日益广泛,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提供了高效率、低成本的平台,是北京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的有力抓手。我们将以建设世界领先的公有云为优先选项,支持各行业的创业创新者高起点的快速成长。
二是破解城市发展的难题上大有作为。云计算适应了数据和应用大集中的需求,是新形势下城市智能化运行和精细化管理的核心基础设施。祥云工程2.0版将以需求为导向,进一步推进云计算在电子政务、城市运行和民生服务方面的运用。我市已经出台了政策,要求各单位不再新建自用的小的数据中心,统一政务云台将在年内投入运行。此外,我们将在居民健康、交通出行、环保监测、文化等领域持续发力,发展适用的云计算服务,更好地服务首都功能定位。
三是在构建高精尖经济结构上大有作为。云计算以及新一代相关信息技术是高精尖产业的催化剂,我们将实施互联网+的行动计划,支持云计算与物联网、移动互联网等融合发展,鼓励用云技术和整合传统的产业链条,加快催生一批新技术、新产品、新模式、新业态,全面提升产业升级。
朋友们,在国家工信部、网信办等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北京的云计算产业已经迈出了坚实的第一步,正在向高端化发展,我们期待着通过本次盛会,进一步增强与云产业各界朋友的沟通和交流,广泛地开展务实合作,携手推进云计算的应用和下一步发展。
最后,感谢主办方为云计算产业交流合作付出的辛勤工作,也预祝本次论坛取得圆满成功。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