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在呼唤IPv6?
我国物联网、移动互联网、三网融合等产业的发展都需要海量的IP地址作为支撑, IP地址严重不足已成为制约这些处于全球竞争前沿、具有最广阔前景的新兴产业发展的瓶颈。随着物联网、移动互联网、IPTV、宽带上网等业务不断发展壮大,运营商不停地扩大网络规模,这也使IPv4地址枯竭的速度更快了。
互联网名称与数字地址分配机构(ICANN)公布的最新数据表明,全球IPv4地址仅剩余2.52亿个,不到总量的6%,预计IPv4地址会在2011年8月耗尽。根据工信部电信研究院通信标准所互联网中心何宝宏的研究,未来5年,我国IP地址需求量将激增,其中移动互联网为10亿个,物联网预计需求量在100亿个,固定互联网为5亿个,而按照IP地址33%的利用率来推算,我国未来IP地址需求量为345亿个。业内人士认为,IPv6是解决IPv4地址短缺的争议最少的方案。
移动互联网
将以IPv6为纽带
IETF主席Russ Housley认为,移动性是目前互联网的发展趋势。目前越来越多的移动终端和移动网络被应用,不仅应用于通常的固定场所,还应用于飞机、轮船、汽车等移动交通工具,即用户不仅要连接互联网,而且其连接互联网的地点也是不断变化的,这将会使环境变得更加复杂。Russ Housley强调,未来全球的移动互联网将以IPv6为纽带。
移动互联网对IPv6的需求最直接,专家指出,移动互联网上的应用已经出现了移动电视、移动游戏、移动支付、手机地图、视频会议、视频监控、多媒体通信、视频教育、在线视频音乐等,各类应用发展迅速,终端数量快速增长、在线时间延长都增加了对IP地址的需求。移动互联网上有许多新型而精彩的服务,IPv6将是实现这些服务的关键。不久的将来,当每个人都要携带一个或多个移动终端时,IPv6将为所有的移动终端提供唯一的IP地址。
全球3G用户快速增长,普及率提升,也带动了智能手机的快速增长。例如面世9个季度之后,iPhone+iTouch用户已经8倍于美国在线用户,发达国家和地区如日本、北美、欧洲智能手机份额均超过20%。有专家预计,随着运营商和厂商为用户提供更多的智能终端,尤其是智能手机,未来IP地址的需求量将是现有规模的10倍。各种各样联网的智能终端乃至移动智能终端将对IP地址产生巨大的需求,IPv4地址濒于耗尽,IPv6有充足地址量且具备更好的地址特性,是解决地址空间不足、满足新业务需求的根本途径,向IPv6网络过渡是大势所趋。日本发展智能手机经验表明,只有提供10倍于目前的IP地址,才能迎接智能手机时代。
物联网
IP地址缺乏是最大瓶颈
中国电信集团总经理王晓初此前公开表示,物联网最大瓶颈是IP地址缺乏。大量物联网终端正在接入网络,也增加了对IP地址的需求。据了解,到2020年之前,全球接入物联网的终端将达到500亿个。
在物联网中,物品应具有4个特性:可识别性、可感知性、可定位性以及可控制性。这4个特性使得物联网对地址资源具有以下的特殊需求:物联网需要地址资源支持海量性,因为物联网中存在着海量的物品,这些物品的数量将以万亿计,而任意的物品之间均可能需要互联,互联时需要网络地址用于定位,这些地址也将可能以万亿计;物联网需要地址资源支持移动性,在物联网中,联网物品的物理位置随时可能发生变化,比如物流行业中的商品、邮政行业中的邮件等,因此要求物联网中的物品网络地址需要相应的动态配置,其网络地址的有效性不应因其物理位置的改变而受影响;物联网需要地址资源支持安全性,物联网将比互联网具有更高的安全需求,这些安全需求包括物品信息来源的可靠性需求、完整性需求和机密性需求。基于RFID/EPC技术而提出的物联网概念,是要实现全网络融合,无限地延伸网络边界,因此,IPv6与RFID技术相结合,才能构成全网通信的基础。
三网融合
基础传输手段应是IPv6
清华大学教授吴建平认为,IPv6应该是我国未来三网融合基础传输手段的方向。在三网融合领域,如果现有5亿台电视终端全部实现双向化改造,所需IP地址数量非常巨大。在三网融合得到全面推动的环境下,互联网电视、手机电视、IPTV等融合终端的出现,也要求新的地址分配模式。
吴建平认为,10年内,国内绝对不可能产生出一个新的IP标准。IPv6已经拥有庞大的IP地址数量,没有必要再设立更大的地址,用IPv6做未来三网融合的基础传输是最理想的选择。当前我国的三网融合,可能存在着三种路线图:第一种是基于电信网络的NGN模式,即IP承载网+3G+电视;第二种是基于广电网络的NGB模式,即电视+互联网+3G;最后一种是基于互联网角度考虑的NGI模式,即基于互联网提供电话/3G业务、电视业务和其他创新性业务。(洪黎明)
名词解释:
IPv6是Internet Protocol Version 6的缩写,其中Internet Protocol译为“互联网协议”。IPv6是IETF(互联网工程任务组,Internet Engineering Task Force)设计的用于替代现行版本IP协议(IPv4)的下一代IP协议。
谁在应用IPv6?
全球IPv6正进入商用阶段
经过多年的试验探索和金融危机的洗礼,2011年起,全球下一代互联网正全面进入商用阶段。构成现今互联网技术基石的IPv4相关标准的制定,主要由国际上几个大厂家主导,而IPv6的相关标准得到世界各国和全球产业界的广泛参与,大大改变相关标准由几个大厂家主导的情况,成为下一代互联网商业部署的助燃剂。
NTT、Verizon、Comcast等运营商也全力推动IPv6的全面商用。2009年3月,谷歌网站已经开始支持IPV6,而Facebook网站在2010年初开始支持IPv6地址协议。美国政府已经认识到,IPv6对于美国互联网经济持续发展具有关键作用:促进联邦现代化信息建设部署(如云计算、宽带、智能电网等);降低互联网服务复杂性,并增强其透明度;使端对端网络通信安全服务无处不在,并作为未来联邦IT系统的基础;促使未来互联网通过一个智能的、架构优良的网络运转,并能支持未来海量互联网服务。
美国政府首席信息官Vivek Kundra发布指令,要求在2010年10月30日前,指派IPv6过渡经理,并提交名单、头衔和联系方式,所有的美国政府机构在2012年底之前把面向公众的网站和服务升级到支持IPv6(如web、email、DNS、ISP服务等);在2014年底前全面升级与公众互联网及企业网相关的应用软件支持IPv6;强制要求政府各部门IT网络采购全面满足USGv6文件,采购设备需通过IPv6相关测试。Vivek Kundra宣布,为保证互通性,各部门在未来一段时间内还需继续使用IPv4,即采用IPv4与IPv6共存的策略,逐步向IPv6全面过渡的战略。美国行政管理和预算局(OMB)与NIST会协作,共同贯彻USGv6文件及测试条例,其中该测试将为满足IPv6需求提供技术基础,并为商用产品提供相应的资质。这是奥巴马政府自执政以来首次公开发表有关IPv6的政策。另据美国最新调查显示,84%的组织已经取得IPv6地址或考虑申请,而只有16%的用户没有任何部署IPv6的计划。
谁在建设IPv6?
今年将成运营商IPv6规模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