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的信息化与通信融合产品选型平台及垂直门户
注册 登陆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 企业新闻 招标信息 行业应用 厂商专区 活动 商城 中标信息

资讯
中心

新闻中心 人物观点
厂商专区 市场分析
行业
应用
政府机构 能源产业 金融机构
教育科研 医疗卫生 交通运输
应用
分类
统一协作 呼叫客服 IP语音 视频会议 智能管理 数据库
数字监控 信息安全 IP储存 移动应用 云计算 物联网

TOP

IDC:2015年中国ICT市场规模将达到4656亿美元
2015-01-06 17:22:04 来源:通信世界网 作者:【
关键词:ICT市场规模 智慧城市 物联网 云服务 软件平台
 
2015年1月6日 ,IDC发布对中国ICT市场的预测报告,报告指出,2015年中国GDP预计增长7%。中国ICT市场的发展同中国经济一样,也进入了新常态。IDC预计2015年中国ICT总体市场规模将达到4656亿美元,比2014年增长11.4%,其中IT市场规模将达到2118亿美元,比2014年增长5.7%,电信服务市场规模将达2538亿美元,比2014年增长16.6%。

  2015年1月6日 ,IDC发布对中国ICT市场的预测报告,报告指出,2015年中国GDP预计增长7%。中国ICT市场的发展同中国经济一样,也进入了新常态。IDC预计2015年中国ICT总体市场规模将达到4656亿美元,比2014年增长11.4%,其中IT市场规模将达到2118亿美元,比2014年增长5.7%,电信服务市场规模将达2538亿美元,比2014年增长16.6%。

  为了适应经济环境以及用户需求的变化,ICT行业正在向一种可实现增长和创新的新技术平台转型。IDC中国区总裁霍锦洁女士认为,“整体市场及主要行业从第二平台向以云计算、移动化、大数据和社交为代表的第三平台技术演进的过程明显加速。而与此同时,以第三平台为基础的六大技术孕育而生,将成为企业未来创新的加速器,不仅仅在技术层面,更重要是在商务层面。”

  对于2015年中国ICT市场,IDC的分析师从纷繁复杂的市场环境中总结出10大预测

  预测1:2015年中国ICT市场发展进入“新常态”

  中国经济的发展进入了“新常态”,其核心是:在发展速度上由高速进入7%左右的中高速,在经济结构上让消费代替投资成为拉动GDP的主要力量,在发展动力上让科技创新成为新的增长点,在民生改善上让居民收入整体提升,收入差距不断缩小,消费能力逐渐提高,环境保护不断加强,生活水平再上新台阶。受整体经济的影响,中国ICT市场的发展也进入了新常态,主要表现在5个方面:总体ICT市场由高速增长进入中高速增长,ICT市场结构将发生变化,第3平台市场仍是ICT市场增长的引擎,区域与行业ICT市场差异化与特色化愈发明显,国产品牌与中国标准对ICT市场的影响愈发强烈。

  预测2:智慧城市建设模式的转变将加速中国新型城镇化发展进程

  2014年,中国政府公布了一系列政策引导社会资金参与智慧城市的建设,智慧城市的建设模式将由传统的“政府主导、市场辅助”转变为“政府引导,市场运作”的模式。未来十三五期间,建设模式的快速转变将会有效推动中国智慧城市的发展。

  目前,中国智慧城市建设呈现合作大于竞争的特点。智慧城市的建设是一个非常庞大的工程,其中涉及顶层设计、总体集成、平台建设、软件开发、网络支撑、硬件支撑、建设运维、服务运营等多个层面,需要生态系统中的各类厂商共同合作,需要通过建设模式的创新促进生态系统的衍变。因此,IDC认为,随着政府和市场的合力推进,智慧城市建设模式必将在今后几年快速转变,从而有力推动中国新型城镇化发展进程。

  预测3:热点技术加速推动物联网在行业的规模部署

  2005年,国际电信联盟正式提出了“物联网”的概念。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物联网也在阔步前行。IDC预测,到2020年,中国约有55亿个物联网终端,占全球物联网终端装机量的19%。物联网的庞大市场机会及高速成长,使得众多ICT厂商纷纷加大在此领域的投资。随着物联网技术的规模扩大,其与第三平台技术的融合趋势日渐显现,尤其是云和大数据技术将进一步助力物联网应用的快速落地和创新。2015年,随着越来越多外资云服务提供商通过与本土合作伙伴联合在中国推广公有云服务业务,物联网公有云服务也将成为其关注的重点领域。同时,一些领先企业将开始思考如何高效地利用物联网处理数据,为企业业务创新带来突破,这成为商业分析厂商和解决方案提供商在物联网应用上的主要突破口。

  预测4:云服务生态及价值链进一步整合,云计算市场合纵连横

  经过若干年的发展和演进,云服务在2015年将继续保持更大规模的增长,而且随着各大服务商不断的市场开拓和推陈出新,专注云计算领域的创业型公司也将不断涌现,中国云服务整体市场将进一步融合,并在行业垂直市场、产业链横向市场、云平台整合、云采购模式等方面形成初步的生态系统和产业链。云服务商之间的合作将愈发普遍,通过优势互补寻求在市场的生存和竞争。政府和主管部门对云服务的政策鼓励也将促进云服务的进一步普及。

  预测5:娱乐IT精神融入产品设计与创新

  随着中国国力的日益提升,中国客户的消费能力也不断增强。 IDC认为中国消费者对个人IT的理解也在逐渐改变。个人IT产品将不只是一种进行工作和交流的IT必需品,人们正在逐步将其定义为一种改变生活品质的途径之一。正如时装每年的时尚趋势不同,IDC认为2015年IT产品将出现更具娱乐化的趋势,而“娱乐IT精神”也由此而来。所谓“娱乐IT精神”指的是建立在原有产品形态中更具娱乐化的一系列新的产品。比如游戏笔记本、遥控无人飞行器、家庭游戏机、自拍神器等等。IDC判断,2015年将有更多的消费者放弃原有死板的产品形态,选择更有娱乐IT精神的产品。

  预测6:个人IT市场颠覆后迎来融合与创新

  过去的三年对于中国乃至全球的个人IT市场是颠覆的三年。智能手机和平板颠覆了传统PC的独大,安卓颠覆了操作系统生态圈,电商销售在国内高速发展,联想、小米、华为等国产品牌进一步缩小了与苹果、三星等国际品牌之间的差距。对比三年前,今天饿中国个人IT业格局已经发生了颠覆性的变化。IDC认为这种颠覆将告一段落,2015年将是寻求融合和新的创新的一年。

  预测7:软件平台成为行业客户应对市场变化、助力产品创新的核心源动力

  在云计算日益普及的市场环境之下,行业客户为降低采购和运营成本,倾向采用集中建设模式构建IT系统。同时随着市场竞争日趋激烈,企业的生产经营模式也发生了变化,新产品、新服务的上市周期越来越短,需要企业内部IT系统能够有效应对市场变化并支撑企业快速创新,这就对传统的IT建设模式提出了挑战。原来标准化的通用软件平台产品,已不能满足国内行业客户未来长期的发展需求。IDC认为越来越多的行业客户,如银行、电信、制造等,将加强内部IT团队建设,通过构建基础软件平台,实现快速开发部署IT业务系统,以应对快速的市场变革和未来长期发展的需要。

  预测8:互联网加速渗透传统行业,2015年将是制造业互联网化产品爆发之年

  互联网将加速渗透传统行业,其连接属性将进一步显现。2015年,人与物、物与物之间的联系将与人与人之间的联系并驾齐驱,成为互联网连接的主要方向,尤以制造业产品互联网化最为明显。根据IDC 去年的预测,制造业互联网化将渗透到企业研发、生产、物流、销售、售后等价值链环节。IDC 认为,2015年,制造业互联网化趋势将进一步向产品延伸。未来的产品的物理属性将逐渐减弱,而更多的将是扮演互联网接口及信息采集与传输的角色。产品将借助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移动等互联网技术实现虚拟世界与现实世界的融合。

  预测9:铁塔租赁开启电信运营商“轻资产、重运营”之路

  中国铁塔股份有限公司的成立及铁塔资产的逐步交割将推动运营商铁塔租赁逐步常态化,由自建持有逐步转为租赁模式。同时受益于2015年4G基站和铁塔新建的高峰,运营商铁塔租赁市场规模将于2015-2016年呈现大幅增长趋势。与此同时,中国铁塔股份有限公司的正式运营有助于打破运营商间站址资源不均的态势,对行业平衡竞争格局起到正面推动作用。三大电信运营通过把铁塔及相关资产交由中国铁塔股份有限公司进行运营管理,将有更多的精力和资源专注于提升服务和管理水平,充分聚焦服务与业务创新,推动电信业均衡健康发展。随着中国铁塔股份有限公司的成立,共站建设将成为基站建设的主流,但其成立无疑将给传统网络运维带来巨大改变和前所未有的挑战,推动网络运维行业向集约化、预防式、主动的运维方式转型。

  预测10:本土厂商发展迅速,跨国合作成为潮流

  在过去几年中,国产化趋势在IT市场日益成为焦点。IDC认为,在未来一年,自主可控将成为IT市场的关键词。在绝大多数政府和国有企业的IT项目中,自主可控将成为必要条件。强调自主并不意味着完全限制国际厂商的进入,而是强调国际品牌产品的开放化,使得中国用户可以掌握产品的核心技术,从而达到可控的目的。在这种背景下,开源产品将成为趋势。由于开源项目本身开发的特性,使得可控的概念得以实现。IDC预计未来一年中,无论是国内厂商还是国际厂商,都将在开源产品方面投入更多力量。同时,国际厂商与中国公司的合资和合作将日益普遍。这些合作将从过去几年的贴牌、分销等简单模式,变得更加深入,包括技术输出,资金投入等多种模式,从而形成国内外厂商双赢的局面。通信世界网

      

责任编辑:admin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转载互联网平台或企业单位自行提供,对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不负责,Voipchina网对此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打印繁体】【投稿】【收藏】 【推荐】【举报】【评论】 【关闭】 【返回顶部

上一篇2014年中国大数据市场,高速增长..
下一篇2015年中国市场10大热点预测

热门文章

图片主题

最新文章

相关文章

广告位

Copyright@2003-2009 网络通信中国(原VoIP中国) 版权所有
联系方式:503927495@qq.com
  京ICP备05067673号-1 京公网安11011111012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