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的信息化与通信融合产品选型平台及垂直门户
注册 登陆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 企业新闻 招标信息 行业应用 厂商专区 活动 商城 中标信息

资讯
中心

新闻中心 人物观点
厂商专区 市场分析
行业
应用
政府机构 能源产业 金融机构
教育科研 医疗卫生 交通运输
应用
分类
统一协作 呼叫客服 IP语音 视频会议 智能管理 数据库
数字监控 信息安全 IP储存 移动应用 云计算 物联网

TOP

2013终端五大趋势:无线充电 终端联姻云计算
2013-01-17 14:08:23 来源:网络通信中国 作者:【
关键词:无线充电 云计算
 
工业和信息化部电信研究院泰尔实验室主任 何桂立回顾2012年,“智能终端”已然成为信息通信领域的热点词汇,其在移动互联网应用乃至物联网应用中扮演着非常重要角色。

  网络通信中国网(voipchina.cn)1月17日消息,工业和信息化部电信研究院泰尔实验室主任 何桂立回顾2012年,“智能终端”已然成为信息通信领域的热点词汇,其在移动互联网应用乃至物联网应用中扮演着非常重要角色。纵观工业化和信息化深度融合,工业社会向信息社会跨越发展的大趋势,以及信息通信社会需求变化,2013年在智能终端发展方面有五大看点。

  外延和内涵不断扩展

  智能终端的发展从手机开始,因此,一般观点认为,手机就是终端,终端就是手机,具有开放操作系统的手机就是智能终端。可是目前,这种观点已经有局限性了。

  从外延方面来看,严格意义上讲,相对于网络而言,凡是接入网络的末端设备、模块、设施都是终端;凡是具有软件运行能力的终端都有可能具有一定的“智慧”,也就可能称其为智能终端。智能终端的网络接入方式可能是无线移动的、无线游牧的,也可能是有线固定的,更可能是兼容的。移动智能手机是典型的智能终端,正在以极快的速度替代所谓的“功能手机”。

  当前智能手机多具备2G、3G多模蜂窝移动网络接入,以及WiFi无线热点接入功能,但随着移动智能终端的迅速普及,无线电资源匮乏的问题可能凸现,用户可能面对智能终端的“大堵车”,无线宽带快不起来的问题可能出现。届时,移动智能终端很可能附加有线接入的功能设计。

  随着应用需求的变化,智能终端的外延将不断扩大。它可能不仅是手机,还可能是智能导航仪、智能医疗终端、各种应用的物联网终端,甚至固定电话也可能变身为智能固定终端。2013年多模接入、云计算和物联网应用将促使智能终端由手机型典型应用,向更加宽泛的领域延展。

  从内涵方面来看,移动智能终端也将不断扩充。通信方式不再只是话音和短信,飞信、微信、QQ、E-mail等成为新兴通信方式也将扩张用户的应用半径;伴随技术发展,照相、摄影、音乐播放、显示等用户体验也推向极致;传感器技术在移动智能终端上的发展,更会加强应用的多样化,使得终端功能更加强大;操作系统的发展和终端资源的不断扩充,让通信、办公、娱乐、阅读、支付、信息查询、存储备份、电子商务等内容均包含其中。可以说,移动智能终端的内涵将快速扩展,朝着“人脑助理”或“智慧秘书”的方向发展。

  LTE终端关键之年

  2012年是继3G之后无线蜂窝移动通信——LTE技术应用的破冰之年。

  采用OFDM和MIMO核心技术,使得无线移动数据传输速率可达到300Mpbs数量级。TD-LTE标准化和实验室技术实验已经在工业和信息化部电信研究院完成,泰尔实验室已经建立了相应的测试、试验环境,为下一步LTE无线接入设备、终端设备的测试做好了准备。

  目前网络布局测试已在多个城市展开,这预示着,下一步更加绚丽多彩的智能终端和应用将展现在我们面前。虽然2012年LTE智能终端还没有出现在人们的面前,但是各个阶段的开发设计已经展开。可想而知,2013年将是LTE终端发展的关键之年,芯片设计和终端设计制造企业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

  LTE宽带技术的应用,将大大扩展移动智能终端与网络连接的处理能力,同时在移动智能终端和云端架起一座宽阔的桥梁,为移动智能终端与云计算的协作奠定良好的基础,出现什么样的应用,现在难以预料。

  终端联姻云计算

  终端和网络的发展遵循了“螺旋式上升,波浪式前进”客观规律,经历了“简单终端、控制型网络”到“智能终端、管道型网络”的过程。

  正因如此,终端可以把更加复杂的工作和任务交给网络里的“云端”来解决,相对而言,更大的智慧在云端,智能终端显得更加简单了,其原动力就是人的需求不断提高。

  目前,尽管移动智能终端集成了“电话机”、“照相机”、“摄像机”、“录音机”、“收音机”、“PDA”、“MP3”、“MP4”、“导航仪”、“电脑浏览器”、“游戏机”、“存储器”、“钟表定时器”等功能属性,但是仍然不能满足用户的需求。

  即使智能终端已经搭载四核处理器,用户仍然希望产品能够反应更快、解决更复杂的问题、得到更为精确的结果,智能终端自身的资源和处理能力还是不能满足应用需求。于是在移动宽带、快速网络传输的支持下,求助于网络端平台的优势来满足应用的需求成为了一种方式,这就是移动云计算。

  如“手机移动搜索”、“手机语音识别编辑(讯飞语音输入法、苹果手机的Siri)”、“基于云计算的实时导航”等都是智能终端与移动云计算联合为用户提供服务的例子。终端做预处理,把问题交给云端,云计算利用强大的资源、快速的处理能力等为终端提供满意的结果。信息搜索、语音识别、图像识别、复杂的推理计算、大数据挖掘、实时导航等等应用,最佳的解决方案就是智能终端和移动云计算的结合。我们有理由相信2013年在移动智能终端和移动云计算协同处理应用方面,将会出现更加丰富多彩的景象。


  无线充电技术标准化

  在继手机通用充电器标准化(《移动通信终端电源适配器及充电、数据接口技术要求和测试方法》)和应用取得重要成功之后,通过无线方式完成充电(供电)的应用呼声愈发高亢。

  手机充电应用是在2008年开始的,代表性事件是“无线供电联盟(Wireless Power Consortium,WPC)”在2008年12月17日的成立,其使命是以制定无线供电性能的业界标准为目标。WPC联盟现有100多家成员企业,以制订无线供电的业界标准为目标,并积极倡导“Qi”标准这一品牌名。WPC目前主要致力于“紧耦合”方案的无线充电技术和标准。

  2012年5月8日,另一“无线充电联盟(Alliance for Wireless Power,A4WP)”宣告成立,其准备推行的技术和标准的主要特征为“松耦合”方式。该方式是通过电磁共振技术实现充电,充电板和手机的距离比“紧耦合”方式要大,可以设计成一个充电板为多个手机充电,应用场景更加灵活,进一步促进无线供电技术的发展。由于无导线连接,在一些特殊环境和情况下实现供电有其独到的优点。日常生活中,该技术已经广泛在电动牙刷、电动剃须刀等小型家电产品充电中得到应用。

  由于充电板要通用给任何手机充电,因此标准化很重要。目前,电信研究院泰尔实验室正在组织调查研究和实验,为下一步标准制定积累基础。

  信息安全更受重视

  随着信息化应用日趋广泛,信息安全形势日趋严峻。

  目前,我国立法机构正在考虑在2013年制定相关法律,进一步规范信息通信领域对个人信息安全的保护。智能终端的信息安全更加突出,可以说是个人信息安全保护的关键环节。

  智能终端的信息安全问题主要表现在芯片、硬件与接口、操作系统、应用软件以及与之紧密配合的应用程序平台五个方面。

  可以预见,2013年智能终端的信息安全技术将随着相关标准的颁布和实施发生重要变化。

      

责任编辑:admin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转载互联网平台或企业单位自行提供,对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不负责,Voipchina网对此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打印繁体】【投稿】【收藏】 【推荐】【举报】【评论】 【关闭】 【返回顶部

上一篇诺西欲发行超9亿美元公司债融资 ..
下一篇IDC周震刚:中国云计算市场的挑战..

热门文章

图片主题

最新文章

相关文章

广告位

Copyright@2003-2009 网络通信中国(原VoIP中国) 版权所有
联系方式:503927495@qq.com
  京ICP备05067673号-1 京公网安11011111012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