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0日消息,当地时间8日,2013国际消费电子展(2013CES)在美国开幕,中兴四核智能机Grand S正式亮相,中兴手机产品战略发展产品部总经理吕钱浩向凤凰科技透露,该款机型售价将高于目前中兴所有智能机,上市时间未定。
Grand S被中兴视为年度旗舰产品,也是中兴手机向高端转型的利器之一。2012年,中兴向高端转型的策略初见成效,智能机全年出货量超过3500万部,并在美国市场取得突破。
最薄四核智能机主打“体验”
中兴Grand S机身厚度为6.9毫米,是目前最薄的四核手机。拥有3.14毫米窄边框,配备5英寸1080P屏幕,像素密度440PPI;搭载Android 4.1操作系统,采用1.7GHz主频Snapdragon S4 Pro四核处理器,前置摄像头200万像素,后置摄像头像素为1300万。
据悉,这款机型从2012年巴塞罗那通信展期间开始研发,本届CES展上才正式发布,对于这款年度旗舰智能机,中兴首次将“舒适度”、“人机交互体验”放到突出位置。
吕钱浩称,Grand S定位于中兴最高端的S系列,所以其“设计、用料、做工、硬件配制、UI业务,都瞄准业界最好的体验来做”。在中兴看来,在手机设计环节中,软硬件操控体验是手机中最易被忽略,但同时也最影响手机的用户体验。
据悉,中兴内部提出“新体验主义”,也即将软硬件操控体验融入工业设计,从“内外”两方面整合用户体验。不过,中兴并未透露Grand S上市的具体时间,售价方面,吕钱浩透露将高于目前中兴所有智能机。
“三步走”高端策略奏效
2011年,中兴承认在部分市场以“为换取占有率牺牲了利润”,彼时,中兴认为“在任何市场如果没有一定规模,基本上没法生存”。
2012年第二季度后,中兴在内部设定“商务红线”,也即没有一定利润的项目,不允许做。并提出终端布局“三步走”的策略,以中高端智能机为核心,进行产品转型,聚焦盈利。具体来说则是以普及型产品Blade、中端产品SKate为突破,以Grand系列瞄准高端,覆盖不同用户群。
这种“三步走”的策略成果正被市场验证。市场调研公司IDC 2012年第三季度报告显示,中兴智能机出货量为750万部,位居全球第四名,排在三星、苹果、RIM之后。与2011年同期相比增长82.9%,增长率仅次于三星,排名第二,市场份额为4.2%。
中兴内部预计,2012年全年,中兴智能手机全球的出货量逾3500万部,超过年初定下的3000万部销量目标。此外,来自智能手机的利润占到中兴手机整体营收的70%,而2011年这一比例不到30%。
吕钱浩在对话凤凰科技时表示,如果售价1500左右的Grand X(970)是中兴中高端的开始,那么售价1999的Grand Era(985)则是中兴迈向高端的标志,Grand S是目前中兴高端机型的“巅峰”。
“我们希望Grand S能够在全球受到高端用户的认可”,吕钱浩称。这种“认可”被中兴定义为不大跃进式的单纯追求规模,而更追求产品体验。“先对品牌产生质疑,然后有互动,逐步认可产品,最后才产生品牌美誉度”。
美国市场取得突破 营收接近9亿美元
美国作为全球最大的单一电信市场,中兴在电信设备上未斩获更多,却在终端领域收获不小。
此前,中兴执行副总裁何士友在公开场合表示,中兴2012年在美国市场的营收接近10亿美元,其中来自终端的营收接近9亿美元。
吕钱浩称,以前中兴手机大部分销往亚非拉市场,“为亚非拉兄弟服务”,但现在中兴开始在高端市场树立品牌。“比如在美国,我们几乎跟所有的美国运营商都有战略合作,2012年,中兴在美国手机商中的排名从第7位上升至第5位”,“美国那么高端、苛刻严格的市场,我们进入第五名,表明中兴的客户布局更为优化、产品结构更为均衡。”
他透露,中兴手机在中国、美国、欧洲、日本四大市场的收入比重,已从前年的70%提高到目前的75%,其中,来自中国的营收占40%,美、欧、日占整体营收的35%。
美国被中兴视为2013年重点拓展的市场,并计划增投3000万美元,进行技术联合创新、核心技术开发。吕钱浩称,在理想的情况下,希望美国的收入能够跟中国大陆的收入基本相当。“未来3到5年,美国跟中国成为两个并列的最大市场,欧洲、日本成为战略重要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