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的信息化与通信融合产品选型平台及垂直门户
注册 登陆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 企业新闻 招标信息 行业应用 厂商专区 活动 商城 中标信息

资讯
中心

新闻中心 人物观点
厂商专区 市场分析
行业
应用
政府机构 能源产业 金融机构
教育科研 医疗卫生 交通运输
应用
分类
统一协作 呼叫客服 IP语音 视频会议 智能管理 数据库
数字监控 信息安全 IP储存 移动应用 云计算 物联网

TOP

华为:在美国市场挑战重重 在新兴市场大有可为
2012-12-24 11:00:20 来源:沃顿知识在线中文版 作者:【
关键词:电信 华为 网络 移动 海尔
 
2012年,中国的公司因为全然不顾美国对其全球抱负日渐增长的焦虑而四处碰壁。今年早些时候,中国的太阳能和风能企业就成了美国贸易投诉的靶子。

  2012年,中国的公司因为全然不顾美国对其全球抱负日渐增长的焦虑而四处碰壁。今年早些时候,中国的太阳能和风能企业就成了美国贸易投诉的靶子。今年夏天,奥巴马总统下令,出于国家安全的考虑,禁止一家中国公司购买紧邻美国军事设施的风能企业。10月,美国众议院情报特别委员会(House Select Committee on Intelligence)发布了一份措辞异常强硬的报告,建议美国政府和公司向中国重要的电信企业华为科技有限公司入侵美国市场的行为开战。

  因为一再成为华盛顿的靶子,所以,华为成了检验中国公司全面构建全球性品牌能力的试金石。国会的那份报告表明,目前看来,华为公司在美国难有作为。众议院情报特别委员会的报告毫不含糊地警告说:“美国应该对中国的电信公司不断向美国电信市场的渗透表示怀疑。”此外,这份报告还建议说:“我们强烈建议美国的网络服务提供商和系统开发商为其项目寻找其他供应商……为了免受外国的影响,同时也为了远离外国对美国和我们的制度构成安全威胁,我们不能信任华为公司。”

  通往美国的大门砰的一声被迎面关闭了,所以,作为全球第二大电信设备制造商,华为到2020年成长为1,000亿美元的全球性公司的雄心遭到了新障碍。“任何认为自己的经济和军事受到挑战的国家(比如美国),都有一定程度的仇外行为。”网络和移动业务高级分析师肯·海尔斯(Ken Hyers)谈到,海尔斯在新罕布什尔一家名为Technology Business Research Inc.(TBRI)的市场研究机构供职,华为公司为其研究对象。“我认为,华为公司的状况在短期内——甚至在中期内——不会有明显的改观。”

  随着中国鼓励本国公司向外扩张,美国和中国之间国家利益和商业利益的冲突也会持续一段时间。那么,一家怀有全球抱负的中国公司怎么才能冲破这样的阻力呢?就像很多中国企业一样,对华为来说,短期解决方案可能也来自新兴市场。而它们的发展远景,则部分取决于中国在美国和其他国家政治环境中的游走能力,以及趋近西方规范或者说服西方国家接受中国规范的能力。但是,只要其他国家无法弄清中国的公司是在为政府服务,还是在追求商业利益,这个过程就会相当漫长。沃顿商学院管理学教授马歇尔·迈尔(Marshall Meyer)谈到,真正的问题在于:“中国的执政党对什么更感兴趣——是利润,还是情报?”

  因为创始人任正非的军旅背景,华为公司一直深受美国审查之苦。从工作了10年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工程兵部队退役之后,任正非于1987年创建了华为公司。2008年,在美国国会的反对声中,华为公司撤回了收购美国电信设备制造商3Com公司的申请,该公司后来被惠普公司(Hewlett-Packard Co.)收购。2010年,因为国会为国家安全感到担心,斯普林特公司(Sprint Nextel)取消了购买华为公司设备的计划。去年,在美国政府提出国家安全问题之后,华为撤销了收购3Leaf Technologies的计划。据《纽约时报》(The New York Times)报道,因为担心无法与美国政府在网络威胁项目上达成合作,赛门铁克公司(Symantec)今年退出了与华为公司合资成立的企业。

  很显然,截止到目前,华为公司为减轻美国担忧所付出的努力还没有取得成功。但是,最后这一回合或许可以激发出某些自己所需的变化。如果“中共以更开放的态度看待自己在企业中扮演角色的利害关系,以及为中国带来的影响,”华为公司或许就有一线希望,迈尔谈到。“某个时候,中共或许会说,就像奥巴马对待通用汽车(GM)和克莱斯勒汽车(Chrysler)一样,在任何企业中都存在国家利益的问题,无论企业是否国有。我们(的公司)代表国家,这与工会或者公众群体有时代表国家并没有什么不同。”

  设在伦敦的科技市场研究机构趋势分析公司(Current Analysis)分析部高级副总裁杰瑞·卡隆(Jerry Caron)对此表示赞同,他认为,那份报告可以成为这一进程的推动力。“一种结果是,华为公司……在企业运营和财务模式上变得更透明。”他谈到。“如果他们(像传言已久的那样)想公开募股,那么,他们就必须在这个方向上取得进展。”与此同时,迈尔补充谈到,就其透明度水平而言,华为公司的高管还必须“把工作做得更巧妙,并学会行之有效的方法。”举例来说,当被问及华为公司有多少共产党员时,他们不应该守口如瓶,“而是反问:美国的首席执行官是否知道自己的公司里有多少民主党人和共和党人呢?”

  目前,华为公司的高管还有一项工作要做,并要实现几个商业计划。去年,为了实现到2020年成为1,000亿美元公司的目标,这家设在深圳的公司宣布了一项转型战略。随着该公司电信设备这一核心市场日趋成熟,为了推动企业的增长,华为公司开辟了两条新战线——分别为企业解决方案和消费手机业务。

  然而,美国国会最新报告的余波可能会阻碍该公司的这一进程。趋势分析公司的卡隆谈到,到现在还没有将设备卖给美国人和一家主导电信运营商的华为公司,也不太可能抢夺到那些即将与美国开展业务的大客户,而与全球最大的机构客户之一的联邦政府达成交易的可能性则更低。此外,TBRI的海尔斯还谈到,全球《财富》500强(Fortune 500)“也不会冒险买入华为公司的设备”,因为它们大都也与美国联邦政府合作。与此同时,美国对国家安全的担忧还可能蔓延到其他国家。举例来说,3月,在美国众议院情报特别委员会对华为公司展开调查之际,澳大利亚就禁止该公司参与国家宽带网络(National Broadband Network)项目的竞标。

  试探新兴市场

  让华为公司感到庆幸的是,这个世界空间广阔。即便在美国,那些“与美国政府没有大规模业务往来的中小企业和电信网络运营商,依然会成为华为公司的客户,因为华为产品的价格颇为罕见。”海尔斯谈到。他还谈到,科维公司(Clearwire)就是其中之一,该公司在为其网络升级时就选用了华为公司的设备。此外,西欧国家同样也很愿意接受该公司的产品和服务。举例来说,华为目前正帮助法国建设宽带网络。另外,只要华为公司同意让第三方检查其设备,英国也允许该公司进入其市场。价格自有发言权,正如迈尔所言:“在很多国家,如果你在以有限的预算运营一个电信网络,那么,在大多数情况下,人们都会认为,与立竿见影的成本节约相比,(国家安全的)风险是虚无缥缈的。”的确,“在欧洲,对运营商最有发言权的就是价格。”海尔斯谈到。“华为公司提供的产品和服务物有所值。所有供应商的设备成本都相差无几,因为这些设备现在都是中国制造的。所以,供应商现在的关注点在于如何将服务与基础设施绑定起来,偶尔还会把手机当作甜头赠送。”

  对华为公司来说,最大的救星很可能来自新兴市场,在这些市场中,华为的价格机制很适合当地的需求,勒克斯研究(Lux Research)的研究部副总裁克里斯·哈茨霍恩(Chris Hartshorn)谈到,这家设在波士顿的市场研究机构专门从事对中国创新的研究。去年,华为的IDEOS手机甫一推出,一夜之间,就成了肯尼亚销量最大的智能手机,而且在尚没有完成从传统手机向智能手机转化的发展中国家,华为的手机产品也很快就赢得了50%到60%的市场份额。哈茨霍恩谈到,这种价格介于80美元到100美元的高性能设备,提供了2.8英寸的显示屏、相机、相当不错的电池续航能力、触摸屏以及其他智能手机功能。

  海尔斯预测说,毫无疑问,新兴市场会帮助华为公司实现其目标——在5年内成为位列三星(Samsung)和HTC之后的全球第三大安卓(Android)操作系统手机供应商。海尔斯还谈到,在美国和发达国家市场,华为还是个鲜为人知的手机品牌。即便在中国本土,该公司的手机产品也无优势可言,在中国市场中,三星、联想和iPhone统御着高端市场,而拥有同样成本优势的其他中国手机制造商则在低端市场居于统治地位。然而,从长期来看,即便在这些市场,华为公司依然能取得成功。“这是一个将持续数年的过程。”海尔斯谈到。“10年前,作为手机制造商,三星同样鲜为人知,可现在它已成了全球领导者。”他还补充谈到,国家安全的隐忧不太可能阻止消费者购买华为公司的手机产品,“除非是那些收看《60分钟》(60 Minutes)(也称为《60分钟时事杂志》,由哥伦比亚广播公司(CBS)制作并播出。——译者注)节目的人。”

  就电信网络设备这一华为公司的传统业务而言,亚洲和非洲——从铜网直升无线网络的国家——市场的需求将填补该公司的生产线余量,海尔斯谈到。华为公司与西方供应商相比的优势在于:该公司可以委派大量人员帮助当地运营商培训网络运营人员。“因为该公司每位员工的成本更低,所以,华为公司可以向每个运营商委派一个小组,并在那里工作6个月的时间。”他谈到。

  有专家认为,企业服务和云服务业务可能是华为公司面临的最严峻挑战。与美国政府有业务往来的大企业客户,在采用华为公司的设备和服务之前会再三考虑。此外,勒克斯研究的哈茨霍恩还谈到,尽管该公司在中国已有制造消费手机的能力,但企业解决方案则是个更为复杂的业务。的确,与思科(Cisco)和惠普(HP)相比,华为公司很难提供具有显著差异化优势的企业服务,卡隆补充谈到。

  TBRI数据中心高级分析师克里斯蒂安·佩里(Christian Perry)谈到,即便在中国,华为公司在服务器市场中也不过是位列惠普、戴尔(Dell)、思科和其他公司之后的第六大供应商。他表示,华为公司必须以其销售不牺牲质量的低价产品的能力来赢得市场份额。此外,华为公司还可以利用自己与新兴市场电信运营商业已建立的关系,将产品销售给这些运营商的企业客户。

  在努力扩展其业务组合的同时,华为公司还需要对于从普通商品提供者向增值业务提供者的战略转变给予注意。卡隆谈到,为了改变形象——“从低成本制造商转变为创新者”——该公司的研发投入高达销售收入的10%。勒克斯研究的哈茨霍恩补充谈到,该公司在某些更先进的无线技术领域已取得进展,比如,4G和LTE,公司在这些领域配备了数千位研究科学家。

  有专家指出,在华为公司无法在美国的主要市场取得多少进展的时期,很可能会在这些领域投入更多的时间和资源。毕竟,公司摆脱政治麻烦以后,华为作为一家公司还是要继续前行的。但归根结底,如果不解决这些纠缠不清的问题,那么,该公司无论付出多大努力,它也无法像其国际性同业一样尽享运营的自由。

      

责任编辑:admin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转载互联网平台或企业单位自行提供,对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不负责,Voipchina网对此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打印繁体】【投稿】【收藏】 【推荐】【举报】【评论】 【关闭】 【返回顶部

上一篇IDC发布2013年中国ICT市场10大预测
下一篇云计算成亚太地区未来发展的方向

热门文章

图片主题

最新文章

相关文章

广告位

Copyright@2003-2009 网络通信中国(原VoIP中国) 版权所有
联系方式:503927495@qq.com
  京ICP备05067673号-1 京公网安11011111012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