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的信息化与通信融合产品选型平台及垂直门户
注册 登陆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 企业新闻 招标信息 行业应用 厂商专区 活动 商城 中标信息

资讯
中心

新闻中心 人物观点
厂商专区 市场分析
行业
应用
政府机构 能源产业 金融机构
教育科研 医疗卫生 交通运输
应用
分类
统一协作 呼叫客服 IP语音 视频会议 智能管理 数据库
数字监控 信息安全 IP储存 移动应用 云计算 物联网

TOP

国内智能手机市场份额达51.3% 首次超过功能机
2012-09-12 09:53:31 来源:南方都市报 作者:【
关键词:智能手机 智能机 运营商
 
近日,调研机构IDC公布的《中国手机市场季度跟踪报告(2012年第二季度)》(下简称报告)显示,2012年第二季度中国手机市场整体出货量约为8600万部,同比增长率为10 .4%。其中智能手机对比上一季度增长25 .6%,占整体手机市场51.3%,首次超过功能手机。

  近日,调研机构IDC公布的《中国手机市场季度跟踪报告(2012年第二季度)》(下简称报告)显示,2012年第二季度中国手机市场整体出货量约为8600万部,同比增长率为10 .4%。其中智能手机对比上一季度增长25 .6%,占整体手机市场51.3%,首次超过功能手机。

  按照国内手机用户分布,这意味着一二线城市中智能手机的渗透率已非常高,接下来想要继续推进智能机,一来需刺激城市消费者的换机欲望,二来需进一步往乡镇市场渗透。然而,这确实是市场所需要的吗?抑或只是智能手机产业催谷下冒起的虚火。

  功能机衰退加速

  报告显示,2012年中国智能手机出货量预计将达1.85亿台。ID C更预测2016年中国智能手机市场占手机市场份额将达72%,中国真正进入移动化IT时代。

  对于市场走向,ID C中国个人IT系统研究部高级分析师闫占孟认为,2011年下半年以来,千元智能手机导致手机市场格局迅速改变。消费者购买手机的考虑因素从品牌,价格等,转移到是否智能手机,运营商和操作系统等新的方面。手机厂商的转型速度将成为其决胜未来的重要因素。

  上游芯片商的财务报表亦透出些端倪。T D - SC D M A (下称T D )手机芯片主要制造商展讯二季度财报显示,当季营收为1.731亿美元,同比增长8.1%,不过净利却同比下滑了35 .4%。处于功能机转智能机节点的展讯,功能机均价正出现惊人衰退,智能机出货量大幅增加。

  战国策首席分析师杨群认为,这与运营商的推动密切相关。今年以前,千元智能机概念主要在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两家运营商的产品线中出现。而随着T D产业链逐渐成熟,中国移动也加入战圈。

  亟待新市场泄洪

  ID C中国个人IT系统研究部助理总监王吉平认为,中国5-6级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87%,而其手机市场还没有完全饱和。面临中国智能手机市场快速下沉的局面,占据中国的5-6级城市市场将成为智能手机厂商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

  而杨群则认为,智能机无论能耗还是使用方式,都很难适用于乡镇市场的大多数用户,只能作为少数人“炫耀”的工具。智能手机商云城科技C E O丁秀洪表示,智能手机若普遍降至500元以内,仍能挖掘出新的市场。

  值得注意的是,手机商都在加强自身的渠道快速反应能力。据小米公司联合创始人黎万强介绍,自8月23日推出M I1S开始销售,公司统计在线购买小米手机的用户地域,广东最高,达17 .5%,江苏和浙江均为7.7%。黎万强称,“目前小米上海和深圳物流中心的启用,使华东、华南的配送时间提速1~2天,而小米公司物流单日发货量由原来的日均1 .5万单提升至日均4.5万单。”

  另一种智能手机下沉的方式则主要结合运营商“智能手机渠道下沉”战略。与之配合最紧密的中兴、华为等同步开工,试水四五六线城市智能手机市场。

  采写:南都记者 方南

  业界说法

  智能手机商云城科技C E O丁秀洪

  我曾亲身调研低收入人群手机消费习惯,发现他们更换手机的频率比高收入人群还要快,但普遍价格不超过500元。即智能手机若普遍降至500元以内,仍能挖掘出新的市场。

  小米公司联合创始人黎万强

  手机商要加强自身的渠道快速反应能力,以满足各种可能出现的真实市场需求。小米手机一线城市将保证用户下单支付成功后48小时收货,二线城市72小时收货。

      

责任编辑:admin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转载互联网平台或企业单位自行提供,对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不负责,Voipchina网对此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打印繁体】【投稿】【收藏】 【推荐】【举报】【评论】 【关闭】 【返回顶部

上一篇iPhone 5面临挑战 或难以获得美市..
下一篇工信部部长苗圩:移动应用市场规..

热门文章

图片主题

最新文章

相关文章

广告位

Copyright@2003-2009 网络通信中国(原VoIP中国) 版权所有
联系方式:503927495@qq.com
  京ICP备05067673号-1 京公网安11011111012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