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的信息化与通信融合产品选型平台及垂直门户
注册 登陆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 企业新闻 招标信息 行业应用 厂商专区 活动 商城 中标信息

资讯
中心

新闻中心 人物观点
厂商专区 市场分析
行业
应用
政府机构 能源产业 金融机构
教育科研 医疗卫生 交通运输
应用
分类
统一协作 呼叫客服 IP语音 视频会议 智能管理 数据库
数字监控 信息安全 IP储存 移动应用 云计算 物联网

TOP

英特尔研究日2012:前瞻性技术研究回到未来[图]
2012-07-06 15:10:48 来源:新浪科技 作者:【
关键词:英特尔 智能手机 微软
 
《回到未来》是上世纪九十年代的美国经典科幻电影系列,极具想象力的情节和时光穿梭场面让人大开眼界。电影也告诉观众一个浅显的道路:未来掌握在当下,生活由自己改变。

  《回到未来》是上世纪九十年代的美国经典科幻电影系列,极具想象力的情节和时光穿梭场面让人大开眼界。电影也告诉观众一个浅显的道路:未来掌握在当下,生活由自己改变。

  而英特尔2012年研究日的活动主题正是“回到未来”。成立于1968年的芯片巨人英特尔是硅谷最老牌也是最成功的科技公司之一,见证了硅谷从斯坦福周围数个小城镇成为全球高科技创新中心的过程。创新是硅谷数十年来持续成功的动力,也是英特尔维持自己市场领先地位的最大法宝。

  英特尔每年都会邀请全球知名媒体与分析师参加这项活动,分享英特尔最新研发成果。今年的研究日上周在美国加州旧金山召开,也正好是英特尔研究日活动的十周年。与去年的活动主题“时不我待”(Today is so yesterday)相比,今年的主题“回到未来”更突出了科技对未来生活可能带来的改变与影响,而这些技术都围绕着“可持续的生活”这一关键词。

  没有钥匙的生活

  今年英特尔所展示的技术包括四大版块:我的生活、我的汽车、我的工作与技术要素。“我的生活”无疑是与普通消费者生活最为相关的技术,英特尔在这一版块集中展示了智能钥匙、虚拟更衣室、化身视频聊天、互动表面、室内导航、沉浸式购物以及社交计算等七项技术。

  在英特尔的设想中,未来的生活中不再需要钥匙,因为用户本身就是密码。新浪科技在展示区看到,当人们走到家门前,门上设置的多重感应器就会自动对来者进行多重扫描,确保身份无误后再自动打开家门欢迎主人,感应器甚至连宠物狗也可以自动识别而放行,而陌生人或者非主人家的动物则无法进入。这种多重感应技术还会应用到汽车上,感应器事先确定的车主走近汽车,车门就能自动打开并按指令启动汽车。

  而在设有感应器的家里,人们只要对着感应器挥挥手,墙上会自动显示出日程表等数据,方便主人确定一天的工作。这种以墙为屏的技术在“互动表面”技术中得到了更显著的提升。与传统的触屏不同,英特尔的技术可以将任何表面都变成屏幕,而且多个屏幕是完全无缝连接的。通过英特尔的软件技术,以及投影仪、电脑和Kinect等硬件,家里和办公室的所有墙壁都可以和手机一样变成触控屏,进行实时展示与互动。

  值得注意的是,新浪科技在现场看到,英特尔的诸多技术展示,使用的感应硬件都是微软Xbox体感外设Kinect。

  另一项实用的技术则来自英特尔中国研发的室内导航技术。很多用户都有在一个大楼中迷失方向的经历,而智能手机上的GPS目前又无法用于室内导航。目前谷歌已经与一些百货大楼等商家合作,将商场内导航加入谷歌地图。英特尔中国的这项技术则将室内导航提升到更加精准的水平,除了在购物中心中寻找商家,用户还可以在商店中寻找到具体商品,甚至在巨大的停车场轻松找到自己的汽车。

  没有翻译的会议

  汽车是日常生活最密不可分的产品。各大科技公司也在不断投入研发智能汽车相关技术,希望给驾车体验带来革命性提升。与谷歌的无人驾驶汽车不同,英特尔则更专注于将汽车成为网络的一部分,汽车既是交通工具也是信息设备。在车辆行驶的过程中,智能汽车可以与驾驶者、周边设施、其他汽车进行互动,实时获知路况信息选择最佳路线避开交通拥堵,通过与商家设施的联网获知最合理的加油地点。

  而另外一项技术则更加贴近实际。大雨中驾车,视线不佳会带来危险。英特尔与卡内基梅隆大学合作研发的技术,可以让汽车前灯检测并跟踪雨滴,以极高的频率关闭雨滴所在处的光线,人眼不会感觉到光线切换,但雨滴却能从视线中神奇“消失”。即便是在暴雨滂沱的环境中,驾驶者也可以对前方一览无余。

  在英特尔此次展示的办公技术中,令人印象最为深刻的是智能会议助手。不同语言的人参加会议,通常需要配备翻译,同声传译成本较高,而普通翻译又会打断发言人的思路。英特尔的这项技术可以将发言者所说的话实时转化为其他语言的文本,展示在电脑屏幕上;另一方面,会议助手还可以自动记录会议要点,参会者甚至无需记录笔记。

  新浪科技在现场测试,现场展示人员所说的英语可以实时以汉语显示在电脑屏幕上,翻译精准程度达到了可以读懂的程度。这项技术即将应用在英特尔大力推广的超极本设备上。

  研发回报比1:5

  英特尔从技术起步,数十年来一直推动着芯片技术的发展。在半导体行业,没有人不知道著名的摩尔定律:每隔18个月,芯片上的晶体数量就会增加一倍,芯片性能也会提升一倍。而这个定律就来自于英特尔三位创始人之一的高登·摩尔(Gordon Moore)。

  在高科技公司中,英特尔一直维持着非常高的研发支出比例。2011财年英特尔实现营收540亿美元,研发支出73亿美元,研发占营收的比例达到了14%。相比之下,微软2011财年总营收699亿美元,研发支出为90亿美元,研发占营收比例为13%;而苹果2011财年总营收高达1080亿美元,研发支出只有24亿美元,研发占比仅有2%。

  高投入固然意味着重视研发,但投入与产出比也是衡量一家公司研发实力的重要指标。苹果的研发回报率已经成为了业界的神话,但这也与他们专注于软硬件设计相关。据非官方统计,英特尔80%的研发成果最终都转化为了实际产品,研发支出与实际回报比例更是达到了1比5的水平。

  考虑到英特尔的研发更多的与基础项目研究相关,这一研发比在硅谷(除了苹果)已经是其他公司难以企及的水平。

  每年教育投入1亿美元

  英特尔几位创始人都来自于高校,深知教育的重要性;而此后数位公司CEO或董事长也与高校有密切关系。英特尔前任CEO安迪·格罗夫(Andy Grove)退休后来到斯坦福大学授课, 前董事长克瑞格·贝瑞特(Craig Barrett) 同样是斯坦福大学任教多年的教授 。而创始人摩尔2001年更是向加州理工学院捐赠了6亿美元,是迄今面向高校的最高额捐赠。

  而在教育投入方面,英特尔也一直是不惜血本。在此次研究日活动上,英特尔还宣布与加州大学欧文分校合作成立专注于社交计算的第七家英特尔科学技术中心(ISTC),这也是英特尔第一个专门针对用户体验设计研究的大学合作项目。之前的6家ISTC分别针对大数据、云计算、嵌入式计算、视觉计算、安全计算以及普适计算进行前瞻性研究。

  除了赞助国际工程与科学大奖赛(ISEF)等诸多学生创业大赛之外,这家公司还在诸多基础教育项目大力投入。英特尔中国与中国教育部从2000年开始合作,共计培训了中小学教师超过190万人。中国成为了英特尔未来教育项目培训教师最多的国家,也是培训效果最为显著的国家之一。

  英特尔首席技术官贾斯汀·拉特纳(Jusitin Rattner)说:“英特尔研究院过去取得的研究成果通过驱动创新的英特尔产品,已经成功改变和影响了我们的日常生活,而今天所作的前瞻性研究也将极大丰富人类未来的生活。”

  英特尔首席技术官贾斯汀·拉特纳(Justin Rattner)在英特尔研究日2012致辞

  可持续生活是此次研究日展示技术的主题

  智能会议助手可以将发言人说的英文实时转换为中文显示在屏幕上

  来自英特尔中国研发的室内导航技术

      

责任编辑:admin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转载互联网平台或企业单位自行提供,对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不负责,Voipchina网对此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打印繁体】【投稿】【收藏】 【推荐】【举报】【评论】 【关闭】 【返回顶部

上一篇2016年IDC服务市场达39亿美元
下一篇爱立信与俄电信公司署移动与内容..

热门文章

图片主题

最新文章

相关文章

广告位

Copyright@2003-2009 网络通信中国(原VoIP中国) 版权所有
联系方式:503927495@qq.com
  京ICP备05067673号-1 京公网安11011111012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