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的信息化与通信融合产品选型平台及垂直门户
注册 登陆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 企业新闻 招标信息 行业应用 厂商专区 活动 商城 中标信息

资讯
中心

新闻中心 人物观点
厂商专区 市场分析
行业
应用
政府机构 能源产业 金融机构
教育科研 医疗卫生 交通运输
应用
分类
统一协作 呼叫客服 IP语音 视频会议 智能管理 数据库
数字监控 信息安全 IP储存 移动应用 云计算 物联网

TOP

烽火通信副总裁何建明:IP RAN建设应遵循四大准则
2012-05-28 08:48:50 来源:网络通信中国网 作者:【
关键词:光通信 烽火通信 数据通信 中国联通 IP 电信
 
作为我国光通信的发源地,烽火通信给人留下了“光通信专家”的深刻印象。其实,除光通信技术之外,烽火通信在数据通信领域同样有着与之相称的技术实力。

  作为我国光通信的发源地,烽火通信给人留下了“光通信专家”的深刻印象。其实,除光通信技术之外,烽火通信在数据通信领域同样有着与之相称的技术实力。刚刚结束的中国联通IP RAN集采中,烽火通信取得不错的成绩并成功把握住IP RAN发展的脉搏。

  ALL IP是近年来电信运营商网络发展中最大的一个趋势。上世纪90年代末,IP技术脱颖而出,由此奠定了ALL IP的技术路线。虽然IP一统网络的格局已定,但网络演进却并非朝夕之事。

  随着2G向3G、LTE演进步伐的加快,丰富多样的以太网业务呈规模式扩张,传统TDM逐渐退隐,形成了现阶段多业务共存的局面。然而,传统的单一业务单一网络的承载方式已经不能满足通信网络发展需要,承载网的发展必须能够面向未来具备多业务承载能力。

  IP RAN作为新一代光网络传送技术,以基于统计复用的弹性管道和延承SDH的电信级运营优势异军突起,迅速占领通信领域技术至高地位。经过两年多的试点验证,中国联通于近日启动了全国123个本地网的IP RAN设备集采,由此奠定了IP RAN所引导的全业务运营时代。新技术的应用总会带来网络部署、运维演进等多方面的挑战,《通信产业报》(网)记者采访了烽火通信副总裁何建明,对于运营商在ALL IP时代的路线给出了他的观点。

  聚焦综合承载

  何建明指出:“市场需求决定技术演进,通信网络随着业务需求的转型经历了数次划时代的巨变,包括PDH、SDH、MSTP、PTN、OTN等等。”目前网络正处于多业务共存时期,这种特殊场景对运营商的网络特性提出了更新更严格的要求,也是现阶段运营商面临的主要挑战。何建明认为,挑战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大量的基站承载需求对业务的汇聚、组织能力以及网络的保护要求较高,承载网需要具备组建大型网络的能力。其次,要提高多业务承载能力,需提供层次化的QoS保障。第三,网络的生存性和健壮性要满足电信级运营的要求。第四,要提供精确的时间同步功能。第五是强大的网络的管理能力。最后,也是最重要的方面,要加快产业链的发展,降低建网成本。

  分组传送技术兼具以上的种种优势,是运营商进行网络改进的不二选择。

  何建明介绍,分组传送技术目前主要有PTN和IP RAN两种。早在2008年,中国移动就开始采用PTN技术实现分组传送。因为中国移动的运营重点在于移动业务的通信,RAN的IP化是UMTS演进的关键部分,PTN相比于IP RAN具有定向的端到端的特性,适合于处理基站无线业务的回传,但随着TD向TD-LTE的演进,移动也提出PTN核心演进需具备三层功能的要求;与中国移动不同的是,中国电信、中国联通均有大量的大客户和固网数据业务,也就是全业务承载,因此采用扩展性和灵活性更强的IP RAN,能够实现多业务混传。

  何建明表示:“移动和固网的全业务综合承载是国内运营商共同的发展战略,只是网络演进的路线不同,网络演进的最终目标将是基于分组的、集动态承载和运营维护于一身的综合网络。”

  值得一提的是烽火通信同时具有PTN和IP RAN完整解决方案,可满足不同运营商在不同演进阶段的需求。

  遵循四大准则

  随着FMC的加速和LTE的发展,联通和电信均选择了IP RAN作为未来高品质业务的承载网络,但从两大运营商各地方对IP RAN的应用来看,各地运营商对于IP RAN的定位各具特色,“初期”特色十分明显。

  何建明表示:“目前IP RAN技术和解决方案已十分成熟,国外已实现规模商用,但在我国尚属建设初期阶段。”考虑到分组建设的急迫性,何建明认为当前的IP RAN建设应重点关注以下几个问题:

  IP RAN承载必须实现规模组网

  在中国,一个普通城域内的IP RAN网络需要承载的基站数量是欧美城市的数倍。同时由于宽带的发展,未来LTE基站需要更加密集的覆盖来实现容量的提升,数千甚至上万基站规模的大型承载网络必须关注组大网方面的能力,这种能力包含了技术的可用性、设备接口的多样性、故障定位的准确性、配置管理的简单性、对维护体制的继承性等。

  IP RAN承载需要在灵活性和易维护之间找到平衡点

  从技术理论上讲,网络灵活性和简单易维护之间本质上是互斥的,网络越灵活,运维就越复杂,因此在传送网络向IP转型过程中,需要找到平衡点。在IP RAN技术选择初期,烽火通信推出的IP RAN解决方案就力求做到这一点,为运营商网络运维排忧解难,如今烽火提倡的建网思路也得到了运营商的认可。

  IP RAN承载网需精确同步

  同步是移动业务承载网络的核心技术,从传统2G到未来LTE均存在这个需求,也是移动网络降低掉线率、减少空口干扰的基本需求。IP RAN的同步不仅仅满足于传统SDH的频率同步,还对时间同步提出了更高要求。时间同步的网络对于同步的精度更高,更准确。同时,时间同步也是CDMA和TD-SCDMA、TD-LTE的基本需求。

  建设过程中要做好规划,控制成本,减少浪费

  未来接入节点的数量相当庞大,建设成本对任何一家运营商来说都要精打细算,各个技术方案之间微小的成本差异都会被数量庞大的接入节点所放大,因此网络建设规划就显得尤为重要。厂商需要为运营商提供全面的网络规划方案,从拓扑到带宽,再到业务承载、保护、QoS,每一次规划都是结合网络实际情况量身打造,免除网络建设后顾之忧。

  产业链已成熟

  由于最早中国移动选择了PTN技术,而电信、联通在此次集采之前也没有明确技术路线,缺乏市场驱动导致国内IP RAN产业的起步要略晚于国外。但实际上IP RAN产业链早已成熟。“虽然国内在IP RAN方面虽然起步较晚,但经过大量的测试和试点证明,IP RAN在国内也是可成熟商用的。”何建明表示,“烽火通信在国内的十几个试点如今也处在正常稳定的运行中。这一切都说明,IP RAN技术和解决方案都是完全成熟可用的。”

  作为中国光通信的发源地,烽火通信一直以“光通信”的形象示人。此次在联通IP RAN集采中烽火通信展现的实力让业内为之侧目:“烽火从何时开始‘内外兼修’?”

  其实任何事物都是在变化发展的,作为一家通信企业也是如此。经历十余年来的数次变革和转折,烽火通信早已成为综合的光网络解决方案服务提供商。何建明介绍:早在1999年,烽火通信就开始针对数据通信领域进行深入的研究,并成立子公司(烽火网络),作为IP城域网、IP化大客户等解决方案提供商,推出全面的IP路由器产品。

  经过十余年的技术积累,烽火通信在IP RAN大潮中处变不惊,推出CiTRANS R800全系列IP RAN产品,适用于联通和电信本地网综合业务承载,同时满足未来网络的LTE演进。并且早在2008年CiTRANS系列就开始在东南亚、非洲、南美等国际知名运营商网络中商用,积累了大量的网络规划和建设经验。随着中国联通和中国电信IP RAN的兴起,烽火通信也积极参与,现已在国内多个省会城市建设试商用网络,目前均在稳定运行,业务承载效果良好,深得集团公司和当地运营商认可。

  IP RAN的发展历程,实际上是光传输和数据通信逐渐融合的过程,理想的IP RAN网络,应该是继承传输和数据优势的综合网络。何建明认为,目前在业界所提出的解决方案,是L3从核心层到接入层逐渐下沉的过程,无论在3G步伐的加速还是LTE的演进,未来的网络必然是一张基于分组的、动态的、高效的、可靠的多业务综合承载网络。

  “未来的网络设备也必然是集智能路由、波分复用、运营级传送、大颗粒调度于一身的统一承载。我们对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演进充满信心,烽火通信仍然将不懈努力,为中国智能光通信网络领域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何建明如是总结。

      

责任编辑:admin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转载互联网平台或企业单位自行提供,对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不负责,Voipchina网对此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打印繁体】【投稿】【收藏】 【推荐】【举报】【评论】 【关闭】 【返回顶部

上一篇中国电信扩张星云计划组建云计算..
下一篇上海物联网产业突破千亿元

热门文章

图片主题

最新文章

相关文章

广告位

Copyright@2003-2009 网络通信中国(原VoIP中国) 版权所有
联系方式:503927495@qq.com
  京ICP备05067673号-1 京公网安1101111101259